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王阳明出生后,到了5岁还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藏书。有一次,一位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更名为“守仁”,之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故事虽不十分可信,但历史上的王阳明确实志存高远,心思行为不同于常人。13岁时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做一个圣贤之人。15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仗剑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18岁时,王阳明接触朱熹之学,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弘治十二年 (1499年),28岁的他第三次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授刑部主事。七年之后的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ü笱粑鞅逼呤?,修文县治),任龙场驿栈驿丞。路途中他遭到刘瑾派来的刺客追杀,但他佯装跳水死亡逃过一劫。
到龙场后,王阳明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43岁之后,他致力于致良知之学。
按阳明弟子钱德洪的见解,《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在这篇文献中,王阳明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这正是王阳明从《大学》直接引出其致良知之学。这也标志着王阳明摆脱了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直指人心之学。良知本在人心,不必外求,只需去掉私欲,便可自得本心,是故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即人的主观认识与实践行为要高度统一。简而言之,认识到了却不实行,不是真正的认识。《传习录》云:“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却不能孝,便知知行分明是两件事?!毖韵轮饩褪牵菏澜缟系娜硕贾牢俗诱哂Ω眯⑺掣改?,为人弟者应该尊重兄长,但却不去实践,这样的人不是真正认识到孝道和悌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内心为私人的欲望所遮蔽,因而迷失了本心,导致“致良知”不能完成。也正在这个意义上,后人称呼王阳明的学说为“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很大关系却大不相同。二程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他俩的学说,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
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朱熹号为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当代学者视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首先体现在他关于宇宙万物的学说,继承了二程、张载以及邵雍、王安石等人的观点以及当时科学技术的成果,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物组成,“天下之物,未尝无对”,“至微之物,也有个背面”。陆九渊和后来发扬他学说的王阳明均视“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所以后人也称陆王学派为“心学”。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世界的本质在于“理”还是“心”的问题。程朱理学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理的体系,作为个体的人需要做的是探求各个事物中的“理”,即格物致知。而阳明心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一切本在我“心”,其实质是吸收了佛学的思想,即佛学中“心物一元”的思想。
所谓“心物一元”,即“心能转物,即同如来”。阳明心学将陆象山的儒学路线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后世影响越来越大。关键一点在于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张扬人的个性,重视实践,强调积极入世的精神,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所欣赏。尽管王阳明出道入佛,对道家和佛学都有相当的修为,但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仍然回到儒家,在儒家之中寻找自身安身立命之所。这一点与北宋理学家张载有共同之处。
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其思想皈依之所。这四句话之中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实际上已经暗含了其心物一元的思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北宋理学家确有一致之处。阳明晚年又作《朱子晚年定论》,以为朱陆早异晚同。朱子晚年自悔其旧说之非,而自同于象山。
此文章为 “笙歌小盆友” 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