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Yang Z. 2014. Molecular evoluti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9.
以及其他网络资源、wiki
以下所有内容建立在locus/site内部没有重组,并且任何两个loci之间自由重组的情况下。
Fisher-Wright模型是群体遗传学中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假设群体的数量在世代时间是稳定不变的,世代之间没有重叠、随机交配、中性进化。在一些一年生草本植物中确实如此。
这个模型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因为没有考虑到遗传漂变。如果使用有效群体大小的概念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矫正。
其中 分别为male和female的个体数。理解一下:在Nm和Nf组成的群体中随机取两条序列,它们coalescent的waiting time(世代数*世代间隔)大约相当于Ne/2个male个体和Ne/2个female个体组成的群体中取样的coalescent waiting time。也就是说,你两个性别对半分,那最好,说明能够自由交配,有效群体大小等于群体大小。如果不能对半分,那我就要矫正一下,因为你产生后代的数量肯定没有对半分的群体高。一般来说N指的就是Ne。
两个基因的溯祖(coalescent)
假设我们现在说的是二倍体生物,个体数为N,基因池里基因的数量为(后面我们说的都是基因的传代,不说个体,这个思维要转化一下),那么现存的这2N个基因中随机挑选两个,它们在上一世代来源于同一parents的概率就是。来源于上一世代不同parents的概率就是。所以,两个基因在个世代内都没有溯祖的概率就为:
刚好在世代发生溯祖的概率为(因为这里只涉及到两个基因,所以第一次溯祖就是所有基因溯祖):
这里有人会问了:有性繁殖的生物(也就是群体大小为N)的基因来自父母双亲,在上一时代不可能溯祖。这里的模型确实更加适用于无性繁殖的二倍体生物(也就是群体大小为2N),但是在经过很多世代后,这一点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不考虑。
现在我们重新scale一下时间变量。令,那么
这里,就成了一个总体的变量,所以就符合了指数分布,其均值为1,方差为1:
复习:指数分布的均值为
现在我们要将“世代时间”转换成核酸替换的数量(假设我们可以通过核算替换数量来评估分化的时间),那么:
1) (为核酸替换式数量/每个位点/每世代)。
2)现在再引入一个变量,为种群内部差异参数(也叫群体大小参数),,它是指在有效群体大小为N的群体中,随机抽取两条序列,它们的平均序列差异。举个例子,人类群体中的theta大约为0.0006,含义是这个群体中随机抽取两条基因组序列,其差异平均为0.6每kb(这是一个群体遗传中非常常用的参数)。
因此的概率分布密度就为:
所以以核酸替换数量单位的时间衡量标准的速率就为。
小结一下:
在目前的文献中中,主要有三种coalescent waiting time 的衡量标准:
1) 衡量的是generations, 均值是2N。
2)衡量的是2N*generation(这里的2N算一个常量),均值是1.
3) 衡量的是每个位点上的核酸替换数量,均值是.
