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介绍
我工作20年了,进入过两个行业。因为喜欢创意,前十年,我混迹于广告行业;因为喜欢阅读,后十年我进入了出版行业。
这两个行业,对我的世界观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2、读书会介绍
今天很高兴大家百忙之中能来参加我们这个读书推介会。我们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读书实验——
做一个和别的读书会都不一样的读书会。
你可能会想,读书会不就是读书吗?你还能把一本书读出什么花儿来?
对,我们就是想尝试一下,所以今天才邀请大家聚在这里共商大计。
(1)传统的读书会,无论是主题演讲还是大家分享,它往往都是单向度的,分享完了就结束了,读书会和读者之间,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关系。
分享一本书,如果只是单纯地输出,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分享者自己,而不是接受者。因为分享者只有把他要讲的内容先结构化之后,才能顺利分享出来。所以,对分享者来说,他分享的是知识。
(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就像仓库和图书馆的区别)
但对接受者来说,他如果没有进行结构化,那么,他获取更多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这是一种分享与接收的错位。
所以,读书会有点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体的参与者虽然很多,但不具备黏性,社交属性常常大于读书属性。
(2)传统的读书会,内容往往局限在某一本书上,形式十分松散,比如今天分享的是一本历史书,明天可能分享一本心理学,大后天可能又是亲子教育的书,整体下来缺乏一个系统性。
传统的读书会往往是以“书”为主体,通过“书”来连接“人”,这个逻辑其实是有问题的。
有一句话很有趣,也很深刻:
听听很激动,想想很感动,但就是不行动。
这是绝大多数分享之后,听众大概率的一个结果。
我们以为是自己懒,不愿意行动。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行动,而是我们缺乏行动的路径和方法。
那我们这次要做的读书会到底和别人那里不一样?
答案是,别人的读书会做的是“读书”,而我们的读书会做的是——
读书的“知识解决方案”。
我们坚持“人”才是“书”的主体,书的价值必须通过人去兑现出来。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别人的读书会做的不好,完全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能否在别人的基础上,多走一步,比别人向下挖的更深一点。
别人只是“读书”,我们不仅“读书”,我们还要把书里的“知识”萃取出来,封装成一个“解决方案”交付给你。
我们要把一本书里的知识,重新建立一种结构。把一本书读厚,读出五本书、十本书的内容,让知识与知识产生更多地连接,用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 ,重新审视和理解问题。
我可能把大家的好奇心吊已经起来了,我们这个读书会到底要做什么?
今天我们要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普通人如何破局?——曾国藩教我的10堂认知课。
3、项目介绍
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走进书店?我们真的是来买书的吗?不是,我们是带着各自的问题,走进书店去寻找解决方案的。
就像我们这次读书会,读的是这本《曾国藩传》,但我们的主标题却叫“普通人如何破局?”,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书,而是人,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即使副标题,也依然不是《曾国藩传》,而是曾国藩教我的10堂认知课。这里的“我”不仅仅是我个人,它同时也是我们现场的每一个人。
曾国藩再牛逼,和我有什么关系?曾国藩教会“我”的东西,才是我需要的。这是我们这个读书会的逻辑。
“曾国藩”只是我们学习的载体,是来解决我们的问题的,我们,才是主角。
既然我们的读书会做的是“知识解决方案”,那它究竟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痛点一: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传统的读书会,是每个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提炼出一些道理。不仅仅读书会是这样,绝大多数的读书节目也是这套逻辑。
我不是说道理没用,相反很多人都觉得道理谁不懂?但越是以为自己知道的,越是容易被忽略。
因为,如果你不理解道理背后的原理,那么道理对你来说就是“鸡汤”。
我们常说鸡汤无用,其实不是鸡汤无用,而是你无用。因为你不懂鸡汤背后的原理,所以你用不出来,道理听得再多,也过不好这一生。你必须懂得如何把道理拆解成原理。
道理就像一道阳光,如果你不用三棱镜去折射它,你就不会发现它身上实际上有非常丰富的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里面还隐藏着你看不见的,红外面还有红外,紫外面还有紫外……
(疫情期间,两个大学生找工作的案例)
如果道理是专注于一个“点”,那么原理就是一条线、一个面、一个体。原理是在“点线面体”上,多角度、多维度观察事物的规律。
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其实并不多。今天我们说的几乎任何一个道理,都没有超越古代的经典。你能说出的任何一个普世的道理,几乎都可以从《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家喻户晓的著作里找到,只不过它们穿着不同的外衣罢了。
道理这个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错觉,你会觉得你懂了一个道理,你就真的拥有了它。《读者》《青年文摘》为什么比图书的市场大?十点读书的鸡汤文,为啥动不动就是十万+?
