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一稿何如”
“嗯”
“关于上海”
“嗯”
我是北方人,机缘巧合在上海求学。不折不扣的工科女,却有着以文字者自诩的偏执。
印象中的上海滩,是浪奔浪流永不休,是风口浪尖,是繁荣、前卫、奢侈的代名词,是霓虹灯,是高架桥,是动辄上百层的高楼大厦。
然而,我只想讲几件小事。
【森林】记得刚到上海南站是一个新秋的清晨,阳光还是迷迷糊糊的黑,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出站,打了一辆出租车,慢慢驶入上海的早晨。司机健谈无比,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上海啊,就是个水泥森林”。高架路两旁,无数高楼大厦飞快地向后掠去,我能感受到它们昨天在空调、计算机、策划案、以及浓重的咖啡香气中高负荷运转的喘息。偶尔一两个窗户发出的淡黄色的光,那是这里的人们在炫耀操纵行业命运的聚光灯。寸土寸金连带着空气都昂贵了起来,混杂着胜负得失的复杂气味。这个森林中的空气,新鲜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车子一路畅通无阻,这个森林没有边缘。
【220】这恐怕是上海老人最多的一趟公交了。每停一站,都是机器一遍又一遍的复读着老年卡,老年卡的提醒声。人老了不容易,提着买菜的手拎兜或赠送的小车,在层层包裹中找出公交卡,刷卡,再匆忙放回。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上海这两个字关系并不大,他们过着和我的祖父祖母一样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弄堂中生活了一辈子,他们阿拉阿拉,了伐了伐,讲着最正宗的上海话,这是那些在上海落地生根的人难以融合的东西。一座城市的方言,能反射出这座城市真实和温暖的一面。我的一个老师讲,他永远只能是个河南人,而他的女儿只认为自己是个上海人。
【二教】参加黄晓明和Angelababy的婚礼,听bigbang、exo的演唱会,逛lv、gucci、chanel。同一座城市里,能发生的事情还有,听学校举办的西班牙Aupa四重奏音乐会,买50块一张的短道速滑世界杯票,然后到现场呐喊,去共青森林公园,去上海博物馆,去听各种讲座把小红本敲满一个个章,去买书,去挤签售会。ab&黄婚礼时,我正在二教上着c++,不知道窗外发生着什么。我们的确都生活在上海,但是奢华和平凡注定不能分享,也无需分享。要知道,面具戴久了,会变成皮肤。天气谈多了,会变成陌路。这真实平凡的悲欢离合,我们总是触手可及。这样的日子,不拘在哪里,能过一生,也挺好。
其实没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
作者:北方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