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书评之前,先说一下个人学习英语的经历。我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大三那年分了专业方向,开始学国际商务的课程。虽说分了专业方向,但也是只是个别课程不同而已。四年的大学时光,我没有深入学习英语,大学6级考了两次,拿了证书,专四考了两次,两次都没及格,专八裸考了一次,成绩也和专四差不多。
总的来说,大学四年,最后成了别人说的那样,纯粹混日子。专业知识没学好,加之毕业后没有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基本上荒废了这门语言的应用。说实在,当年填报志愿选择英语这个专业,我还是没有后悔的,因为在上大学之前,自己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基本上都排在班里的上游位置,有时候更是冲到全班、甚至全级第一。这些成就,让我以为自己具备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所以大学选择这个专业,一是自己喜欢,二是可以继续深入地学习,将英语学得更好。但是一进入大学,全英的教学环境就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很快我就认识到,喜欢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喜欢,但你不具备天赋,那么你就要加倍地付出,坚持地付出,才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变成引以为傲的能力。
因为当初没有给自己定下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也就得过且过,该上课就上课,该考试就临时抱佛脚,认真应付一下,反正没挂科,毕业不成问题,能拿英语六级,万事大吉,即使是与学位挂钩的专业四级考试,只要达到一定得分数,不及格也可以顺利拿下。
虽说上大学了,接触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人际交往范围广了,但是如果目光只放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和圈子里的人作比较的话,永远是一只井底之蛙。身边不乏有爱学习的人,但是说不上有多优异的成绩,只是层次稍微比自己好一点,然后自己又认为,他们不就是勤奋一点嘛!要是我努力,也能和他们一样,拿个奖学金炫耀一下。当然也有想学又学不好的,自己的水平又比他们好一点,不免有点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就去快快活活地追看偶像剧,挥霍宝贵的读书时光。带着这些比上非常不足,比下又仅仅好那么一点的筹码,混到毕业,混到找工作,混到进入外贸公司,混到只要找一份不用说英语,且工作稳定就觉得满足了以后,忽然回头, 才意识到当下的?;?。
高考虽然不能决定终生,但是进入不同层次的大学,会使你拥有不一样的眼界。你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分分钟都比你努力。就算读的是重点大学,学霸们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好计划,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考证,让自己的学历进一步提升。就算你没考上好的大学,那也没关系,学习的机会是均等的,有资格参加的考试,你就去努力,好好把握机会,让自己的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如果自己选的专业没学好,别的专业知识又没学到,一不成二不就的,将来就业就会处处受限。虽然我说的仅仅是自己的个案,但是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很喜欢某一门学科而选择某个专业,深入学习后却发现重重困难,但不去认真思考、反思自己学习经验的,真的要及时调整过来,不要一味地满头苦读,而又毫无进步。
学习一门语言,首先你得适应学习的环境,因为它不再是你熟悉的母语环境给你授课。在这样的环境下,听力就成了我上课的最大障碍,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发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综合英语的那位老师。大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她念“what”这个单词的发音,我听了大半节课,都还没听明白,她到底在说什么?!原因是她将尾音T拉的很长,很容易就听成了“water”,然后整一堂课,我都在纠结,这个老师为什么一直在强调“water”,联系上下文说的内容,根本不通顺啊。然后我硬着头皮去问旁边的同学,你听明白老师讲什么了吗?她一番提醒,我才恍然大悟。
第一天课程结束,我就泄气了,原来真正学习英语,并不是用中文去讲解整篇课文,也不会用中文去讲授新词汇的用法,即便是重点、难点,一样都得用英语解释。然后从那天开始,我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再不如以前,也从此很怕上曾经是认为强项的英语专业课了。
说到上课,大一大二的综合英语是主要课程,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不是全都听得明白,有时候某一个单词还没搞清楚什么意思,老师就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当时我在意的不是那堂课有没有学到知识,而是害怕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那种欲言又止,又词不达意的窘境,想想都觉得丢脸的。而最不想上的课程,莫过于听力和口语课了。听力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要带着耳机做听力练习,听力材料对话多,语速快,要一边看题,一边听录音。光听录音,不借助题目选项可能搞不懂整篇文章的主旨,但把注意力放在两个模拟两可的选项时,又容易忽略了录音中的关键信息,在纠结着到底是哪个选项,到底是哪个单词时,任课老师又来点名回答问题了,然后心里咯噔一下,刚才捕捉到的听力内容全都抛之脑后,只好随便懵一个答案。大一下学期开始上口语课,每周两节,没上课之前,还觉得这门课应该很有趣,但是上了第一节课以后,对口语课就完全改观了。外教的授课方式,比语文课还要令人昏昏欲睡,每周的topic既无趣,又沉闷。本来我就不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口语课往往就针对一些观点性的问题,要求每个同学进行发言,回想起来,觉得外教无非就是让你随便说点什么,目的就是每堂课让所有人都开口说话,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所以上口语课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意义不大。这其中还遇到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外教,动不动就骂人“stupid”,一点也不“gentleman”,更别说“manner”了。
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形式下学习英语,根本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我也多次反思,学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好好努力,但是努力了,也不见得有什么进步,甚至觉得越学越差,干脆逍遥自在,吃喝玩乐去了。
