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像莫桑比克这样贫穷的国家,是不会有“美食”这样一个概念的。却原来是我对它的刻板印象太深而对它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莫桑比克除了丰盛的海鲜让我着迷以外,餐桌上的其他各种肉类着实提不起我的兴趣,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饭前的那一两盘开胃点心。
到赞比西大学以后,赞比西大学的领导说要为我们接风洗尘,就带我们去了一家名叫tuga的餐馆。我们到了餐馆以后,学校领导却还未见身影。坡哥指着桌子上的一盘点心说:“来,尝尝这个ressois,味道还不错?!?/p>
我便伸手拿了一个,它的外形圆圆扁扁的,有着被炸得焦黄的外衣,看起来有些像中国的饺子;入口的时候,第一层便是那被炸得酥脆的外衣,咬破以后,里面那浓稠的汁液便流入口中,伴着鲜虾的香味和口感,有点儿入口即化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我生平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吃相有些像猪八戒吃人生果,味道还没品完,一个ressois已经下肚。
“再尝尝这个chamussa。”学长又指了指另一盘快被吃完的点心。
这次是一个三角形的油炸点心,外表也是被炸得通体焦黄。我拿起一个咬上一口,外衣因为太酥脆而落了一些渣子,里面立马散发出一股牛肉的香味,把包菜的青气都给盖住了,包菜的软混合着牛肉的筋道,使这个点心很有嚼劲。如果不去仔细辨认,都不一定能发现是包菜;包菜是莫桑比克当地最便宜的青菜,chamussa的蔬菜只能是它,荤菜还能换成鱼肉的。
这是在tuga里尝到的两款点心,另外一个点心是在海边游玩时见到的,名叫springroll,翻译过来不就是春卷嘛;只不过springroll里面的馅料没有中国的春卷丰富,种类也没有中国的多。
据我推测,在动乱年代时有很多人从中国逃荒到莫桑比克,把春卷这一习俗也带了过来,并在这里生根发芽,春卷也随之传播开来,与莫桑比克融为一体,成为当地有名的点心之一。所以,我内心坚定的认为,中国的春卷是母板,springroll是子板。
因为春卷里面通常包含了大量春天新鲜的蔬菜,营养价值又非常高,所以春卷也叫春饼,表示迎接新春。立春吃春卷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伴随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延续下来。
中国的春卷还是一个有故事的点心。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黄色,外酥内嫩,所以又得名"炸春"。
所以,除了springroll以外,ressois和chamussa都是我最喜欢的两款本土点心,本来想跟学生探讨一下这两种点心的做法,然后带回中国来,可惜学生并不会做。还好后来学校里开了一个小餐馆,每周一到周五营业,我们每周都会去买上几个解解馋,学习的事儿便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