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个谜题,孩子也是一个谜。而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对纯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谜,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真相的脚步。
有未知就会有探索,有谜就会有问题。
某位居家过日子的兄台会这样认为:什么探索真相,什么解答谜团,看起来和我的生活没什么直接关系,我们大可只管养家糊口,多赚点钱,让日子好过,赚点钱给孩子,留点钱给自己养老,这一辈子就这么算结束了,没什么不好啊,别搞这么深奥行吗?
您也许会说哲学家什么的太高大上了,那说点实际的东西,也许您就明白了。
还记得曾几何时,你是否还记得在某个求知欲非常强的年纪问过父母一些让他们非常抓狂的问题?乃至于你的父母不胜其烦,抓耳挠腮,就像被念了紧箍咒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可能出现问题:
“宇宙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有地球,为什么会有太阳呢?”
“我是谁???”
“爸爸我从哪里来???”
“为什么鱼会游泳啊?”
“爱是什么啊?”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吵架呢?”
。。。。。。。。
对于普通的父母来说,这些问题实在是比较难于回答(关于性教育就会难于启齿),而且一旦开头的问题被回答后,会有更多“为什么”等着,那里有整个海洋那么广和深的问题等着父母们。
“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做过没?
如果你的父母对你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也对你的思考和探索不感兴趣,大部分的都是用敷衍来解决,想必你也吃过不少你父母的闭门羹。不管是什么原因,从那以后,你可能就不再愿意和父母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提问了,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因为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潜在答案是:你的问题太无知和可笑了。而这带来了另一个感觉就是——你在取笑你自己。
而在儿童时期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无趣”却容易被觉察到了。事实上,父母们只是没有能力回答我们当时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由于时代和历史等原因造成了知识的匮乏。
或许你可能忘记了这种感受,没关系,让我们来重温一些类似的片段来勾起大家的回忆如何?
场景A:
又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然后就有了一系列的疑问:
小孩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呢,我不想去,想呆在家里。
妈妈说:你这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啊,我们走了可没人照顾你啊。
小孩问: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呢?
妈妈说:因为要挣钱啊。
小孩问:为什么要挣钱?
妈妈说:挣钱是为了吃饭,为了养家糊口。
小孩问:为什么要养家糊口,为什么要吃饭,不吃可以吗?
妈妈说:人要活着当然要吃饭啊。
小孩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呢?
。。。。。。。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妈妈在回答了孩子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提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很多个,除了最后被妈妈大喝一声才会停下来:够了,有完没完啊。当然这还是轻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场景B:
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姐姐正在和年幼的小弟弟手舞足蹈
爸爸说: 对小弟弟温柔一点。
孩子问:为什么要温柔一点?
爸爸说:因为他是你的弟弟呀,因为他会疼啊。
孩子问:我不觉得疼呀?
爸爸说:但小弟弟疼啊,多照顾下小弟弟吧。
孩子问:为什么要照顾他?
爸爸说:因为他是你的弟弟啊。
孩子问:为什么要有小弟弟?
。。。。。。。
这可能是二胎家庭最常见的问答场景了,在最后,如果父母并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回应孩子的问题,那孩子最后就会变得“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然而询问答案,提出疑问怎么会是胡搅蛮缠呢?
求知——我们知道孩子比较爱问问题,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在4到5岁期间会进行自我意想和自我扩张,这是人格发展的一个阶段,所以会想要明白更多的事情——在他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以减少未知事物的程度,求知欲强烈,是为了生存本能,是成长中的规律。
相反,大部分成人求知欲就不是那么强烈了,不太喜欢“问题”——不喜欢问别人问题,也不喜欢别人问自己问题。
那回到正文,这些个问题和今天的主题有关系吗?
毋庸置疑,它是有的。
“人为什么要活着” 或者说“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哲学问题,孩子在问题的最后都导向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指事物的本质。
而“为什么要有小弟弟” 看似是一个家庭中的疑问,但实际上它背后隐藏了很多和社会科学,生存哲学等相关学问在里面。
我们可以再用别的例子再来方便我们的理解孩子的疑问:
孩子问:水为什么会变热呢?