上大学之前,我们过的大多是走读生活,放学回到家以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进行有效地针对性学习。但是在集体宿舍里就不同了,你很难保证宿舍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学习,并且不相互干扰,因此在大学里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非常需要一个独处的环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图书馆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当年读的大学,是首批扩招后的二本独立院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横跨一个村落,女生宿舍与教学楼之间还得经过一条只有三米宽的开辟小路,小路两旁还林立着一些村民开的流动摊贩,出入非常不方便??梢运?,校园环境和校舍环境都是一般般,图书馆简陋让人感觉压抑,晚上从宿舍走到图书馆,一路都是黑漆漆的,根本看不清迎面走过来的人是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宁愿宅在宿舍里,也就信誓旦旦地认为,在宿舍里照样可以自觉学习??删拖窀詹潘档?,集体宿舍人多口杂,要想不被打扰,是很难的。没有人监管,除了学习以外,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上网聊天、追剧、加入七嘴八舌的聊天阵营,不亦乐乎,直到熄灯哨声想起,一个晚上的热闹才渐渐散去。
学习氛围对学习的投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也创造不了自己想要的环境,那就只能让自己在逆境中习惯并克服这些不利或消极的因素,同时你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想身处优越的环境,那么就得让自己在当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然后通过各种努力,向上追求更好的未来。
我觉得自己没学好英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却觉得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另一个就是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积累学习经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大一新生,几乎天天捧着砖头重的《牛津英语辞典》去上课,但一个多月后,很多同学就不再拿着这本厚厚的词典到课堂上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电子小词典,大家都觉得不懂的单词,可以在电子词典上摁几个字母就可以查找词义了,何必多此一举,拿着一本厚词典,就为了看几个解析?可其实电子词典的解析只是抽取了其中一部分的内容,你要真正弄懂一个单词的多种含义及其表达,就应该认真地看《牛津词典》的完整解析,因为那才是最全面的,最权威的。电子词典这种携带方便而又能快速查词的学习工具,从某种程度来说,间接导致了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对诸多英文单词不求甚解的一种不严谨的求学态度。
回顾这些年,毕业工作以后基本上没再接触英语了,曾经的优势都已完全地荒废,有时候也在想,什么时候能再激发一下我重新学习英语的热诚呢?然后看到这本关于英语学习的人物传奇,倒有兴趣看看一个曾经对英语一窍不通的学渣,是如何完美地逆袭,成为一名影响力席卷全球的公众人物。
作者赖世雄,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家中排行老大,由于家中收入并不富裕,小小的年纪,他就要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以尽可能地减轻家中负担,与此同时,父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从小就要求他一定要学好英语这门课程,所以赖先生在学习英语的路上,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但是每一次的失败更加坚定了他将来要学好英语的决心。
自序中,作者说到学习英语的成功之道永远只有一条:坚持学习,没有捷径。在这里我认为,任何学习,首先离不开“艰苦”二字。赖先生提到,初中时因为家境贫困,所以只能在县城的中学上学,由于师资程度不高,就连教师本人都不会标准的发音,更别提怎么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音标以及纠正错误的口音了。所谓“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合适,年幼的赖世雄,自小就替父母承担了很多的家务重活,这些粗活非但没有劳其心志,反而锻炼了他艰苦卓绝的毅力,为他日后刻苦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学习任何东西,首先你得端正自己的态度,你对所学的东西持有怎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你日后学习的程度,是点到即止,还是层层深入。只有肯定了自己是认真想学,有动力去学,你才会量身定造地为自己设计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技巧。因此,学习内容是不最重要的,关键还是你对学习抱有的态度。
根据作者对英语学习者求学之道的建议,做了以下分类:
一、英语学习法
1、学好音标:不容小觑的第一步
英语学习首先从标准的发音开始练习,良好的发音能让你自然流畅地说好每一个单词,遇到生词时,你也可以根据单词的结构准确地拼读,而不至于停顿下来,思索该怎么读,它也能让你的读音一点一点地接近正确的口音,进而为以后的听力训练打好基础,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让你更有自信地学习、学好一门语言。
2、单词积累:形式多样才能灵活使用
单词无疑是推动英语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熟记单词、灵活运用单词,那就要求你必须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法。如果你不掌握技巧,可能同一个单词,出现在不同的文章里,你都需要翻查字典,重新理解它的字义。所以作者提到了几种积累单词的途径:第一,懂得将单词归类。在不同的场合、情境或领域中,有些单词是日常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这些单词你必须得牢固把握,它将为你以后在相应的环境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正确的用词与人流利地交谈;第二,在阅读中积累单词。英语阅读中往往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生词,初看之下,这些单词可能会影响你正常阅读的速度,或使你的阅读进程不得不停下来,思量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正确的做法,也是很多英语老师所鼓励的,就是先跳过这些陌生的单词,继续往下阅读,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试着猜它的词义,通篇阅读以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查看词典,对比一下你的理解与正确的词义相差多远;第三,学会拓展单词。有些单词往往是由一些单词衍生过来的,这些单词就需要你认知它的构词方法,常见的构词方法就是基础词汇加词根,一个词根可以理解为我们汉字的边旁,边旁加上不同的汉字就会组成一个新的生字,英语词根法和这个就有点相像。
