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现在修行的人很多,修行的人都知道,执著欲望会带来痛苦,佛经中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佛教将这种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称为求不得苦。要解脱这种痛苦,就要寻找痛苦之源。从佛教的般若思想看,一切痛苦都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著造成,想要解脱,必须对存在有正确认识?!缎木返摹罢占逶探钥铡?,《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都是说的这一点。按照这一认识,无欲无求自然就是合乎逻辑的选择。除了佛教,其他不少修行方式也会追求或达到类似的结果。问题在于,达到这一结果就真的可以解脱痛苦吗?
? ? ? ?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这样修行的人,整天不问世事,吃斋念佛,修气练功,好像是无欲无求了,但他们的内心,真的自在了吗?真的就解脱痛苦了吗?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们的内心怎么样,我不敢妄加猜测,只想说说自身的体会。这几年,像很多的修行人一样,也在寻找解脱之道,只是天性疏懒,心有旁骛,再加与明师无缘,无心无力无法实修,所以得来有限,也就是纸上谈兵,“口头禅”而已,说来也是贻笑大方。之所以仍忍不住想谈谈体会,乃是想到修行之人,闭门造车不好,学习交流才是正道,说说自身体会,也许能对有类似疑惑的人有所启发。
? ? ? ? 就我感觉,只要你走上修行之路,哪怕只是纸上谈兵(只读书不实修),你对欲望的执著也会慢慢减少,无欲无求是能慢慢体会到的,问题在于,这种减少虽然能减少一些痛苦,却不能让你喜悦幸福。欲望是减少了,兴趣却也减少了,热情更是减少得无影无踪,整个人,会感到对什么都失去了感受和活力,神马都是浮云,神马都无所谓,那种状态,就如行尸走肉,严重点说,有点像抑郁症。表面上好像没有“求不得”之苦,内心里却失去了方向,无意义感会经常不请自来,这种感觉未尝不是一种痛苦,而且是比“求不得”苦更深的苦。所以我想,光是无欲无求是不对的,还是得找整合之道。
? ? ? ? 后来读中观唯识,学习大乘教义,才知道前面只是追求无欲无求是属于偏空之道,偏空偏有都是不对的,空有不二才是大乘之道,现即是空,空即是现,大乘教义从来不提倡离开现实世界去追求什么境界,相反,是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概括为“六度”、“四摄”?!傲取敝覆际⒊纸?、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教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禅宗的《十牛图》就形象地表现了这种精神,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后还得入廛垂手,即进入市街上的酒屋鱼肆中,谦逊地为众生说法,使他们趋向于善,成就佛道。所谓“柴门独掩,千圣不知;理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 ? ? ? 显然,像大众理解的无欲无求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上面境界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也许就出在我们对无欲无求的“欲“的理解出了偏差。欲是欲望,要说清欲望,首先要把它和需要区分开来。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这些需要虽然有层次之分,但都是人的正常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行为自然也是人的正常行为。问题是,人心无厌足,人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些正常需要,吃了粗茶谈饭,还想山珍海味,已有一所住处,还想更多房子,这些超出正常需要的渴求就是欲望。按济群法师说法,欲望有三个特点:占有、比较、竞争。占有就是别人拥有的,我必须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被欲望支配的人,忙于追逐尚未属于自己的一切,却很少考虑那一切究竟是不是人生的真正需求。比较就是攀比,总想比别人强,希望从他人羡慕中感受幸福,总在为达到某个目标努力,却难有满足之时。竞争则是因比较造成,推崇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斗,你死我活。显然,对欲望的追求,必然带来痛苦。所以,希望无欲无求本身没错,但要非常清楚,欲望和需要不是一回事,这个“欲”仅仅只是指欲望,也就是超出马斯洛所说人正常需要的那种渴求,我们要“空“掉的只是欲望,而人的正常需要,符合人的本性,我们不该“空”掉。我之前的兴趣消失热情消失乃至无意义感及不少修行者出现的偏空的问题,就是因为混淆了欲望和需要,把孩子和洗脚水一起倒掉了。所以,虽然少了欲望带来的苦,却仍然体会不到喜悦幸福,因为违背了人性,压抑了正常的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可避免会陷于比“求不得”苦更深的无意义感的存在之苦。
? ? ? ? 明白了上面这些,很多困惑自然迎刃而解。比如同是人本心理学家的弗洛姆所说的“创造是人的一种固有能力,只有创造能解决人与人之间联系和独立的矛盾和人的道德问题,一个人可能会为没有达到自我期望而无意识地感到罪恶?!比说拇丛煨砸彩亲晕沂迪值囊恢址绞?,错误地理解无欲无求会让人丧失兴趣从而丧失创造性,无法自我实现也就会产生无价值感和无意识的罪恶感,这种状态下的人自然会了无生趣。再比如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以前会觉得,这和佛道所说的无欲无求无法共存,现在知道无欲无求并不包括人的正常需要,而自我实现是人的正常需要,自强不息和自我实现何其相像,也算是自我实现的一种体现吧,所以无欲无求和自强不息完全可以共存。再比如太虚法师“四现实观”里的“无元心枢观”,“有自觉进善性故,能于一切种识之潜势力中,现起情意意识,自觉自系他系一切现实而为进化枢纽。。。??山馄涮迨称渖杏?,且渐能进善一切为自身依资,不全受自然法则支配而转能明了自然法则?!比瞬皇腔邓牢?,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正是种识的随缘生化的体现啊。
? ? ? ? 综上,无欲无求至多只能减少“求不得”带来的苦,而无法真正解脱。在无欲无求基础上的自我实现,乃至如《十牛图》里的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后的入廛垂手,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OOOIII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