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师如何正确、准、精准的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有感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马井学校
郭攀
11月15日晚上8点,我们一起相聚在云端,共同探讨家校协作的经验与智慧。本次研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梁娜茹老师做《提升注意力,取得好成绩》专题讲座;第二,杨金俭主任进行点评、指导。第三,两位同学进行读书分享。
结合今天的会议,我选取了两个关键词:预判、换位思考。
预判
从预判来说,梁娜茹老师这次的讲座很专业性强,操作性强,但是,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突然就看不到她的真人像、课件。这使我想到了预判能力,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想到我做这件事情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和障碍,提前想好应对策略。在正式讲座前,尽可能想到讲座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杨主任在做点评及指导时提到,做任何形式的公开讲座,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内容正确、思想独到、声音清晰、流程流畅,从而达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而精准地解决问题。
换位思考
梁娜茹老师在开讲之前,介绍她的经历,2019年她去武汉跟着王朝清老师学习了青少年4R注意力训练法。多好的思考啊,让我们了解到她的专业是有原因的,她为此付出了努力。接着,举出一些现象,如很多孩子伶牙俐齿、聪明活泼,一到写作业就一会玩橡皮,一会吃铅笔等,引导家长思考,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孩子没有良好的注意力有关。
站在家长一方想家长所想,赢得家长的支持是一场讲座成功举办的重中之重。这又体现为娜茹老师的换位思维。接着自然引出相关调查,相关调查显示,75%以上的中小学生,他们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那么家长们为此感到头疼不已。
有了问题我们要去想办法解决,梁娜茹老师很自然把听众开始引导如何去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她从三个方面来讲述,一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模式;二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及家长的具体做法;三是孩子注意力集中品质的培养所需的家庭氛围。
第一部分的讲述先以一些常见的案例导入,如说孩子们,孩子写作业时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后讲注意力涣散的坏结果及家长的三种消极、无效的应对方法。第一,给孩子讲道理;第二,责骂抱怨,惩罚孩子;第三,置之不理,认为长大后会好,所谓树大自然直。属于这种思想属于心理上的内发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善于调动家长的注意力的梁娜茹老师,介绍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以及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第一大根源是七大能力不足,七大能力不足体现为7个关键词——集中性、稳定性、持久性,抗干扰性、主动转移性、宽度广度、手眼协调。娜茹老师分别列举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7种的具体表现,比如,手眼脑不协调就是注意力差的一种表现。比如4年级的孩子,他们一节课的注意力能保持25分钟,而一节课40分钟,这就要求老师每隔25分钟就要提醒一下孩子,让孩子高效听课。又如,孩子在书本上他看到的数字是6,他在练习本上写成九。我们老师可以在平时用一些互动游戏,比如开火车,土豆土豆丝,舒尔特方格法,色卡法,扫点法等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色卡法。色卡法上的字,字的颜色与字的本身的读音是不同的。游戏是让孩子读出出示字的颜色名称,比如红字,这个字标得颜色是蓝,孩子应该读出蓝,而不是红。这就考验了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第二大根源是内感官能力不足。针对以上为题娜茹老师设计了一些比较好玩的体验活动。比如内视觉训练。老师可以在现场说一个关键词,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词,说出在脑海里面呈现的画面。但是,针对我们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实践经验还很少。比如,我举出一个“大?!?,很多孩子没有去过海边,对电视上的大海模糊,这种情况就无法训练他的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这是我的换位思考。
比较好玩的一个训练内感觉的方法就是打手背法。打手背法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可以妈妈与孩子一起合作。孩子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妈妈伸出左手,掌心朝下,放到孩子的掌心上,然后喊一二三。让孩子去拍打妈妈的手,或者说妈妈去拍打孩子的手。在激烈的挑战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娜茹老师给我们提建议,活动中尽可能以孩子为主,让孩子赢几次,而不是大人压倒式地一直赢,让孩子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对于他提升注意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娜茹老师机智又爱心的换位思考。
梁娜茹老师在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第三大根源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第三大根源表现为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烦躁、恐惧等。其实,有时候我们的孩子很多心理问题,跟我们的家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溺爱、包办、代替、忽略。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来想深入地去挖掘一下我自己人格方面的一些不足,以及家庭教育模式对我产生的影响。
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缺乏耐心,这3个关键词让我的思绪回到我的初中生活。我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不错,当时是为了妈妈而学习。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表扬,而是一味的批评。有时候我需要她帮助的时候,她不愿意给予我帮助,对我的情感是忽视的。
我与我妈妈这种负面的互动方式,导致我现在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缺乏耐心,但是我在不断的调整自己,我现在不再把错误归结到我妈身上。我今年已经30多岁了,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觉醒,我把心理的伤疤,去不断地自我疗愈,重塑自己,去多读书,多运动,以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周围的人与事,我相信我会慢慢的治愈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让他们都感受到我的内心的强大及对他们阳光般的照射与关爱。
