【食相忆】你吃过???这是什么?
这口味道,老夏已经25年没有吃到过,还是三十年前的感觉啊!
这种湖南乡间称“稿吿”的东西,又叫“甜高粱”,四川好像叫“甜秆子”,只有“条件好”的家里才能吃到啊。
自家地头种几窝,往往长不到大就被人“摸”走了——三十多年前的岁月,谁家都缺点甜食,糖那么紧缺,谁的日子都眼巴巴地等一棵带甜味的植物长大啊!
生活在湖南乡里的孩子,没有广西孩子幸福,我们自己的“甘蔗”就是这些甜“稿吿”。
终于能砍一棵回家,是全家老少的节日,数好节子的数量,计算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人一截,格外小心地用牙齿咬着撕开,用舌头捣鼓着让牙齿把哪怕一点点甜汁都压榨出来,同时往里深呼吸一般地吸,发出“滋——滋”的声音——尤其是孩子们在向旁家的孩子表示炫耀的时候,声音格外响!
吃“稿吿”是一个技术活,咬的位置要选择准,撕开的技术要娴熟,经常有孩子们割破嘴角,或者斯拉一声把手割破了。
但尽管如此“凶险”,那时候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因割而废食!那时候的孩子们,能在暑假里有一茎“稿吿”吃,一个假期都会津津有味。
几十年之后,老夏越来越怀疑撕咬“稿吿”的动作,就是自然世界里人类保持的最后一丝原始野性,那个基因证明我们来自正宗的山野,而不是其他什么外星人。
多年之后,我通过“刻苦勤奋”的“考学”脱离了山村去了城市,我在动物园里看大熊猫们撕咬竹子,看猴子和猩猩们吃甘蔗,那动作与我当年一模一样,一点也不做作不别扭,那么自然,看着看着我就觉着与它们惺惺相惜。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孩子真的从来不看牙医,我们的乳牙都自然脱落,我们的门牙都锋利无比。
许多时候,我们撕咬着一口“稿吿”,低头发现蔗渣上有了红色,一棵老牙原来已经脱了。
或者是张着一口嗑牙正啃稿吿,突然发现原来脱掉的一个大门牙缺口可以用上劲儿了,原来一枚新牙已经列队入伍,欣喜无比。
是啊!老夏仔细梳理那些啃食“稿吿”的岁月,至少有四点意义:
首推的,当然是,在那些几乎没机会撕咬肉类和骨头的日子,我们靠撕咬一棵“稿吿”,维系着人与动物之间为数不多的祖先基因得以传承。我打小就知道,那些动物们都是我的远亲,我和它们一样都来自于远古的某处丛林。
第二是,保持了我们的咀嚼肌和功能无比强大,牙好的结果当然是胃口极好。那时候和老夏一般大的孩子们都吃嘛嘛香,无论生熟,无论软硬。能得一口入嘴的,通通都是美味,入肚子,都能消化。
所以,那时候尽管我们缺乏食物,缺乏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肉奶蛋,但其实我们一个个后来身体长得如同小“铁蛋”。物质无比充裕的今天,我们却恰恰把孩子们喂养成了挑嘴、挑食的“豆芽菜”。
第三个直接的意义,是让我们的牙齿无比锋利而且健康,让我们能正常脱换乳牙,而不用今天普遍的那样带着孩子们去寻求牙医帮忙,血淋淋地用钳子把脱不掉的牙齿拔掉。
当然,一棵“稿吿”,说到底还是弥补了那些年月里最为紧缺的“糖”。
科学家说,糖是人类合成血糖维系生命能量的基础物质,我至今都摸着身上的肌肉一边感恩,哪一块肌肉可能是得益于哪几棵“稿吿”,越想你就越敬畏大自然的神奇——你看看,知道我们的成长少了点糖,就安排几棵芦苇一样的植物来,出现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它们点缀我的童年,辅助我生命需要的糖类,又不至于像现在人一样“尿糖”!
这种帮助的最直接结果,还让我们自小懂得甜蜜,体验到生活的幸福!
记忆里最难得的是中秋节,几乎也是少不了“稿吿”的。
那天大人们地里农活再忙,也得早早收工。买不起“代销店”里的月饼,煮点自家地里下午才采的新鲜花生,砍一棵“稿吿”,小心斫成几截,烧壶井水,没有月饼,照样中秋节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
如此说来,一棵“稿吿”,何止是“稿吿”?。?/p>
它勾起我儿时的念想,也唤醒老夏对当下的沉思……
生活的全部,等同于物质的发达???
物质的高度发达,等同于生命的自然健康,等同于内心的幸福嚒?
——老夏手工社·自然生活研究院2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