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天天向前走去,他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正如,孩子在童年所读的每一本书,所看的每一部电影,都会沉淀成他心灵的一部分。
从女儿上小学以来,我就有意识的让她看一些充满悲剧感的作品。我认为,喜剧,固然能够让孩子欢天喜地。但,如果阅读与泪水相遇,却能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有力量。因为成长,总是要伴着阵痛的,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这些作品,一定由我亲自来读,用我的朗读去影响她,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她,继而,带给她深刻的震撼。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母熊大白掌》,女儿是抹着眼泪听完的。小说中,两个猎人为了捕获母熊大白掌,而以它的儿子相要挟。为了达到引母熊出来的目的,残忍的用皮带抽打幼熊,甚至用盐水向其身上泼洒。母熊就这样,听着儿子撕心裂肺的哀嚎,拖着鲜血淋淋的身体,用尖利的熊爪抠住粗糙的岩石,用生命开辟了一条血路。只为,跳下去与猎人同归于尽,换得儿子的自由。
读罢,女儿难过极了,搂了我好长一会。在柔和的灯光下,我们静静地展开了交流。她懂得了,孩子的痛苦,落在母亲心里更是加倍的痛苦;她记住了,爱,是与痛苦、眼泪、牺牲交织的,没有边界。她感受到了,视动物的生命如草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当微风轻翻着错落有致的书页时,我相信它一定唤醒了孩子沉睡的心灵,让她对母爱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这也许就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最大价值,用动物来彰显人类的生存现实。在他的小说中,我们能读出人与动物恒久的亲情,能找到物质匮乏的世界里永远的温情与慰藉,能感受到情感残酷现实的较量,能寻到我们应有的悲悯情怀。而这些理解,是漫长而悠远的。
《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读完后,我们都眼角潮湿。这本书用丰富的想象告诉孩子们,再欢喜,人也可能要分开。平静的承受别离,是人生必须课,尽管,我们也会涕泗滂沱。作者陈丹青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意图:我希望女儿不要成为一个机械的唯物主义者,也非泛神论者,我希望她有朗阔的理解力和好奇心,也能顺从命运。我以为这样的人比较接近幸福。
的确,接近幸福,不一定是非要给予孩子一切的美好,让他们在泪水中接纳遗憾,接纳不美好,甚至孤单与失落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接纳现实的孩子,才可能心性朗阔,才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幸福。
如果一个人没有被文字感动过,他的心灵必定是粗糙的浅陋的。除了文字,观影也可以带来另一种感动。第一部让女儿留着泪看完的是儿童电影《天堂的回信》。电影有一片灰白的北方城市,有一个胖爷爷,一个可爱的小孙子晨晨,因父母出国,把他托给爷爷照顾,后来,晨晨回到了母亲身边,无奈爷爷因年老去世,晨晨用放风筝的方式把他写给爷爷的信送到天堂去。爷爷去世的时候,是如此的安详、平静,晨晨对爷爷的思念便由那风筝传递,这份思念可以连起天与地的距离。它让孩子在泪水中懂得,人,即使面对永恒的消失,也可以满怀幸福的沉稳的走去,伴随着的,是恒久的思念。了解了生命之轻,才懂得情感之重。那份泪水,必然融入心灵,化作行动。
另一部让女儿泪眼朦胧的《寻梦环游记》。它带着孩子直面“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大胆的在孩子的领地里涉足“魂灵”的禁忌。我问女儿:“你看到了什么?”女儿道:“无论如何,人都要追求梦想?;褂?,人死了以后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p>
还有什么样的说教比这个更深入的呢?电影中,把人的死亡解释为三个过程:一次是肉体的消亡,第二次是所有身份的消亡,而第三次,是在活着的人记忆中的消亡。我告诉女儿,你的家庭越幸福,你在家人的记忆中就活得越长久;你创造的价值越大,你就会被更多的人铭记。此话,大概得要用一生去理解吧。
从小,就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吧。精心呵护它,培育它,待它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能够倾情于物,倾情于人,倾情于事。也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柔软。内心柔软的人,一定是心思细腻的人,她的心不会轻易麻木,更不会起茧子,她会用温柔的眼光去打量世间万物,而这温柔,迟早也会返回到她身上。这样的人,才会带着感性的眼睛去看世间万物,把生活中的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继而,沉淀成理性的思考。让日复一日的生活,在眼中、心中变幻着色彩。当有一天,他们内心波澜起伏时,他们便会用文字去描写,去表达,去感悟。
突然想到,作为教师,当我们在批改作文时,总埋怨孩子们视野窄,内容空洞,其实,也许这恰恰是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内心可能是苍白的,思想可能肤浅的,想象力可能是枯竭的,那么,他的文字又怎能打开别有洞天之境。没有情的眼睛,看不到细腻的一幕,没有经过沉淀的心灵,感悟不到我们期望他们达到的高度;没有真实的思考,只能用华丽丽的语言取而代之。
当我们认真负责的把那一篇篇文章化成若干考点的时候,当我们固执的用一篇篇课文而取代语文的时候,当我们过分注重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时候,又怎能埋怨孩子们没有一颗充满灵性的心?知识的传授,并不等于灵魂的成长。没有情怀的孩子,学习之路也必然像西西弗斯一般,不断推石头上山,不断遭遇石头的滑落。我们希望孩子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更宏大的格局,而这些“大”其实取决于生命里那些“小”。平日,没有一点一滴的感动,我们的生活怎能从逼仄的狭小走向那生命的开阔。
在秦晓华校长的《诗性语文教学》这本书里,记录了这样一节民国时期的课堂。
1.养性
2.开始谈话:报告昨日各个所见之事,多数儿童报告说鸡笼里死了一只小鸡。
(1)讨论小鸡的死因。
(2)教师总结小鸡的死因:鸡笼不洁,加之过于狭小。
(3)讨论处置其余两只小鸡的办法。
(4)大家同去鸡笼处,现场讨论如何改造鸡笼。
(5)讨论处置死去小鸡的办法。
学生提出埋葬,教师问:葬在何处?学生提出挖坑,教师问:离教室太近,气味太臭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做木牌。教师问:碑记如何写?然后讨论谁去葬鸡,谁去做木牌,谁去写碑记。
3.结束本课:师生“同临其穴,”“凭吊”小鸡的坟墓。
这是多么新的教育理念。孩子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知道了,生命是要珍惜的,珍惜死去了的,更珍惜活着的生命。相信通过这一节课,在孩子稚嫩的心坎里,会撒下“珍爱一切生命”的精神种子。孩子们一起去去凭吊小鸡的那一幕,想象一下,就让人怦然心动。
好的气质来自精神的丰美。这就需要我们小心翼翼的去触及稚嫩的心灵,去捡拾那些被我们粗心呼略过的种种,带孩子们感受“情”在这个世界上富丽多彩的栖息方式。用我们的高度,托举到他能够到的高度,让他们看到一个更广阔、更温情的世界。
成长,有孩子眼眸里的泪花,还有,孩子的精神与灵魂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