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天/66天? ? ? 如果你真正想要寻求理解,就要丢掉诡计和伪善。
习惯五,知彼解己
一开始,我非常不能理解“知彼解己”四个字。以为写错了呢!我们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什么这里却是“知彼解己”?
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由于我对这样习惯所处的环境有所忽略。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最好的相处模式并不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谓的赢输模式,而是“知彼解己”的双赢模式。如果我们要打败对手,当然要把自己先了解一遍然后再了解一遍对手。
每个人所受得文化教育不同,所站在的立场不同,一定会产生摩擦与矛盾。在化解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争谁对谁错,而是要通过沟通能够达到共识。
很多人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争吵,不是无法达到共识,而是在沟通过程中,双方体会不到对方的谅解、包容,看到的均是对方过于在乎自己的意见,通俗地讲就是自私。如果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多听听对方的意思,多去了解他的立场和原因,然后通过协调和转变思维去改变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不是结果完全会不一样。
真正的聆听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不听别人说,别人再说他脑袋在想说的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最好一层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一层就是移情聆听—真正的聆听。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着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本质不是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这对销售人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客户口袋里的钱到你口袋一部分,你得先诊断后开方,而不是根据表现,买吧买吧,这个很好。平庸的销售推销产品,杰出的销售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之道。
书中提到:没有空气,我们受不了的。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这有点马斯洛需求理论。移情聆听就等于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满足了对方的这个基本需求后,你就可以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有的大学生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同意她们独自旅行。那么大学生有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因为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孩子经常默认地选择接受。如此一来,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的表现,让父母对这样的孩子独自出门,感到非常地不放心。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地做很多事情,让家长看到她的能力,那么他的父母还会反对她独自出门旅游吗?
知彼解己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具有耐心,更加谦卑,更加具有沟通交往能力。总有人老是抱怨说,“谁谁谁,不理解我”,那么,你有没有去耐心地听听他的想法 ,想想他的立场和原因,再与他沟通交流呢。
看到这样,可能有人会说,“大道理都懂,但放在行动上就难”,真的是这样吗?恰恰我开始认为,说这样话的人他根本就不懂“这些大道理”。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这个不是真知。就像我之前看了很多书都没有去实践一样,等于白看。知而不用是未知,学而不用是白学。
我很喜欢书中那句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