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洗完头刷到一条简信:“紫健,我一直好奇,既然你的马克西在新闻单位工作,为啥你的文章从来不追热点呢?”
我默默放下手里的吹风机,一时语塞,却又想不出个逼格抖擞的回答,只好老实回:“因为他总吐槽我‘指望你的话黄花菜都结冰了’——”。
我说的是真的,工作于一家权威新闻单位的新媒体部门,马克西经常让我目瞪口呆或欲哭无泪,也间歇性让我抓狂或笑抽。当然,在和他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些许战斗经验。
首先,是千万不能主动和他说起任何新闻,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得比他还早。刚开始我没经验遇事又爱分享讨论,每次看到个有意思的新闻,就发个微信调戏他:“哇你知道那个什么什么事儿吗?”他总是一脸高冷地回复句:“这个我上午就知道了。你还想知道细节么?其实呢,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顺着说一通,有时还会把相关几条补充新闻都截图给我看,说是给友情补充点背景知识。那一刻,我再也不想和他说话,他再发多少委屈的表情都没用,也高冷回复一句“不—想—知—道”。
其次,是他手机总设置永恒而神奇的弹窗。每次一个突发或者重大新闻,总是多则6、7个弹窗弹出来“piu”地一下覆盖手机整个屏幕。
有次我终于不耐烦地问:“喂你关注一两个喜欢的客户端不就好了吗?”
他答:“那怎么够,我要看看哪家最快呀,有时只差几秒呢?!彼低昊孤冻鲆涣炒苛嫉谋砬椤?/p>
“你个处女座”。其实他是巨蟹座,平时还算软萌顾家,可一与工作相关,总有点处女座强迫症倾向。
再次,是他手机里有上百个微信群和微信公号,美其名曰“工作需要”。有一次,我看他在点“清空记录”的按钮,吃惊地问:“啊你干嘛清空呀?”他说:“我每晚睡前都清空下呢,然后释放下微信空间?!蔽姨欤叶偈备械搅瞬缓玫脑じ?,便问:“所以,我们的聊天记录你也没保存是吧?!”他于是说:“并没有,我又没删你的,很多重点话语和图片还做了分组和收藏呢。”好在虚惊一场,总算安心。可更多时候,他总是摆出一副老师的样子,教育我说:“小朋友,平时要多看新闻哦”。让我一脸无语。反正跟他相比,我总是慢一拍,这也彻底打消了我写文章追热点的心。
另外,还有新媒体人早晚班的特殊时间安排。若是早班,他一般天不亮(大约六点左右)就出门了,不过,对于我这种可以一秒入睡的人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也已经习惯了早晨迷迷糊糊中听到他轻声告别后关门的声音,然后翻个身继续睡我的回笼觉。早班也有优点,那就是他下班也会早,于是我们可以经常约个地方会合去吃晚餐然后溜达着回家,当然这要得益于我事先精准的美食地勘测。晚班呢,他一般晚上11点以后到家,于是下班后我便欢乐地在家吃吃喝喝看书看剧,间或一时兴起做个烘焙或者练会儿毛笔字,顿时有种主宰整个晚上的“君临天下”既视感。虽然不能共进晚餐,可是马克西晚班一般下午才开工,所以他总是提前为我在家做好晚饭,想到下班后回家推门就会闻到可口的饭菜香,也是一种补偿吧。
当然,这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愉悦过程。比如有时上着班,手机收到个链接,说是家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我都没意识到,他却注意到了然后第一时间发给我。或者一登录微博,总能收到他不同时段的多次艾特,从有趣的新闻到搞笑的配图,虽然有些很没节操,却能时常让我开心地笑出声。也许在这个小众英雄崛起的时代,碎片化阅读,会让人满足感更高。
其实,哪一行都不容易。他手机一直24小时开机且不静音,有时后半夜铃声响起还要爬起来处理事情,有时遇到重大事件或活动便会很忙碌,比如有时要逆生物钟工作,比如有时会通宵,再比如,如果有任何新文件或方针,他总要及时更新补充与时俱进。
对我而言,与他在一起后,好像自己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也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热情专注而有趣的人。平时虽然互相调侃吐槽,但他对于新闻的敏感度,他找图的速度,他挖掘评论的功力,他对真相的不懈关注,都是我该学习的地方。因此,马克西对于我,亦师亦友亦爱人。前几个月,我的公号刚刚创立,很多都在摸索中进行,也没有很多经验,有时起个题目都摇摆不定,他便像个小助手一样友情指导。有次写了篇关于注意旅行安全的文章,一开始起名叫“姑娘,请不要轻易选择穷游”,阅读量很低,经他建议,我改成了“你以为穷游真的能洗涤心灵么?”果然一下子豁然开朗。当然,他也有提醒我虽然题目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标题党。事先没跟他打招呼说要写他,不过他应该不会介意的,因为,有次我问马克西:“喂你是我的粉丝么?”他立马说:“是啊,而且是脑残的那种?!?/p>
我又说:“可每天那么多关注与推送,你能看到我的消息么?能及时收到我公号的推送么?”
他转过头,毫不犹豫地说:“切,当然能,我设了置顶啊。”
好吧,那是那天听到的,最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