妈妈回答:因为温度变化了。
孩子问:那为什么温度会变化呢?
妈妈回答:因为水分子在摩擦运动啊。
孩子问:为什么分子要摩擦运动啊?
当孩子问到这里的时候,一般父母会回答遵从什么什么定律,而孩子又会问,为什么要水要遵从定律呢?说白了,这些问题最后都归到一个——那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为什么会有物理学,为什么世界要遵循物理学的定律,有没有不遵循物理学定律的物质,乃至到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前文所述,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诠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提出疑问。而哲学是一门具有怀疑精神的学问,这恰恰更好诠释了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的含义。
但提出疑问到底会给孩子或者我们带来什么呢?
在进行下文的阐述时,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灵魂人物是一位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者——释迦牟尼。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佛教,它起源于古印度。根据一些已有的文献记载,释迦牟尼是怎么成道的呢,怎么创建了佛学呢?我们先要从他的生世开始说起。
释
迦牟尼俗名叫悉达多·乔达摩,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子,他生性多愁善感,遇到狩猎死亡后的兔子也会暗自忧愁:“人为什么要吃兔子?人为什么要杀死
生命?它死了以后会去哪里。“产生诸多的疑问,而自己又对皇室的雍容华贵并不感兴趣,日复一日,在空虚的度过。在一次出城视察民情时,看到民不聊生,目睹
了生老病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相同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烦恼的想法,就此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下称佛陀)的前半生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才能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证得人生的真理,宇宙的真谛。纵观他的一生,除了超凡的悟性以外,那菩提树下的六年时间他全部用来思考人的本质乃至宇宙的本质。
由此可见,思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我们提到了佛陀在悟道之前,他都做了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提出疑问,它是思考的起始,如果没有提问或者被限制,那就谈不上自由的思考。而思考本身是人格建立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否则一个人将不会拥有完整的并且健全的人格。
当今的家庭教育大背景下,大部分父母习惯给予孩子现成的答案,因为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在“享受”前人给我们创造的成果。
比如我们可以买一个喜欢的手机,而不用去了解电子电路的学问,也不用了解无线电的技术。
比如我们眼睛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手术,我们可以依靠医学帮助我们,而不用去了解神经学和眼科学。
又比如我们可以说“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的哲言,而不用去深入研究“哲学”问题。虽然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我们习惯用即有的答案去告诉孩子并“阻止”孩子的探索而不是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
缺乏思考甚至丧失思考,或者说“惯性”思考,这将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
图源来自于网络
1. 容易被洗脑。
当然这里的“洗脑”并不一定就是贬义,但它确实是缺乏辨别和判断的导火索。
2. 容易形成偏见。
缺乏思考会让人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用自己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
3. 容易被情绪左右。
一个被情绪左右的人的内心是极度的矛盾的,他的生活将充实这顾虑,担忧,痛苦等等负面的情绪。负面情绪是导致人形成悲观和厌世心态的主要原因,情绪中情商的高低是一个衡量的基础,而觉察能力是又是情商的核心。如果一个人缺乏思考,将不会形成“觉察者”。
4. 容易产生更多的猜忌和不信任。
曾经有一位老师对我讲过:大部分中国人骨子里是猜忌和极度不信任别人的。一开始我并不能很认同。但从某种角度来说,猜忌和不信任表现在抗拒和冷漠上,其实这也是不信任自己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从心理学来讲,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直接投射在外界的事物和人身上的。一个缺乏思考的人,怎么能明白什么是信任别人和信任自己,很有可能,连信任本身都无法理解是什么。
5. 容易迷茫,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人生的目标和梦想都在思考,认知中形成的。一个缺乏思考的人,很难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随波逐流。
6. 容易陷入低自我价值,难以超越自己。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生存的目标之一,有强烈的无力感,感觉自己“碌碌无为”,而这种低自我价值更是一个人成长的障碍。
7. 容易形成教育“复刻”
教育“复刻”是将原生家庭在自己身上造成各种不良的影响直接复刻到孩子身上,并且一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这将影响孩子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中有一些“印痕”是和“控制”和“指责”相关的内容,你同样会将这种思考率低下传递给你的孩子。