我的爸爸妈妈是普通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卓越的成就,也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的思想非常传统。我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女孩,在整个大家族当中,尤其在我父亲那个家庭当中,我是不受重视的,因为他们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样,我母亲也有这种思想。在我青春期以前,包括上高中,直到现在我的母亲都会忽略我的感受。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已经进入青春期了。我妈妈给我买鞋子,从来不带我去试。她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给我买回来。有一次,我在床底下找到了两双女童鞋,我看是新的,我就脚用脚试了试,我发现大了很多。我跟我妈妈说,鞋子不合适。我妈妈说这两双鞋是放你以后让你穿的。当时我就很恼火,我又不敢去辩论,因为我当时我没有一个合适的鞋子穿。我经常穿别人不要的鞋子,但是我脚上的鞋子已经很旧了。我急需要一双鞋子,但是我妈妈给我买的鞋子是大了很多,根本就不合我的脚。她忽略了我的感受,我向她说她根本就不理我。
五、六年级的我都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已经注意自我形象了。我妈妈忽视这一点,她从来就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当时那个时候我还是未成年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办法去买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我心理的委屈一直留在我的内心深处。
我还记得一件事情,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一下学期,那个时候缺一件衬衣,我妈妈不去给我买,我就从我的生活费里面省出来了50多块钱。这50多块钱,除了买衬衣,我还想买别的东西,所以我就尽可能地买一个既好看又便宜的衬衣。那个时候我让我姥姥跟着我去了,我姥姥对我买衣服这件事情也是持消极的态度,她认为有穿的就行了,没必要去买一个新的衬衣。当时我就与她发生了冲突,我把我对我妈妈的怨气砸到了我姥姥身上。我现在想起来,我特别理解当时的自己,我想抱抱当时的自己,只是我太无助了。到现在我跟我妈妈的关系就不太好。我跟我爸爸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就是我没有办法。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我就在家待不了一天甚至半天,我和父母就可能会争吵起来。他们总是以他们长辈的身份压我,我心理想,我已经三十好几的人了,我没有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吗?还用你们来教导我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怎么做,我一清二楚啊。即使我做错了,我承担后果就可以了。
我与我母亲的糟糕的相处模式,就让我反思我与我女儿的相处。我在养育我女儿的时候就很注意这点,我就很关注她的感受,我不会忽略她的情感,因为我和孩子爸爸都上班,孩子上幼儿园都是爷爷奶奶接送。爷爷奶奶对我女儿的教育模式就是溺爱,缺少锻炼她的相关能力的意识,有时候,溺爱也会害一个人。所以,我经常与我老公沟通,让他去和他爸妈说,效果还不错。
梁老师说如果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溺爱、包办、忽略等消极的教育模式时,我们该怎样调整我们的与孩子相处方式?让孩子更加的自信,阳光。她说的肯定三步骤我太需要了,我觉得是今天的收获的最重要的一个黄金智慧了。
我们在与孩子相处中,首先我们要与孩子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互动模式。第一个要描述他的具体行为;第二个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个是有必要时说声谢谢。我们尽可能的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他的优点来督促引导孩子改正他身上的不足,而不是上来就批评他的不足,或者说做的不好的地方,这要么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么打击孩子自信心,让孩子变成一个懦弱、自卑的人。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第四大根源——身体及生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有本体感失调,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触觉失调。一,走路的时候孩子不会走直线。二,写字的时候,他会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三,有时候他把85写成58,考试时会漏题等等。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都与平衡有关,也就是说,手眼脑它不平衡。手眼脑配合不起来怎么办?调整措需要一些活动,比如说毛毛虫爬行,左右交叉抛球,走平衡木等。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个情况比较多,而这个80后90后他们的这个注意力其实是很不错的。因为那个时候,家长对孩子教育不是那么焦虑。家长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去接触大自然,接触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说跳皮筋儿、跳绳、拍球、玩单双杠、丢沙包、玩石子等,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手、眼、脑的配合能力。
第三调整措施是我学到最关键一点,就是孩子注意力集中品质的培养所需要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们孩子专心学习,增强孩子的专注品质。家长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个,学习空间的布局,尽可能的简洁、明了。第二个,家庭环境建设,温馨充满爱,增强亲子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第三个,家长的榜样和坚持,培养注意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孩子注意的训练,我们今天要练习,明天要练习,后天还要练习,起码需要21天,那么如果能够坚持105天,好的习惯的就会成为自动化的习惯。好的习惯变成一种相应的能力,需要更长的时间,就像魏智源老师说的,优秀本质上就是一种习惯。
最后,梁娜茹老师进行了总结。提升注意力,取得好成绩,需要科学的方法,不是说我们通过责骂,通过棒打就会出现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要有了科学的方法,我们要去落实。在落实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坚持。请记住,从今天起,我要和孩子一起坚持练习,做孩子的榜样。把这把这句话刻进我们的灵魂,融入我们的血液。请相信,只要家长变得优秀了,孩子自然不会差。这就验证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