因为“道理”有一种饱腹感,可以让你有一种涨知识的感觉,尽管它们对你实际知识量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
而原理是很复杂的。想要用单一因素,解释一个道理,都是有问题的。你去看所有的鸡汤文,它的逻辑都是给你一个单纯的因果关系,而忽视或者故意遮蔽很多其它因素。
我举个例子,比如“活在当下”这个道理。
很多熬夜打游戏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往往在第二天不得不按时起床时懊悔不已,但在头一天玩得兴高采烈时,完全忽略了第二天还要正常上学上班这件事,因为他们注意焦点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完全被当下的感受所吸引,你说他们是活在当下吗?
曾国藩对“活在当下”有一个精辟的解读: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b>
你看,曾国藩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来阐述什么是活在当下,而不是仅仅用一个简单的要素去解释一切。
所以,要讲清楚一个道理,你不仅要有逻辑、还要有场景、有案例,更进一步还要有数据,这需要你主动思考并收集大量的资料,甚至面对不同的读者,你还要费力地做各种类比。
而且原理很复杂,要讲清楚它往往很枯燥,枯燥的东西就会失去很多听众。就像百家讲坛主要讲的都是历史、文学,他从来不会讲数学、物理,哪怕是科普也几乎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文章里有数学公式,就直接宕机了,因为原理是很烧脑的,学习原理更是需要主动把自己的脑,放到火上去烧,当然很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
而我们这次做读书会,我们就是要尝试比别人多走一步,向下再挖得深一点,尝试去接近原理的部分。
但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需要大家的不断反馈,让我们一起往下挖,把别人成功的道理,拆解成流程、步骤、方法,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方法论。
痛点2:无法做到“联机思考”
在读书会上,还有一个现象特别明显,就是每个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并不是基于这本书,而是基于他的知识结构。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分享和讨论,就很容易被碎片化,于是就很难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同一个维度上,进而达成某种共识。请注意,只有在同一个维度上的认识,才有可能被统一成共识。
我们平常很多争吵,大部分都是鸡同鸭讲,谁都说服不了谁?为什么?因为大家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虽然读书会让大家坐在了一起,但每个人仍然是在表达着各自的“独自思考”,而没有做到“联机思考”。
我们只有从“独自思考”做到“联机思考”,才会收获更多,否则都是夸夸其谈,表面热闹而已。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有一句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br>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结果。
所以,我们设定了“10堂课”这个框架,就是希望把大家各自的认知,能拼接到一个总的认知框架中来,从而形成知识的合力。
痛点3:读书越多越焦虑
我们这个读书会读的书,一定是比别人少的。别人可能10节课读了10本书了,我们才刚读完《曾国藩传》。
来参加读书会的朋友,都是爱读书的人,或者说都是希望通过读书,让自己获得成长的人。
可是大部分人会沮丧地发现,我们读了很多书,自己也确实感到自己在进步,每天进步1%好像也并不难,但为什么并没有像传说中复利公式说的那样,一年增长38倍?
(复利鸡汤案例解读)
更让人焦虑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绝望……我们不断在读书,但我们并没有变成我们希望成为的人。
我在出版社工作,平时读书的机会相对多一些。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吗?
