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名26岁的互联网某大厂运营人员,本身拥有着不错的薪水和稳定的生活。但上个月末公司架构调整,她成为了被活动的对象。直属TL(Team Leader)和HR的多轮谈话,不留余地的指出着她工作上零碎的漏洞。
”难道其他同事干活都从来不出错吗?“
”为什么TL和HR都只盯着我一个人?”
“难道我的工作能力真的如此不堪?这些薪水真的是高估了我的能力?”
本就被一天12个小时的“弹性工作制“挤压的生活疲惫,即将面临工作辞退再加上与男友婚事的双重压力,小李感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摇摇欲坠“。她从知名学校毕业后一直工作努力,也被朋友们夸赞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但是为何突然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她仍一头雾水。
“现在的工作环境对多数人都太不友好……至少我看来是这样”
她潦草的喝了一口咖啡,又打开手机刷起了职位。
在Last Day(离职日)正式到来前,她需要至少一份Offer为自己的生活保底。
什么是煤气灯效应
其实不仅仅是小李,大多数新时代打工人们愈发觉得整体工作环境差,不仅仅是由于办公环境差、薪资低、工时长引发的一系列不满,更在于整体工作的“氛围感”变差,人们更多更直接的感受到过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里,PUA事件频传,无论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还是不同性别的各类心理压迫情况常见。而上文小李所面临的,也就是所谓的“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心理操纵的形式,其方法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隐秘地让受害人逐渐开始怀疑自己,使他们质疑自己的记忆力,感知力或判断力,其结果是导致受害者的认知失调和其他变化,例如低下的自我尊重。因为其使用否定,误导,矛盾和错误资讯,煤气灯效应使受害者心理上去稳定化以及使受害者不再相信她/他们原来的的信仰。在现实案例中的范围,可以从虐待者否认先前发生过虐待事件,到虐待者意图使受害者迷失方向的怪异事件的发生。——《维基百科》
从Wiki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煤气灯效应是由加害方对受害方的心理操作,其施加方式主要来源于氛围感的营造、语言或执行事务上的主动冲突,最终实现个体心理的去稳定化,形成「认知怪圈」的情况。
长期遭受煤气灯效应影响的对象,会逐渐失去对自身社会地位的客观认知,怀疑自身能力和价值,陷入一种被动受压的地位,从而导致遭受更为严重的影响。、
这听起来怪吓人的对吧?
谈判策略 or PUA?
煤气灯效应是否充斥在我们身边作为一种常见现象呢?
——是,但随程度不同有所区分。
在我的理解中煤气灯效应本身是一种人情感活动的抽象概念,只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观点的冲突,也就会有“谁说服谁”的问题。多数观点的碰撞不像理科题一般,有着明确的答案和划分标准。在模棱两可的地段,比如“你家二姨和二姨夫想让你给表弟选个专业,表弟想读设计,爸爸觉得理科好,妈妈觉得师范好,最终向你请求意见”之类的问题。往往没有准确答案时,需要颇费口舌才能产出结果。
因此,轻度煤气灯效应更接近于谈判技巧,通过直接冲突和间接暗示动摇对方观点,将其扭转为施加者赋予的观念。这种观点的传递本质上是一种良性的讨论,且施加者在这一过程中出发点是尊重客观事实的。
相较之下,重度煤气灯效应则就是我们常说的“PUA”。
对于如何界定轻重之间的区别,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语言或行为本身是否尊重客观事实?
是否为主动操纵式发生?
是否存在长期行为?
发生原因及范围是局限在某个事件中还是针对于个体本身?
是否为主观认知且主动实施?