8. 容易将事情的过错归因到别人身上,推卸自己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无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他几乎是很难在社会上生存的,因为人是群居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但一个无法进行思考的人是非常容易将过错归咎到别人身上,让自己撇开关系。在心理学中,这被称呼为外归因。
9. 创造力被扼杀。
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思维的产物,比如抽象思维,或者发散思维。当今社会最缺乏的人才就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在稀缺的当下,是思考能力低下不争的事实。
10. 难以成为自己。
当今教育的思想,一直倡导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但有一个前提,父母必须先成为自己。一个不能成为自己的人,首先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不能独立思考的人是人云亦云的,而被伤害的不单单是自己,也有别人。就从之前的钓鱼岛事件到这次的南海事件,有多少人蠢蠢欲动,打着各种“爱国”旗号对别人进行攻击和侮辱,以及人身伤害。而且从上次钓鱼岛事件发生的悲剧,还没能反思。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我们不谈,那些旁观和跟随的人,真的有思考能力吗?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11. 难以形成“多元思维”。
可以说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思维的产生,而没有思维的过程,思想的结论更无从谈起。思维是一个人对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推导等的过程。而多元思维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逻辑思维,平行思维,抽象思维,批判和辩证思维。而一个人多个角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的状态。
12.难以形成个体的思想体系。
前面简单的介绍了多元思维,那思想是结论的终点,那没有思维的建立的过程,思想体系也无从谈起。一个人连思想都没有,如何行尸走肉,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惶惶不可终日,被本能和情绪控制,何谈幸??炖值亩裙淘萑松??
13. 难以接近“真实”和“真相”。
脱离思考,探索将不再出现,行动力将变得极其低下,这会导致人变得非常的“无知”,还无法觉知“无知”的本身。而“真实”和“真相”全部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智慧,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因为真正的智慧是无法被给予的。
图源来自于网络
积极的思考,是接纳更多的新的观念和知识,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学习。人的一生有数也数不清的知识可以学习,即使我们用掉我们人的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从哲学层面讲,可能连它的边界都没触及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停止去学习和提出疑问,从而提升思考能力。
真正的思考,是你是否正在用大脑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在《你的思考真的用上大脑了吗?》一文中提出了很多观点,而且句句切中要害。
思考是吸取“百家之长”的技术,如果不能用学习知识来借鉴“百家之长”,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新的面对的问题中,那所谓的“思考”只是一种记忆的检索。当你面对问题时,用“惯性”思维处理问题即你只是在检索你过去的判断和认知,应用到你现在碰到的问题。
据说,如果用百分之一百来衡量人的一生的话,那一个正常人有意识思考的时间只有其中的3%,而知行合一心学奠基者王阳明一生思考的时间是37%,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拥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足够的思考的时间,深究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在事情的表象中纠缠不清多么的重要。
心理学家Susan Fiske和 Shelley Taylor曾经说过:
不对问题进行析取处理,这种思考方式称之为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
而大卫.赫尔在《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写到:
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我们要了解思想中的惰性成份,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独立思考。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它《当下的力量》中看到的:
一位路人从一位衣着破旧不堪的乞丐身边走过时,乞丐伸手向这位路人乞讨,希望他能施舍一点好填饱独自,让今天安然的度过。而那位路人并没有给乞丐任何钱,只是指了指乞丐身下坐着的箱子。
路人问:“请问这里面装着什么呢?”
乞丐说:“我也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打开它?!?/p>
路人说:“打开看看吧?!?/p>
乞丐缓缓打开后,发现里面排满了整齐的美元,就此这位乞丐变成了富豪,再也不用忍受寒冷和饥饿。
虽然引用了一个乞丐的故事,并不是让各位对号入座。但事实上,我所做的正是让大家打开自己的身边箱子——内心和大脑,打开自己的思考力,打开自己的思维的活跃力。这里充满的没有被发现的财富。
所以请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独立思考成为孩子一生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