关于参数: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来计算有效群体大小。比如说通过实验抽样得到人类群体中的大约为0.0006,mutation rate 大约为,则。这个数字非常有趣,因为它与人类现存的七十多亿现实群体大小差别巨大。所以遗传学家认为人类曾经经历过瓶颈时期,现在我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小,有效群体大小只有6250左右。
n个基因的溯祖(coalescent)
假设现在有n个基因。
和上文类似的,经过一个世代,n个基因都没有coalesce的概率为:
其中,表示随机取两个组成一对,有多少种可能。上面这个公式怎么理解呢。假设第一个基因确定了它的上一世代的亲本,第二个基因取到相同亲本(溯祖了)的概率为,第三个又相同的概率为,依次类推。
上面这个约等号是这样推导的:这个连乘展开来是多次的,包含1/(2N)^2, 1/(2N)^3这些高次的项,但是由于我们默认n是远小于N的,因此几乎不可能有超过两个gene在同一世代coalesce,所以这些高次的项都可以被删除,只剩下一次项加一起(我大声高呼“妙啊”!)。
和两基因一样的,将上面多基因的式子扩展到每一个generation,在世代刚好发生第一次基因coalesce的概率为:
同样的这也是一个几何分布(形似 (1-k)^i x k,则期望E(p)= 1/k),其期望(均值)为,每一对基因溯祖的概率为1/2N 每世代。
所以,假设溯祖过程中任意一段存在个基因,那么到下一次coalescent的世代时间平均期望为。
同样地,令,的概率分布为:
其均值(期望)为,方差为
这里在引入一个概念:labelled history. 简单来说就是在溯祖过程中存在多少种历史可能(祖先节点的先后顺序),就有多少种labelled history。比如说((a,b),(c,d))这颗树有两种labelled histoy,因为ab祖先和cd祖先分化的先后不确定;而(((a,b),c),d)这棵树只有一种labelled histoy。
大家应该发现了,我们正在构建的这颗树是随机coalesce的,这种树称为genealogical 树,存在很多种labelled history;与此对应的rooted tree只有一种history。所以这棵树存在的history有这么多个:
怎么理解上面这个公式:在最底层世代,有n个基因,随机挑选两个coalesce的组合有种(也就是说在最底层世代有这么多种labdelled history),倒数第二层就只剩下n-1个lineage了,以此类推。
所以现在有种history,每一种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对于任意一种历史,的分布都是相对独立的指数分布,其概率密度为:
(这里的意思是,要求第几段的coalescent waiting time,把n=几代进去就行)
联合概率分布(把历史G的分布和在历史G的情况下Tn的分布乘起来):
(exp前面那个系数(累乘)正好和Hn这个分布消掉了)
现在计算树高的期望以及方差:
n比较大时,又因为,所以所有基因溯祖的时间大约为最后两条lineage溯祖的时间的两倍(n足够大时)。当n很大时,
又因为,因此的方差主要来源于。
现在计算树长:
树长(tree length)的定义为gelealogical树内所有的支长(branch length)的总和(这里的支长听起来像是个长度,但其实可以用时间累加,因为只不过差一个替换速率的系数):
当n很大时,,此处欧拉常数(这里太难了...无能为力,就当作看个结果)
因此当n很大并且逐渐变大时,树长的变化很小,而且方差几乎不变。
现在如果考虑树高MRCA的话,当我对一个群体进行取样,得到n个基因,那么n个基因计算得到的MRCA正好为整个群体的MRCA的概率为(有论文支持),所以即便是很小的采样(比如我只踩了三四个个体,换算成二倍体就是六八个基因),也有很高的概率能够coalesce到root节点。
这三棵树的叶很短而主干很长,由于coalescent rate等于??,其主要是由决定的,所以n越小coalescent rate越低,就需要花越长时间(世代)来coalesce。
知道这个树长有什么用呢?可以用来评估建树能预测多久以前的历史。比如说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有效群体大小评估大约为,我们假设generation gap为,那么MRCA一般不超过期望正负两个标准差:
所以我们用DNA取样建树来重建人类的历史,信息的有效性不超过million years(别忘了这里的是用得来的,而又是以generations为单位的)
好了,这一篇coalescent的原理部分暂时写道这里,后面希望写一篇文章通过编程语言来重现这一过程。
具体各模型之间的关系,谁优谁劣我还分不太清楚,但总有一天会汇总一下讨论,说不定写篇中文综述。这个Fissher-Wright模型使用的是Ne不变的模式,所以不太靠谱,应该会有更靠谱的方法,后面去查查。
BTW,MRCA的意思就是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
能看耐心完的人应该寥寥无几吧???♂?欢迎讨论
coalescent theory的补充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alescent_theory
延伸的还有一个模型叫平均杂合度(mean heterozygosity):
另外补充一点:之所以称为中性溯祖,是因为这个coalescent模拟过程完全是随机发生的,认为物种形成过程是由于随机突变以及基因漂移导致的,在此基础之上反过来溯祖。它取决于世代数、有效群体大小等,但是和自然选择完全无关,完全不考虑。这一点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