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进程中秦国最先灭掉的就是韩国,其实一开始秦王政与众位大臣之间还在灭掉强赵与弱韩之间的问题上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一点《大秦赋》中也是有表现的。
左后或许是韩国太过于棒槌了吧,也就是说比较欠收拾,所以秦王政最终决定先将韩国给灭了,也好看一些比如齐国、楚国等一些大国的态度。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在摆平了嫪毐之乱,除掉权臣吕不韦的同时实现了对秦国大权的独揽,在秦王政亲政之前他在为将来自己亲政之后要做的事做着最初的准备,从秦王政登基到亲政秦国这十余年也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到了秦王政亲政之后,秦国经过数代君主的共同努力下,在秦王政时期终于有了一统六国的实力。
公元前230年,秦国一统六国的进程正是进入正规,秦国加大了对山东六国的兵员的输送。在秦王政时期,一改秦昭襄王时期范雎提出的“逐步蚕食”的计划,改为向山东六国逐个灭掉的基本政策。
在这一年秦王政派遣内史腾进攻韩国,韩国最终不敌,韩王安也被俘虏,那么韩国为什么会成为秦国灭山东六国首当其中的对象呢?
?
?
地理与心理上的因素
?
对于秦国来讲,出了函谷关首先映入秦国视线中的就是韩国,可以说攻打韩国对于秦国来讲是最便利的。攻打韩国不像攻打楚国、燕国、齐国一样将战线拉得特别长,这样就导致了粮草运输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并且战国中期之后的秦国历代君主都讲韩国视为自己的掌上之物,并且韩国也是挡在自己家门口的绊脚石。
秦国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对韩国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封锁。并且当时的张仪就认为进攻韩国是秦国成就千古霸业的先决条件,占据韩国之后就可进而牵制住楚国与魏国,进而控制周王室的天下。
在秦昭襄王时期,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基本策略,韩国有成为了秦国进攻的主要对象之一,另一个就是魏国。赵国与楚国是秦国拉拢的对象。
在秦王政时期,利斯提出:“先取韩以令他国恐慌!”,李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灭了韩国之后,给山东其他诸侯国以人人自危的感觉,从而达到自己从内部瓦解各国的目的。
所以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地理环境上,拿下韩国都是秦国首先要做的。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韩国是当时战国时期各国中,在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国家,它所打造的铁器是战国时期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在当时有“天下强弓皆出于韩”,韩国的兵器是当时最强的。虽然现代我们常说秦弩也很厉害,其实主要是秦国在当时了完成了对于弩的标准化生产。
秦弩与韩国制造的弓弩相比,还是差上很多的。在当时那个任何事物都不发达的时候,韩国的强弩射程能达到八百米开外。
韩国不仅在弓弩上的强,还有就是韩国生产的刀剑也是非常牛的,所以这才有了韩国打造兵器是当时战国时期最牛的国家这一说。
在看到韩国周围的环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韩国的周围都是强国、大国,这样的周边环境之下即便是韩国想要发展起来也是痴人说梦的。
天时地利人和,韩国最多也就是占据了人和这一个层面,其他的两个先决条件韩国不具备。并且在当时韩国依旧是兵器出口大国。
那么秦国想要实现大一统,首要的天绝条件就是秦国的士兵手中一定要有一削铁如泥的利器,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老秦人的作战能力。
这个时候韩国也正好补充了秦国在这一方面的短板,所以首先灭掉韩国对于秦国来讲也是十分有利的。
韩国现成的技术秦国完全可以拿过来用,秦国又可以多几个像郑国一样的人才,这样秦国的一统大业还何愁完不成?
?
无底线生存
?
韩国在六国之中,堪称是求生欲最强的国家。为什么这样说?纵观韩国在隔断小时期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就是那种各种作死的小能手。
相比于魏国来讲,其实韩国的命运是比较悲惨的。并且在六国最后一位国君中魏王是唯一一个与秦国死战直至战死的君王,可见魏国也是铁血国家。
并且韩国本来国家就小,人才也没有魏国多,是那种一打就跪求的国家。
在魏惠文王时期,韩国被魏国坑的可惨,最后选择了放弃尊严,选择了强者的队列;
伊阙之战中,韩魏两国之间互坑,结果被白起斩首十五万,韩国也就开始了长期当秦国的小跟班的历史。
后来为了自保又将自己的领土割让给秦国,不仅如此韩王还特别没有尊严的放下自己王的尊严,跑到咸阳面见秦王,直接刷新了战国邦交之间的最低下限。
后来在秦王政时期,韩国着实是将山东六国活活的给坑死了。韩国自以为让郑国派去秦国修渠可以让自己可以多活一些时间,没想到渠成之后为秦国灌溉了沃野千里,直接为秦国提高了短缺的粮食资源,秦国国力大大增加。
如果这个时候韩国铁了心的选择秦国当大哥,自己甘愿成为小弟,或许韩国还不会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位被灭的国家。然而韩国不怎么老实,这也就直接预见了韩国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