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进入课堂前,你要明确什么?何老师的第一步便是“审定题眼”。一边阅读,一边摘抄下了笔记。在平板上写出的字有些难看,但每次在阅读的时候,会阅读一遍,再记录一遍,这样才感觉是真正的进行了一次阅读。
? ? ? ? “题眼”是每一次教师在教学时确定的目标,在一大段的文字当中判断这节课的教什么?这一能力是我十分欠缺的能力,何捷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些案例来“发现题眼”,我在阅读的时候将另一边遮住,自己也来发现,看看我的发现是否会是后面的答案。第一个案例为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板块:
? ? ? ? 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次。(教材内容)
? ? ? ? 在阅读这一命题表述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写“一两件事”和“表达真情实感”。我想,如果是我来教,一定会让学生去回想与爸爸妈妈一起经历的事情,再在黑板上写上“写生动、写具体”这类要求。但这样的讲述后,学生是否能够将真实的故事书写出来呢?会不会还是“妈妈后半夜抱着生病的自己,恰巧爸爸忙碌不在家”、“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就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继续往后看,果然我找错了!何捷老师寻找到的题眼是“读者的确定性”,也就是要求当中的“读给爸爸、妈妈听”。当你的习作最终是要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的,我们难道还会担心孩子书写的内容不真实吗?而后书中又给出了一些案例,我跟随着案例一起分析,自己先寻找一遍,再对照书中的“题眼”看看自己分析的对不对。果然,寻找“题眼”并不是那么简单。
? ? ? ? 题眼,就是写好作文的依存。何捷老师给出了四个策略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寻找“题眼”:多读题、多角度思考、多关联与多实践。读完之后,结合我要设计的《我们与环境》口语交际,按照何捷老师给出的方法来寻找“题眼”。首先是多读题。《我们与环境》这一口语交际选自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第一次看到这一交际时,我觉得环境的点太大了,怎么去寻找“题眼”呢?接着,我关注到“口语交际”中的小贴士: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我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判断”能力的培养上。那么判断什么呢?我又继续读题: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了?;せ肪常颐强梢宰鲂┦裁??既然环境问题那么大,到底学生怎么去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我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判断”能力的培养上。那么判断什么呢?我又继续读题: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了?;せ肪?,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然环境问题那么大,到底学生怎么去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呢?我抓住了“身边”这个词。将“寻找关键词”作为判断的依据。
? ? ? ? 然后是多角度思考。何捷老师在书中让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审题,发现小孩“能获得什么?”在这一口语交际中,我希望学生在判断别人的发言与话题不想关时,可以勇敢的站起来反对。于是,我设计了“反对牌”的机制,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的交际空间。接着是多关联。阅读了四上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课文。在网络中寻找到“环境”主题有关的内容。我寻找到了一些对环境?;さ奈笄约暗毕露曰肪潮;さ娜鹊?,思考要不要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最后是多实践。因为刚开学,还没有来得及试教,所以还没有从课堂中去发现问题。虽然《全程写作法》是在教写作,但对于其他的内容同样适用,在每一次设计前,如果可以精准的寻找到“题眼”,也就能够更好的寻找到设计的方向。
? ? ? ? 之前有看过一部剧,剧中一位小朋友问: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而是想要去做的事情。只要是人,就会有好奇心。在阅读《全程写作教学法》时,我有许多好奇的点,也想要在教学中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