3、“角色扮演”:提高对话能力
传统地认为,多说多念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但是作为英语专业独有的传统——早读,我们大学坚持了三年,也不见得口语水平能有显著地提高。解决这一疑惑的,是作者独创的一种朗读方式——“act it out”!英语念再多,不与人交流的,证明你水平还没到家。与他人交谈,能有效地检验你能否“高谈阔论”,而不是以简单的“pardon”或“sorry”匆匆结尾。赖先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一句话饰演一个对象,然后自问自答,根据上一句的回答来转换下一句的提问,一来二去,让整个对话有实在的内容,并且有逻辑层次,通过模拟日常的对话达到有效交谈的目的。
4、老外交谈:有效的口语练习
每个大学都有“英语角”,营造这样一个与老外交流的平台,是为了让同学们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练习口语。作者也提到与老外交谈的好处是,可以了解他们国家地道的发音,了解他们的俚语,一些非正式用词,从而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另一方面,与老外交谈,你可以特别留意他们美式或英式的发音,尽可能地去模仿。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会留意到老外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并且语调也会有相应的改变。一个人的英语能力优不优秀,通常认为是口语说得顺不顺溜,对此,我自己是这么认同的,想要英语出口成章,就必须多说多练,毕竟演说家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5、课后读物:《中国邮报》
读高中时,英语老师就要求我们征订《中国邮报》来作为课外知识的补充,赖先生在文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份杂志,可见它确实是学好英语的辅助教材?!吨泄时ā飞婕暗哪谌莅尥蛳螅?、经济、文化、体育等热点新闻应有尽有,它可以拓展我们的英文单词量,也可以开拓我们学习英文的视野。
二、学习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赖先生多次提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付出了努力就可以一帆风顺的,你要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排除万难,历经艰辛,方能收获你的成果。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不得以强化,那么就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异,因此赖先生除了在书中指点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外,同时还强调了学习的态度。
作者说到刚开始苦学英语时,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从何学起,只是一味地背书,不懂得思考,所以收效甚微。所以他告诫我们学习要尽可能地找到一份乐趣,寻求任何有可能的方式去激发你学习的热情。
1、关于如何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 ”,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继而不能学以致用。实践告诉我们,不懂得思考的学习是不能持之以恒的,你学到的只是别人的知识经验,而不是你的实践认知,学习的过程你只完成了知识输入,而知识输出的多少还在于你个人的加工程度。你要让输出的知识实实在在地一直保持在你的知识库里,你就必须找到适合自己深入学习的方式,而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不加修饰地套在其他所有的事情上,就认为完全掌握了,要是这样你永远不会长进。
2、关于磨练意志
意志是行动力,意志是强化剂。意志力能保证你无所不惧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拥有意志力就能一蹴而就地拿下你的目标,它也是会摇摆不定的。意志力不能一刻消停,一旦停滞就是退步,就会前功尽弃。因此,要一直维持你想做的事情,你就要不断鞭策着自己,不能遇到困难就停下前进的脚步。
3、关于自强不息
“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一条道路都不是平坦的,没有迂回曲折,你就没有机会留意到沿途的旖旎风光。年轻人敢打敢拼,做事有冲劲,想到就去做,不会考虑而再三,但缺点就是耐心不够,对自己不够严格,坚持不了多久,很快便失去了当初追求的热情,这些历程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热情会慢慢冷却,但梦想的炽热要一直燃烧,才能驱使你的内心拥有强大的动力,坚定自己的选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三、环境浸染:
最后,我个人总结,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自身的努力是决定性因素,环境的熏陶也不可忽视?;肪骋蛩卦诟鋈顺浞址⒒又鞴勰芏郧?,还是应该尽可能地给予稳定的物质基础,毕竟古语有云“蓬生于麻,不扶自直”,说明在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读书时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所以初中时只能从台北县的私立中学退学,回到乡下的学校完成学业,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折射出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差距。有鉴于此,我觉得当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为人父母,只要你在能力范围以内,都尽可能地给自己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展的环境。作为苦读多年,但依然没考上理想大学的学子,在大学里面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大学就学不了知识,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学习,除了这样,也没其他更好的办法让你在大学里有更好的出路。而对于已有小孩的父母,作为过来人深知过去没有做到极致的努力,以后会将改变多少的际遇,当然有自己的因素,也有可能是父母想给却给不了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把这部分的遗憾,用来好好培养下一代,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就像赖先生所说的,人生如果有选择,那就选择最好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努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