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解决后细细想来这事儿,有坏的一面,比如某些时候歇斯底里的表现影响到了朋友和工作。好的一面是,在处理这种从未面对的情况时,得以更加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缺点。
这件坏事发生的某几个时刻中,达到了自己有生以来可感知最恐慌的顶点,人总会记住他从未有过的体验,所以这次我深深记住了坏事发生时的感觉。也才知道,啊,原来自己还有这样的一面啊。
最早开始认真面对「了解自己」这件事,是因为江博士在九月份的几场高校演讲。他以自己的经历来阐述「了解自己」是一个重要且长久的过程,这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内心真实的追求和向往,以避免重复别人的人生,往往很多人急于找位置和做决定,期待获得短期效益,却忽略了在人群中找到和区分出自己。
刚开始熟悉自己时,偶尔还会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讶,就像探索另一个陌生人。比如有时坏事发生时,我会表现出平时没有的间歇低迷和逃避,这让我见识到了自己在某些状况下的真实反应,而且意识到自己的弱点远比发生的坏事更加打击我,大概我还没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肝也⒚挥邢胂笾屑崆亢投懒?,我正在被击败?!刮野颜庵指芯趺枋龈槭保嵌记宄硎就纯嗬丛从谧陨?,除了关心和鼓励其余也是爱莫能助。恶性循环是知晓自己无法直接从他人身上获得帮助,我只能继续逃避事实。
当正能量被吞噬得所甚无几时,偶尔打开了一篇以前看过的文章《成长型心智:不完全使用手册》,就重新读了一下。文章中描述了两种心智,一种是僵固型心智,另一种则是成长型心智。僵固型心智倾向于证明自己,往往会采用短期结果导向或者他人标准,常常处于防卫或?;ぷ刺?,最终是自我设限;成长型心智倾向于超越自己,往往会以自身进步为标准,常常处于尝试或探索状态,最终是自我解放。这两种状态可以区分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但这两种状态并不是持续的,无论是成长型还是僵固型,都可以在人的主观意愿下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和其它任何技能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加强,形成新的大脑回路和习惯。
豁然开朗。
进入了情绪黑洞,没能够找到逃离的方法,停止成长的同时还躲了起来。表现出了僵固型心智,主观意愿却不能接受这一改变,内心就越来越敏感脆弱,行动力越来越弱,进入恶性循环。
现在好办了,知道了原因,干预了诱因,想重新振作似乎更容易了。再度重拾信心,抬头上路,管理好时间、身体和工作。关闭不必要的情绪通道,反正我们一直在反复地自欺欺人,只不过结果有时好,有时坏。
想要明天更好,那么先了解自己,学会抵御最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