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入门方法简介
今天,我想谈一下内观这个技巧,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的,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并没有真正的活着。
每个人,似乎,只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整天,自动的说话,自动的做事,一切都只是自动的发生着,而,自己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想想这样的场景吧,某天晚上,一个人的时候,突然想去想想,今天一整天,我做了些什么事呢?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一片空白,啥也没有。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事实恐怕比我说的更严重,也许更多人连思考的时间也不会有,到了晚上,只是看手机,看着看着,然后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床,继续重复前一天的模式,固定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内观,我们为什么要练习内观?内观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其实内观很简单,这只是个简单的技巧,简单的事重复做,然后收获便会到来。
练习内观的目的,只是“认识你自己”而已,有人说,最了解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可是,你真的了解自己么?其实人最难了解的,就是他自己。
内观的练习,非常单纯,只是在每个当下,每个生命的此时此刻,去发现,去探索,关于你自己的秘密。
当下这个词语,在如今的时代,也被严重的误解了,当下,如果用在修行上,那代表的只能是此时此刻。只有此时此刻是真正永恒的,因为其转瞬即逝,完整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当下,无数的此时此刻所构成的,如果你不能在一个又一个的当下,发现自己,探索自己,你,还能在哪里?未来么?未来还未到来,一切关于未来的憧憬都只是想象,只是头脑编造的故事,过去么?过去已经永远的分别了,再也不可能找回来,再也不可能改变什么?执着于过去,依然只是头脑的幻觉,所以,生命的全部,只可能在当下,在此时此刻,学会,让心,慢慢的,只是安住于当下,安住于此时此刻,安住的意思,就是安定的停留。
内观的入门方法,我以佛教为例,在佛教中,内观又称为四念住,哪四念???身、受、心、法。身,就是身体。受,就是感受,包括心理感受与身体感受。心,就是念头,思维。法,法的含义很广,指的是心在当下可以感知到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
其实身受心法四者本是一体,并无区别,只是为了方便学生入门理解,拆分为四类,其实四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包含的关系,练习,就是从观察这四个面向开始的。
现代人因为外界吸引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一直以来的注意力都是外散的,很少会去注意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些什么事,日常生活只是开启自动导航的机器人,对于自己所思,所言,所行一无所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把心的这种注意力总是外散的习惯纠正过来。如何纠正呢,就是通过观察身受心法这四个面向了。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所以有的人可以直接开始观察一些比较微细的身心现象,比如心里的念头,思维等,有的人比较迟钝,那就只能从观察一些比较粗重的身心现象开始,比如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感觉等。
不过呢,每个人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呼吸,只要活着就有呼吸,无论你注意到或者没有注意到,呼吸一直都存在,所以,绝大多数的禅修方式,都是从观察呼吸开始的,因为这是天然的,最明显的可以注意到的现象。
注意呼吸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数息法,就是一边注意呼吸,一边心里默念数字,这是为了保持专注,因为现代人心太散,思维太乱,也许注意一会儿呼吸,心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数息的目的,只是用一个念头,排开其他所有念头,专注于呼吸。不过这种方式我并不太建议,因为数息带有观想的成分,一切带有观想成分的方式,都不能做到真正客观。
注意呼吸的点也有很多,比如呼吸的长短,呼吸时气流与鼻孔内壁摩擦的感觉,呼气与吸气时气流的温度,气流进出与人中位置接触的感觉等等,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到的现象,每天,找个时间,静静的,只是单纯的练习注意呼吸,慢慢的让心学会平静下来。
至于姿势,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如果坐姿,那么盘坐,或者坐在椅子上,都是可以的,要点只是背部挺直,然后全身放松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身体的放松,身体放松了,心才能放松,心放松了,才会真正沉淀下来。
几乎所有的禅修方法,都是从静坐开始的,但,其实静坐并不是必要的,这只是练习心的初步的安定,静坐中锻炼出的宁静与安定,不过是陶瓷做的,面对生活的波折,完全不堪一击。
如果你决心够大,完全可以跳过静坐的步骤,在生活中练习。比如南传佛教有一种身念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经常保持注意人的四个基本姿势,站立的姿势,坐着的姿势,躺着的姿势,走路的姿势。日常生活中,就是常常保持觉知,当自己处于四种基本姿势其一的时候,就提醒下自己处于什么姿势,这是一种很粗重的观察方式,适用于感觉比较迟钝的人,常常练习,心的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可以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细节,关于自己的细节。觉知的意思,就是觉察与知道。
受念住,受念住的练习,通常是从身体感受上入门的,因为身体感受相较于心理感受,更加粗重,更加容易被注意到,比如走路时,脚与地面的触感,身体姿势改变时,身体与衣服的摩擦感,呼吸的感受,吃饭时,咀嚼米饭的感觉,刷牙时,牙刷刷过牙齿的感觉,洗澡时,水与皮肤接触的感觉,躺下时,背与床的触感,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是身体的感受,经常对于日常生活中身体的感觉保持注意。
心念住,这是比较成熟者可以做到的,观察念头的起伏,一念生,一念灭,念念分明,了了觉知。
法念住,法念住包含了前三者,甚而可以观察到更广的范围,自己与环境,自己与周围人的互动关系等。
其实身受心法看似是四个面向,其实是一样的,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时,无论观察身体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你的注意力都是内收的,而不再完全外放,注意到其一,就在注意其他三者,只是关注的重心不同而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常常在生活中练习,慢慢的,就可以完成身心同观的过程,认知自己的过程就开始了,理解也开始了。
另外,我想说,日常生活的环境很复杂,每个人面临的环境或者工作都不一样,什么时候适合用什么方式,也是要每个人自己摸索的,什么时候该放下练习专心工作,也是需要自己协调的。
内观的要点,只是觉知与平等心,今天先聊聊觉知这件事,下次,可以谈谈什么是平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