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简书,被各种安利怎样写读书笔记。讲真,从小到大看的书除了考试用书外,兴趣读物都是看过就罢。读书笔记这种看似繁琐的东西,在日常阅读中是不被考虑的。深入了解了下,大V们都强烈推荐这《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有了这么一个印象。
在书店选书的时候就想要买来看看。然而畅销书周围逛了一圈,没有。又到处逛了几圈都没有。最后只好找服务员,感觉我说出我要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时候我脑门都在发疼,有这么简单明了易懂小白名字的书,我买的时候真心有点小尴尬。这特么坑爹呢!好歹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买有这种名字的书显得特别的LOW,特别的没文化,好尴尬哦,可是我要微笑。
服务员一脸懵逼的告诉我没有的时候我反而松了口气。临时逛书店什么的简直了。。?;丶液蠊⒐⒂诨常脱≡窳送?。从9月1号开始读,到9月5号读完,共五章。一天一章。然而拖延症犯现在才开始写书评,现在已经晚上11点10分,争取40分钟写完呗,么么哒。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从书名来看就是一本工具书。作者是奥野宣之,我看的是张晶晶翻译的版本。全书主旨就是教授读者如何从购书清单开始,反复阅读一本书,消化书中的内容后提炼出精髓,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读者加深记忆,轻松理解书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活学活用。
这样的工具书的好处就是把模糊的概念具象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待读书笔记,才发现自己有很多欠缺。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有四个着重点,包括选书,购书,读书,活用。作者把这样的过程看做是在做菜,选书购书环节是在挑选购买食材,读书环节是在洗菜、切菜的精炼过程,最后是把食材进行烹制的活用。这样的过程就是让读者享受大餐,精神得以补足的过程。使我们每读完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前面四章是在读书过程中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①选书时注意随时记录与读书有关的信息,使用随想笔记,记下感兴趣有意思的书名,尤其是书里推荐的枢纽书。建立读书清单。让我们想要读的书明朗化,掌握购书时的主动权。
②购书时尽量选择实体店购买,购书的场景可以加深我们对书的印象。在购书清单中,对于不买也行的书划掉,买了的书标注已买。
③读书笔记要以坚持为准,停滞会使我们倦怠。但是要注意不走形式主义,真正理解书的内容。
写读书笔记好处是可以整理我们的想法,提炼书本内容,同时加深我们的记忆。
那怎样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我们得学会阅读,并且边读边标记。第一遍通读,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就折一角。第二遍读的时候如果对于第一遍感兴趣的内容仍旧感兴趣的话就再折一角。第三遍读还感兴趣的话就标个记号。
其次,摘抄和评论是读书笔记里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摘抄的内容一定要选择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要注意不省略文中的内容,确保原汁原味。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而评论主要是记录我们对于书中的内容感想,思考和补充,只要记录我们的主观评论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内容转化为语言记录在纸上,让感想变成我们原创思考的源泉。
最后就是写书评了,这是让我们以思想输出为前提来提高我们的思想输入质量。这样做法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我们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这读书笔记”,让我们的读书重心从“因为读了书想写读书笔记”变成“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读书笔记是自己和书的对话,也可以通过看别人的书评,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对书本内容的认知,发现差距并及时补充。
④活用的话只要注意读书后对书的内容做出反映,积极输出主动思考,促进思想的内化才算真正掌握。
作者表明,所谓的创意就是从我们的既有信息中重组而来的。
而需要注意的是读书要从易到难,从小到大,遇到难题不正面强攻,从小处找切入点。
而第五章是在读书体验中的19个小技巧,我觉得较为有用的有三个。
①随时查阅百科全书,正规的信息总比我们胡乱查阅好。
②三本书同时阅读,对于喜新厌旧的看书容易腻味的人来说太实用了,轮着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看不下去了。
③随处放书,可以让我们随时阅读,解救低头族,不在死在手机上。
作者把我们的思考比作雾,这样没有进行过加工的想法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而读书笔记可以把我们的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抽象的状态,变得更容易理解消化。有效避免了你在读过一本书之后脑袋除了模糊的记忆以外没有任何收获。也能促使我们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使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这样的一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工具书确实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简单明了小白易懂,内容也足以让我们学以致用,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唯坚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