哲学家怀特海说:“智慧越多,知识越少?!?/p>
如果我们对自己足够诚实,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其实是不读书的或者读书很少的,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却在我们之上。
(朋友表弟开餐馆的例子)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想提醒我们爱读书的小伙伴:学习不一定非要读书,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在学习。
现在很多人追求“一年读100本书”,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实现,比如,读书打卡,樊登读书,每天听本书,甚至参加一些打着速读招牌的课程……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泼点冷水,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爱好的层面更多一些。我就常常向朋友自嘲,不要觉得喜欢读书就高级,它和别人喜欢打羽毛球、爬山甚至和打麻将也没多大区别,就是一种爱好,而已。
如果你读书只学到知识,而没有学到思维方法,你读书的效率是很低的。
因为,知识不能改变命运,思维方式才能改变命运。
当你的思考当中,没有形成结构性、指向性的思维方式,你的读书量再大,也不会有结果。而且还会出现“读书越多,越焦虑”的副作用。
比如,我让你记几串数字8513246079、1532647980……是不是马上要疯了?但如果我调整一下,1234567890,还是这十个数字,是不是很容易记忆了?因为它们之间有了联系,有了逻辑关系。
那些读书比我们少,认知还比我们牛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里有很多这种“联系”和“逻辑关系”,让繁杂的信息变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而有的人读书虽然多,脑子里堆了一脑袋的书,全是脏东西,堆得越多越混乱。什么是脏?不是这个东西本身脏,而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你说垃圾脏不脏,但在收垃圾的人那里,可能里面有不少宝贝。而且你注意到没,捡垃圾的人可不是一股脑的把垃圾抱回去,他会首先进行分类,矿泉水瓶是一类、纸盒子是一类、一些旧的但还能使用的物品是一类……
所以,我们和别人拼的不是谁读书多,而是谁头脑里知识的连接多。
(不爱读书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所以,我们读了什么书,我们读了多少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书之间,有没有建立一种“连接”,这种连接关系最终会形成一种叫“知识体系”的东西。
当你的知识体系与别人的知识体系,形成协同效应时,就会进一步产生“联机思考”。
我们这次读书会,就是希望换一种读书的姿势,从“连接”的角度,尝试和大家一起“联机思考”,让书里的知识,不再是我们记忆的负担,而是成为我们能够调用的资源。
我个人在生活中有一个感悟:
向人学习是效率最高的。
我平时特别喜欢看人物访谈类节目,因为从他们的语言中,我可以感受到讲者的那种思维之美。这种美不是励志、不是金句,而是谈话者思维的系统之美。
如果一本书我特别喜欢,我一定会去看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甚至去研究一下这个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的写作背景,这些都是在了解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便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研究人、学习人,是我们建立系统思维最好的载体。
所以,我想把我这两年的读书和思考,通过一个一个的“人”来进行梳理和输出,而不拘泥于对一本具体的书的分享。
因为一本书,对于一个知识结构欠缺的人,它永远是一些碎片化的点,而不是成体系的知识。一个人所有的努力,如果是在一个没有连接,或者说缺乏连接的系统中,那么再多的努力也无法形成叠加效应。
而研究一个“人”,就是在研究一个系统的形成过程。优秀的“人”更是一套优质的“连接系统”,它更合理、更开放,也更能迭代。
选择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才有借鉴意义,并能够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中呢?我思考了很久,终于决定选择的第一个人,就是——
曾国藩
曾国藩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在奋斗的路上,一点捷径或者说大神招法都不使,而是用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用,也都会用的“笨办法”,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
曾国藩的一生如此丰富。它涉及到一个人对自我的塑造程度,涉及到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涉及到人性的复杂……所以,在研读曾国藩这个人物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有没有可能把曾国藩的一生,还原出一个个“连接”关系,进而组成一个有结构性的东西,找到他背后“系统”的力量。从而看清他人生“动力”的方向,找到他做事的“要素”,抓住他“成事”的底层逻辑,然后为我们所用。
我们说“系统”时到底在说什么?
