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教育就是施教者通过语言,行为和环境对受教者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受教者自发的对自己进行改变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让受教者做出更有利的选择。
首先,教育的主体可以是人,事,物,环境等一切。教育的客体只能受教者本人。因此,教育无处不在,但凡能够跟受教者产生关系的一切人、事、物都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过这里面还有存在一些差异的。比如肉体的成长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当然,也可以形而上的去解释,肉体的成长也是被环境和基因“教育”的结果。但肉体成长的自发性并不具备讨论的意义。而人为的对受教者肉体的教育,我更愿意称之为“改造”。因此,这里重点讨论的是精神层面的教育。抛开肉体的改造,还有自然科学的认知教育。来聊聊它们以外的东西。
如果我们还暂时还不得不相信进化论,那就只好承认人类是猴子变的。从猴子到人,肉体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从整个进化过程来说,肉体的变化也是自发的被环境教育的结果。可是进化成人形以后,似乎肉体的变化不在那么明显。从那个时候起,仿佛肉体就不愿意再接受教育了(拒绝主动性的改变)。那么人类就停止进化了么?很显然并没有。人类粗暴的以肉体相似为依据把进化过程变成了猴子和人(进化学本身划分的阶段很多很细致。古猿,猿人,智人……)。似乎到了现在好似我们都叫人,本身就没有进化的差异了一样。事实上,谁主动的随便观察一下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人,就会发现,在思想观念和智力水平等隐性的层面,进化的差异,已经不只是从草履虫到上帝的距离了。我无意于嘲讽什么人,而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进化,巨大的差异已经容不得你不信。这个差异是不是教育能够填补的?显然不是。但教育能做什么?教育可以帮助具体的每一人正视自己,并在自己的进化路途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虽然被动的教育无处不在。但其实主动的教育本身是很被动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由于任何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过程都存在扭曲和损耗。而主动的教育对受教者施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对于受教者的改变又是未知的。主动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往往背道而驰。实际上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
那该如何降低主动教育过程中的这种风险呢?
首先,用对方听的懂得“语言”去传递信息。也就是人们一直再说的因材施教。如果受教者对数字敏感,就用数字跟他交流。如果更容易理解图案,就用图案跟他交流……。总之,施教者要用信息传递最完整最接近原意的方式去进行教育。
其次,施教者需要竭尽全力的保证客观,传递客观的信息。除非无法避免,原则上,不应传递任何主观的信息。这点很难做到,但非常重要。人类的主观世界是仅且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它对于自己来说极其的珍贵,但对于自己以外的人一文不值(心理学去研究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目的并不是被研究者的主观世界,而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世界)。它虽然可以在朋友之间交流、分享,但绝对不该成为强迫别人认同的道理,更要禁止成为施教的内容。这也许才是老子行不言之教和禅宗不立文字的理由。言语道断,真的一说就错。是的,我就正在犯错。索性,我写这些的目的也只是自我想法的留存,方便有自我切有兴趣的朋友交流、讨论,以待后校。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教育其实是受教者自发性产生的结果。不要高估了主动教育的作用。人的改变,从来都是对在外影响进行自我转化以后才产生的。而这种转化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主动教育产生的结果往往是对人的改造。并不是人自主的改变。所以在我看来“老师”根本就不该作为一个职业而存在。而应该是他在行为上客观的影响了一些人,这些人在完成自我改变以后对其“老师”身份的认同以后的一个荣誉称号。
倒着总结一下:
1.反对主动教育,主动教育达不到有效的目的,无目的则无意义。
2.如果主动教育必须存在。那么要因材施教,要避免主观。
3.人可以被改造,可以被影响,但无法被改变。人的改变是自发的。
4.人类思想和智慧领域的进化差异有草履虫到是上帝那么远。
5.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者自己学会做出更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