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只是输在了观念上

过去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距?这是个很宏大的问题,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有无数种解释:出身论者认为家庭出身最重要,寒门难出贵子;外貌协会的人觉得长相最重要,人丑就要多读书;历史意识比较强的人认为时代最重要,毕竟时势造英雄,不信你看中国互联网史上的1997年……

我并不打算直接否定以上任何一个观点,恰好相反,在某种现实情境下、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认同他们的,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宏大的问题来说,可以解释的原因一定是多维的,承认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当我对文章开头的问题进行解释的时候,有一点我必须声明,那就是我提出的原因肯定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解释是:很多时候,人们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观念上的差距。这一点是我在寒假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总结。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观念,了解与不了解,实践与不实践,对人生造成的影响可谓是千差万别。出身、长相等显性原因造成的差距是容易观察的,因而更容易为人所接受;观念上的差别是一种隐性的差别,你根本无法对比自己脑子里跟别人脑子里想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不同,因此很多人意识不到。但是我最近深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将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这一点。


前段时间我在简书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如果手里只有锤子,那么一切问题在你看来都是钉子 - 简书,我在这篇文章里面只论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如果你手里只有锤子,那么所有问题在你看来都是钉子,不要把问题的解决办法当做对问题的定义方式;你的头脑中必须有很多思维模型,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个世界;诗歌教授大体上不具备广义的智慧,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足够的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一个观念,而且是我在过去几个月中所收获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可惜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少得可怜,阅读量最大的反而是鸡汤文吴晓波送给年轻人的八句话 - 简书。呜呼哀哉,果然大众的口味还是如此……)。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你的心底,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契机生根发芽。在论述“多元思维模型”的那篇文章里我还引用了东坡夜奔的一句话:

思想—方法—工具是三位一体的,不同层次的思想,带来不同层次的方法,使用不同层次的工具,产生不同层次的效果。思想水平、思维层次低下,是做事情失败的重要原因。高人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采用你看不到的方法,使用你想不到的工具,然后达到你梦不到的高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讲“思想”替换为“观念”,即观念—方法—工具三位一体。也就是说,如果你真心实意地接受了一个观念,你就会将这种观念付诸实际行动,变成方法论,进而寻找工具实现更为具体的现实目标,从而改变你的现状。这是一个思维→行动→现实的三重传递链,思维改变行动,行动改变现实,因此一个人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当我认识到了“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读书范围,而不再当一个只读文学著作的伪“文艺青年”。在众多的领域中,我选择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作为初期拓展方向。在经济学领域,我选择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商业》《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经济学通识》等简单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可是就算是这种最初级的经济学读物,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

第一个概念是边际效应。

什么叫边际效应呢?举个例子,奔驰汽车公司就是一个边际成本很高的公司,而微软则是一个边际成本很低的公司,因为奔驰每卖一辆车都得重新造一辆车,而微软每多卖一份软件几乎只需要复制就可以了。

我们将这个原理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可以得到工作杠杆率的概念:随着你所做工作的产品或者服务到的人增多,如果你付出的边际成本没有降低甚至越来越高,这就说明你的工作杠杆率越比较低。反之,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很快甚至是零,那么就是工作杠杆率高。工作杠杆率低的工作有共同的特点:简单、重复性、机械性(流水线工人)。那什么工作杠杆率高呢?拿微信大号和简书大V来说,写作就是工作杆杠率高的事情,无论是简书还是微信,随着你的粉丝人数的增多,你的工作杠杆率实际上在不断提升,因为写一篇文章的时间没有变,但是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传达的范围越来越多。

李笑来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有一个亲戚的儿子打算学纹身,他极力劝阻,为何?因为纹身是一件工作杠杆率极低的工作。工作杠杆率低的工作给你带来的成就永远只能是线性的发展,工作杠杆率高的工作才能带来指数级的提升。

抛开工作不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杠杆率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时间,因此要么减少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要么同样时间内增加做某件事的影响;其次,我们可以将杠杆率低的工作进行外包(大多数公司招实习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不惜投资以增加时间(比如考试辅导班),要舍得在提升效率的工具上时间(手机效率软件、一款高性能的电脑);多任务处理,利用零散时间(我喜欢在坐公交的时候听喜马拉雅下载好的吴晓波频道音频),将机械性进行结合(比如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