“系统”并不是一个新词。在古代的时候,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系统之妙,只不过他们用的是另一个词:
局
所谓看清系统,其实就是一种破局的智慧。
曾国藩能把一个腐朽至极的清王朝,以一己之力让其寿命又延长了五十年,就是因为曾国藩运用了“破局”的智慧。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挺难的,如果你读了曾国藩你就知道,你这算什么难?你再难有曾国藩难?
你所以觉得难,就是因为你没办法破局。
我们这些普通人,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所以我们总想走捷径,这是最要命的地方。而曾国藩做事从来不取“巧”,而是按照一个很“笨”的规则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曾国藩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借鉴之大,怎么说都不为过。
怎么去梳理曾国藩的一生呢?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从脑子里蹦出一个词——
算法
算法,指的是有一定之规,可复制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说白了,就是定下一套预先设定的程序,然后遵照执行。
算法有三个特点:
第一,底层中立;
第二,潜在无头脑;
第三,结果有保障。
第一,底层中立。就是说,它没有什么倾向性,他面对所有事物都是一个态度。你启动了一个算法,其实就放弃了对行动的主观控制权,而是反过来主动要被算法控制。
我们为什么每年初立下那么多flag,结果年底一看,大部分都没有做到?就是你没有主动被自己的算法,而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对自己的行动进行主观控制。
第二,潜在没头脑。就是随你怎么变化,我都保持不变,我有自己的规则。阿甘、郭靖都是这样的人??雌鹄创舸舯勘康模导噬纤乃惴ǚ浅H范ǎ坏┒ㄏ鲁绦?,就不再受意外和临时情况的干扰。
第三,结果有保障。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算法,他就能预期你未来的行动,就愿意和你建立合作。
如果你的思维里具备这三点,你就是一个有算法的人。
当我们看曾国藩时,发现他的一生都具备算法模式:曾国藩的日课是算法;曾国藩的家训是算法;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是算法;甚至曾国藩说“我不愿意做一个清官”也是算法。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
曾国藩的官途中有很多贵人,比如穆彰阿。
穆彰阿在道光年间,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年之久。穆彰阿多次在皇帝面前推荐曾国藩,曾国藩为啥能“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穆彰阿功不可没。
后来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在肃顺的建议下,曾国藩才当上了两江总督。
按理说,能得到领导赏识和提拔,作为下属一定感恩戴德。但曾国藩并没有扑上去抱大腿,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官员的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不建立私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肃顺被杀,曾国藩都没有受到牵连。
曾国藩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有算法。
在创立湘军的时候,曾国藩前后两次出山,之间性情大变,很多人说曾国藩变了。其实曾国藩根本没有变,是他的算法迭代了,他进入了儒家更高的人生境界——
内圣外王
做事的人,不在于你自己有多牛,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曾国藩不仅要做一个道德上的君子,他还要调动一切能帮助他的力量,做一个能成事的君子。
曾国藩正是在“官场”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找到了他的“人生算法”,建立了自我的确定性,通过重复不断地重复,他的成就最终成了多米诺骨牌,有了连锁反应,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破局”的关键,不是捷径和某一个招式,而是一张考卷,上面有各种题目,只会做一道题是没用的,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做题的“通解”。这个“通解”对我们来说,就是方法论。
所以,在分享中我会尽力做到四点:
有概念、有方法、有数据、有案例。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去分析一个人,不是为了了解这个人的过去,而是对我们自己的未来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你才能比别人走得更稳,掌握更多的优势。所以理解一个人的生存逻辑,比具体的成功故事更重要。
如果把我们放在一个平庸的时代,
如果把我们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
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注定了没有意义呢?
这是多少普通人内心的呐喊!
对不起,曾国藩把这些妄念都给破了!
我希望当我的分享结束时,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曾国藩的身上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贝尼斯定理”说,一个人的成长,70%来自“工作中学习”,20%来自“向他人学习”,10%来自“读书学习”。
“向他人学习”比“读书”的重要程度,足足多了一倍。
所以,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我们这个读书会的核心不是读书,不是读书,不是读书,而是“向他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