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不合作”不知道以前学历史的时候,我是否正确理解了这个运动。既不暴力也不合作。在我认知里,我一直觉得是,暴力才合作。老师对学生实施了暴力惩治措施,学生们才乖乖听话。
那天看《第三种选择》的时候,书上叙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成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是第三种选择的成功实践者。
第三种选择讲的不是妥协,是共赢;不是旧模式,是新方法。
书中举例,一个音乐老师的孩子,因为学校领导的指示停止了音乐课程。孩子喜爱的课程被停掉,作为家长想去理论一番。但她首先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课时紧张,所以要牺牲音乐课。
这名家长灵机一动,为何不用音乐方式教授这门文化课程?此提议得到校方的支持,这名会音乐的家长还参加了教课,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甲方和乙方,老板和员工,人与人……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不要追求高人一等,领先一步,打败对方,而是要共赢,寻求第三种选择。
看书的时候我的大脑总在打架,试图把妥协和共赢画上清晰的边界线。如果我们不各退一步能达到高度一致的共赢吗?共赢的局面是不是也都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呢?
工作生活中很多矛盾的冲突,利益不同的双方,各执己见的人们,每次都会找到问题的平衡点吗?每个问题又是否能找到第三种选择呢?
我理解的是每个第三选择,都是共同的妥协,两全其美也在少数。唯有大方向,大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们才能达到统一,才能找到第三选择。
书还没看完,看完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