第二个概念是风险。

前面提到我选择了经济学和心理学进行知识拓展,幸运的是,这两个领域知识的碰撞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风险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心理学中同样对风险有所关注,心理学家发现:基于人性的弱点,我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厌恶风险,我们讨厌失去的感觉。

由此产生了一个人类的认知误区:零风险偏误。我们往往为了零风险支付过多,我们常愿意投资过多的钱,就为了彻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风险。中国有多少家庭为了避免投资遭受损失而选择将钱存在银行?岂不知这种行为就是在为银行打工。

零风险谬误对我最大的警示作用是在学习和工作方面。零风险偏误有一个同义词叫做“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有时候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在经济学看来,完美主义就是一种不能容忍一点风险存在的行为,殊不知有时候这会是最大的风险。在昨天的文章给初入职场的大学生的30条忠告 - 简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条忠告:

你究竟是偏才还是残废?:随着年轮的不断变化,你会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越来越专业,同时也会变成偏才,变得“残废”,除此之外什么都干不了。这个时候,应该去反思一下,看看需要补充一些什么营养,如何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以确保职业生涯上的安全。

过于追求完美,必然会在某一件事情或者工作上死磕,直到达到最好、完美,这样看起来是很正确的行为,但正像引文中所说的,过于追求完美,过于专业也会面临变成残废的危险。类似的观点我在什么才是你的持久竞争力? - 简书一文中有更加深入地论述,其中有一段话与上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并没有像未来学家那样预测未来的能力,我们也不知道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唯一能够抵抗的就是让自身兼容多系统。在这个时代,单一的学科背景、单一的工作技能、单一的思维模型是十分可怕的,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一个手机,那么一定要是能兼容多系统、可刷机的手机,保持自身知识体系的开放,如苹果手机那样封闭的系统在未来是生存不下去的。

昨天在简书首页看到一句话“这个时代更喜欢用最短时间学到85分的人”,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三个概念是复利。

据说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句话: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意思是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在如今这个朋友圈到处弥漫着马云、白岩松、柴静等“名人名言”的社会,我也不知道爱因斯坦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但是无论他说没说过,都无法否定复利的魔力。

关于复利计算,有个著名的“70规则”,比如说你的资产年收益率是10%,那么你的资产在7(70÷10)年后就会翻一番,所以在投资领域有一句名言,叫做“复利和时间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将经济学领域中的这个原理拿到现实的工作和学习中同样适用。

得益于《异类》这本书的畅销,我们都知道成为某个领域高手的“一万小时定律”,无论在哪个方面,我们要向成为顶尖级的高手,都必须花费一万小时的时间,也正是基于此,李笑来提出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理论。但是很多都不明白,这个一万小时理论最重要的是那个一万小时吗?不是,是两个字:坚持。

坚持是一个人获得持续成长的重要素质,时间是帮助一个人成长的最有力武器,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一万小时的前5000个小时和后5000个小时的意义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在一万小时理论中,每往后的一个小时都比前一个小时的意义重要,因为后面的一小时是建立在复利的基础上的。一个人的成长最致命的地方在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法坚持的结果就是你无法享受复利带来的巨大收益。

如果你能选定一个领域,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不用多么高的天赋,只要借助时间和复利的魔力,慢慢地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的感悟讲完了。你看,正是因为我接受了“多元思维模型”的观念,我才开始挣脱原有的专业局限,开始探索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获得新的观念,加以整理改造以后付诸现实中的行动,并改变着我目前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坚持写作就是一个例子。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在简书坚持每天写作,我知道简书首页的流量占据总流量的80%,也就是说100次阅读当中有80次是发生在首页的,简书虽然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作的平台,但是仍然是中心化的,像我这样的草根写作者是很难获得关注的。这一切我心知肚明。

我之所以还要这么做,是因为我接受了以上的观念。我写作,是因为写作是一件高杠杆的事情;作为草根写作者水平可能不够,无法获得大量关注,但是我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我每天坚持写作,是因为我坚信复利的魔力。这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实验吧,我相信只要我慢慢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在别处看到成果的。

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使每一个看到它的有缘人发生一点美好的改变。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