然而身为受害者的一方,我们却很难及时从身处的环境中敏锐的感知到这样的变化。于是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
煤气灯效应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我的回答是:煤气灯效应本质是一场双边(多边)行为,并非单向施加的过程。其建立的前提是效应中双方不平等关系,且施加过程中不仅存在精神压迫,还通常伴随一定体力压迫。
对这个问题回答的第一句话可能就出乎意料,明明知道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为什么被施加者还会效应呢?因为产生施加行为本身所建立的前提就是不平等的多边关系,例如上下级的雇佣关系,不合理的两性关系等。
单纯的精神压迫是容易被受害者识别和快速逃脱的,就好像我发现你这个朋友不真诚,那我可以选择不跟你来往。但是伴随着不平等关系,往往这种精神压迫是当事人难以快速脱离的,多数人无法因为觉得这个上级对自己有失偏颇直接离职走人,也不能因为觉得男女朋友态度不好就立刻分手,它通常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最终在某种契机下产生转变。
而伴随着体力压迫的同时,精神上的压力无法被我们直接识别,更提升了我们的识别难度。
受害者
从心理、社会身份、性别身份三种角度思考:
心理:原生家庭、教育缺失 ->缺少认同感背景 (个人认为属于少数)
社会身份:以职场为例 职员升职需要突出的工作表现 因此原本正常的社会雇佣关系,由于缺少机制?;?,普通职员便被置于职场的不利地位,形成了关系的不平等;
性别身份:男性环境普遍更好,女性受质疑的可能会更高(这个暂不确定是否有数据例证)
受害者角度来看,多数是由于社会关系不平等为煤气灯效应提供了潜在可发生的机会。
施加者
我认为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的保护和健全,极端化的体现为自我主义者。
多数施加者需要通过施加行为来实现目的,体现自身掌控力。而这种自我掌控力的缺失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信息化大量的冲击,多数人缺少对信息的辨识和摘取能力,所以需要用外化的方式来对自身能力进行认可。一个足够健全的人,会通过掌握自己的生活来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比如足够自律的休息、运动等等。但是当一个人在社会高压下无法保持这样的生活时,他需要如何对自己认可呢?此时一个足够听话,事事顺心的下属是对自身管理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并且是一种来自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同事发现你的下属非常听话觉得你有技巧,老板觉得你御下有方等等。通常这种认可需要来自于更高级的社会关系,才能够实现当事人的自我满足需求。
基于这样的回答,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为施加者压力的二次传导?施加者是否在全程处于无意识行为?
最终得到的结果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施加者是一个逐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觉醒过程,并且随着外部压力的加大,这个转换过程会更快速、更极端,并对外释放出更多的压力。
同时,煤气灯效应并非是局限在一个平面内出现的,相反它通常出现在多个层级下。在多层嵌套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影响下,就更容易带来个人意识的倾斜与偏移。
如何去觉察和避免?
我认为煤气灯效应对于多边关系中的任何一方,其实本质都是一种心理损害。所以针对如何避免被施加及如何避免去施加都需要我们进行警醒和觉察。因为我并不是专业出身,在认知中并没有非??蒲У氖帜芄焕慈ソ缍ㄊ欠褡陨泶τ谝斐5难沽肪诚?,而我自身评判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相较于一个固定周期(3周、3个月等等),是否近期存在更多的自我怀疑?
是否经常被认定为工作不够努力并且感到困扰?
是否经常被特定人员评价?并且与从其他渠道获取的评价不同?
如何避免被施加?
建立普遍的情感链接,避免自身对职场、两性等特定关系有过于深度的情感依赖;
拓宽认知自我的渠道,从第三方建立足够客观的评价体系(积极导向)
社会环境需要引导更为广义的价值观取向,并转为个人价值观 ->工作、情感并非普世的价值取向
如何避免去施加?
自我行为审计,是否存在对个体的针对性?
多使用肯定方式表达,传导积极意义
承认个体差异,并在团队内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不倒翁式生存
现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就像是一个不倒翁。
它是对我们个人情感状态的一种描述,假定我们初始心态是静态的中点,那么煤气灯效应就是对这个不倒翁施加的外力,通过投射性的心理影响,逐渐使不倒翁倾向于不同的方向;而长期处于同等压力下,就会使得摆幅越来越大;此时个体需要使其恢复稳定就会需要更多的心力。
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不倒翁困境,这样的循环一旦开始,就难以迅速恢复到静态。我们只得在不停的纠正中,使自己一步步靠近中心。
让自己的不倒翁具有更稳重的材质,并找到自己的中心点,让其具有更为独立的特性,也许我们就会对于这种煤气灯效应的影响就会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