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学”的孩子一般与父母过于疏离,通俗地讲就是与父母不亲也不近,他们从心理层面上视父母为“无物”或影子?!熬逖А闭哂敫改赣绕涫悄盖椎墓叵嫡糜搿熬苎А闭呦喾矗堑那鬃庸叵堤滋?,紧密得没有了边界,甚至连点儿缝隙都不留。
当一个孩子不想去上学或者已经干脆不再去学校,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称之为逃学或厌学。岂不知,这一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视野之下却有着更为详细的分类,比如school refusal和school phobia。此处之所以用英文,是因为20日参加“家校联动(第二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会”时才第一次得知台湾的心理工作者将其翻译成“拒学”和“惧学”,深感精确而简洁。
像大多数心理问题一样,严格的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拒学”和“惧学”之间也存在着交叉。但从理论和临床观察来看,这两者在成因和表现方面也还是不同的。
“拒学”的心理本质是“拒”(refusal),常常是既有对学校这个场所的逃避,也有对学习这种行为的厌恶,我习惯于称前者为“逃学”,后者为“厌学”。这些孩子一般而言都是内心遭遇双避冲突的结果:在学校不受老师待见,而在家又遭受父母指责。面对“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两难,自然不能在学校待不下去了的时候就回家待着,于是,去网吧进入虚拟世界,或找一群狐朋狗友抱团取暖互诉衷肠,就几乎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我曾经较深入地分析过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出的结论与家长和老师们的说法正好相反——当我问孩子成绩如何时,他们会反问:“整天逃学怎能学习好?”由此可见,他们不把成绩差当成孩子逃学的原因反倒当成了结果。此时我便启动威廉·詹姆斯的因果逻辑即“一个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推论说:“一个孩子不是因为逃学才学不好,而是学不好才逃学的”。因此,从心理病理学的视角看,逃“学”(学校)是厌“学”(学习)的继发症状。
“惧学”的心理本质是对学校的“恐惧”(phobia),这是一种与现实不相符的害怕。比较而言,与那些单纯“拒学”的孩子有个明显的不同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厌恶学习!尽管离开学校后,“惧学”的孩子整天待在家里不愿或不敢见人,但是很多孩子学习的弦还是紧绷着。当然他们不见得一定要学习书本上为提升考试成绩而必须学的知识,在我所接触到的这些孩子中,很多人报了业余班学习英语、唱歌、跳舞,甚至还有武术和拳击。很显然,他们恐惧的是“学?!倍浴把啊辈⒉痪芫?,对此我经常提醒自己的学生一定不但要搞清楚“惧”与“拒”的不同,更要搞清楚“学”与“学”也完全不一样。通过这种不一样,我们能看到“惧学”者内心强烈的冲突,而这是那些“拒学”的孩子所没有的。
我们在临床上,将“拒学”划归为行为问题,而将“惧学”视为心理障碍。
为了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对于这两种病理心理现象的索因极为重要。从家庭或亲子关系来看,“拒学”的孩子一般与父母过于疏离,通俗地讲就是与父母不亲也不近,他们从心理层面上视父母为“无物”或影子。这当然不只是孩子的错,相关责任也总能在回溯父母养育的过程当中找到。我习惯于运用动力学来分析这些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现他们尽管有很多朋友,但那只不过是对父母在自己内心缺位的一种补偿或替代,这些孩子经常在我面前言必称自己的带头大哥有多么厉害,让我看到的却是他们对于自己父母崇拜阶段的滞留。
“惧学”者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关系正好与“拒学”者相反,他们的亲子关系太亲太近,紧密得没有了边界,甚至连点儿缝隙都不留。作为共同的特征,孩子的依赖和父母的替代已成了连体姊妹,以至于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因为空间的隔离而依赖和替代无法实现时,孩子变得无能。于是,这些孩子便有了一系列代偿性表现,比如自卑,苛求完美的倾向,渴求被爱而不主动去爱别人,对自己不接受(表现为否认、回避、凡事找借口、自我苛求等),对别人有攻击性(表现为敌意、好挑错、好指责、怨天尤人、嫉妒等)……程度严重者就成了神经症。很多“惧学”的孩子就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恐惧症:场所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
不得不说,尽管见过无数“惧学”和“拒学”的孩子,但我对这两种心理病理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以至于总是难以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缺乏对咨询效果的远期评估。近年来,我一直在呼吁有关机构应该成立一个由家长、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医学和精神病学专家组成的综合服务机构,其目的不是帮助那些孩子和家长,而是让他们在寻求帮助时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