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爷因为住在上屋,所以我们都叫他“上屋爷”,其实他有大名,叫德贤。
上屋爷十几岁的时候就没了爹娘,他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外表俊朗,内心荒芜,用我们本地话就是这孩子缺根筋,这个只有村里人知道。但是,德贤却在该讨媳妇时办了一件傻事,闹得附近好几个村都知道了,于是再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那是他十九岁那年,云林家闺女出嫁让他去帮忙,他没有像样的衣服,于是去借联红了一身新西装,没穿过新西装的上屋爷激动的一晚上都没有睡觉。第二天,他和大伙去送亲,走到半路的时候被一个卖眼镜的吸引住了,于是掉了队。他拿着眼镜放在眼前试了试,嗯,阳光确实没那么刺眼了。急着要,但没钱,卖眼镜的说,我这眼镜很金贵,好多地方都买不到,小伙子,你要是想赶时髦,不如用你的西装换吧。原地转圈想好多:后街小孬子就有一副眼镜,整天在村里晃荡,拽的不得了,我也要有。一番思考之后,他答应了,脱下西装,拿着眼镜小跑着追上了队伍。云林见了他问,西装咋没了,他说西装换眼镜了。大家一看,他一手拿一个镜片,连个框子也没有。云林拿过来一看,哟,看着像瓶底。大家仔细一看,还是装安乃近药那种棕色瓶子的瓶底,被人家打磨得圆溜溜的。德贤撒腿就跑,赶回去追卖眼镜的,涧河桥上人来人往,早已没了骗他西装那小子,德贤号啕大哭,……
当然,这件事迅速传遍了十里八乡。
就因为这件事,原本就有些木讷的德贤渐渐变得孤僻,在以后的岁月里,他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常年宅在大院的上屋,变成了一个古怪的上屋爷。
上屋爷是个种庄稼的好手,但他一直施农家肥,从来不相信化肥。那一年,爹在给玉米施肥之后还剩了半袋化肥,想着上屋爷可怜,就偷偷把化肥上到了他的玉米地里,我因为去帮忙,脸上胳膊上都被玉米叶子划拉了好多血道子。不知咋回事儿,第二天上屋爷就知道了这件事,站在地头把我爹一顿好骂。他硬生生地让我爹拿铁锨一窝一窝又把化肥铲了出来,爹气得一天都没说话。
? 在上屋爷六十二岁那年冬天,有好心人看他过得艰难给他带来了一个老婆。那年我十四岁,也跑到那棵三百岁的皂荚树下看热闹。那个老婆婆像别的农妇一样一脸沟沟壑壑,但是天生鼻孔朝天。于是,在村里人嘻笑打闹中,“猪婆”便被喊开了。
? 在猪婆到来的那年冬天,每天早上人们都能看见上屋爷背挎着大筐,手拿着粪叉,一路小曲地唱到天边,在那别人都听不懂的小曲里充满着属于他自己的幸福。
? 在上屋爷的生活中,没有现代生活的痕迹,像生活在原始社会中。他一生拾柴,每日三餐烧火做饭,他吃完饭后用手指把碗排住擦个精光,每擦一下都会放在嘴里嘬净,锅里也是,吃完饭也不刷,用铲锅刀排住铲一遍,锅碗就算净了,留着下顿饭继续用。他所住的上屋到处都是柴,只在墙边留了一米的空间容他睡觉。猪婆到来之后,上屋爷的生活稍稍有了改善,爹和其他的邻居帮他清理了一下房间,又给他找了床和桌子,上屋爷终于有了像样的生活。
? 虽然上屋爷一生不烧煤,但却是轧煤的好手。村里不管谁家有婚丧嫁娶,只要让他去轧煤,那保证有求必应。在所有帮忙的人中,他一定是那个最尽心尽力的人,整晌整晌地站在煤堆旁翻那一堆煤,尽管它早已油黑发亮。上屋爷帮忙连主家的一支旱烟都不要,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响回家乐呵呵的为猪婆捎上一碗油花花的汤面。
? 猪婆在她到来的第四个冬天病倒了,我和爹去看她。我们去的时候,上屋爷外出还没有回来,只有猪婆悲悽悽地躺在床上。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整个上屋又堆满了柴,只留下两块吃饭和睡觉的地方,甚至连他们的床下也塞满了玉米芯。
风雪中,上屋爷一身冰花回来了,原来他去给猪婆抓药去了。他和我们寒暄了几句,就赶快拿了火盆生了火,边吹边说,老婆子太冷了。在火光映照下,我看到上屋爷那被岁月刻满沧桑的脸竟变得慈祥起来,而不会说话的猪婆挂满微笑的脸上也是那样幸福,甚至还有美丽。
? 上屋爷住的上屋是旧时地主的老宅,从街上要走过拐几道弯的胡同才能到这个深宅大院。爹好几次让他搬出来住,他不肯。后来,那幽长狭窄的胡同,那庭院深深的老宅便让我们的记忆中有了一生的遗憾和伤痛。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屋爷和猪婆的爱情在村里传唱,但是,所有的祝福,所有的羡慕都在那天早上成了永恒的定格。
? 人们都是在浓烟滚滚时才发现上屋爷的家中着了火,狭长的胡同里挤满了救火的人们。我和爹挤进去后发现院中居然还扔出了几件农具和几床被子,心里默默祈祷上屋爷能逃过此劫。
门被打开了,上屋爷就倒在门口,他的怀里抱着他的猪婆,永远地离开了。上屋爷和猪婆在同一天走了,他一生所拾的柴让他在世俗中脱俗,让他在回家的路上欣然涅槃。
老宅依旧还在,每次走过老宅都会想起那个古怪的老头和幸福的猪婆,只不过心里多了些许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