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第五课 如何设计情节
谈到这个主题,作者认为要写出有趣好看的小说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入手:变化,解谜。
这两个方向总结挺到位的。我记得之前有一次在作者群里跟大家讨论小说的人物,我们说到要写出人物的变化,往好的一面变化是成长,往坏的一面变化是堕落。当时就有作者提出质疑,并非所有的小说都会写出人物的变化,比如侦破类的小说,聪明的破案专家从头到尾几乎都是一个状态,在他身上看不到变化。大家分析下来确实也是这样。又比如古龙小说里面的一些厉害的男主角,如陆小凤,一出场就已经是绝顶高手,一个系列几部小说下来,他的状态就没有怎么变化,把高手的状态一路延续下来。后来大家试图找出规律,这些作品没有写出人物的变化还显得好看,关键的地方在于有精彩的情节变化。大家发现这一类作品基本上是悬疑侦破类。本书的作者总结的这两个因素“变化”和“解谜” 跟我们那天讨论的结果吻合度很高。
作者接下来也说到,一部好看的小说至少要满足其中一个因素。按我的理解,“解谜”也可以理解为变化,是情节前后的变化。所以一部小说要好看,要写出变化。变化的侧重点可以放在人物身上,也可以放在事件上。作者建议在写一部小说之前要先想清楚,小说的看点是什么,侧重于变化还是解谜,抑或两者兼备。
接下来,作者谈到情节的设定,以起承转合确定关键点,将重要事件以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故事讲述顺序未必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也可以是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作者说到他的写作习惯并不考虑情节设计,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写作时几乎从不考虑情节,只要登场人物的性格和四个大致的关键点确定下来,就会开始动笔。因为只要登场人物的角色性格确定下来,他们就能自行行动,充实各点之间的部分,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所以,请大家在“思考形”(一鸣补充:这里“形”可以理解为小说类型,以及写作风格)这一阶段之前,先仔细地推敲角色。然后,当大家觉得故事进展总是不顺利,请注意,这是由于大家对角色还缺少准确的把握所导致的。
我发现不少作者都喜欢以人物性格作为小说的驱动力,也就是说,先不考虑故事的走向,而对人物角色进行深挖,深入了解他的性格,行事方式,用自己的想象力为人物角色赋予“灵魂”。在写作过程中,对剧情的发展持开放心态,不对接下来发生的故事预先计划。人物已经有了灵魂,要上演什么样的故事,由人物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来决定,人物才是编剧,作者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
曾经我也用过这种写法手法,它也给我带来很多美妙的体验,当人物突然想到好的点子,带出有趣的情节,那一刻会有一种强烈的喜悦感。但后来我没有再用这种方式,原因在于我的写作状态不稳定。状态好的时候,人物随便胡闹都能写出好故事;状态不佳的时候,就算我很了解人物角色,但还是“觉得故事进展总是不顺利”。因为小说人物也有茫然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身为旁观者的我更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所以到了这些时候,我常常要把自己代入到人物身上,去思考他的问题,帮他把问题想清楚了,情节才得以继续下去。
当我还把创作当成工作之余的娱乐手段,这种断断续续的写作状态并不算太糟糕,虽然有时候确实想很久都没有答案,坐了半天也写不了几百字。而一旦把某个问题想清楚了,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会觉得之前的精神时间投入都是值得的。但是当我把创作当成职业之后,这种不规律的写作手法会导致效率低下。尤其写作初期我从事网文写作,每天都要更新几千字。若是连续几天都只写几百字,随着存稿越来越少,难免会感到焦虑,而这种焦虑又会反过来制约创作状态。
所以后来我换了一种写作方式,对故事进行预先设计,确保自己在状态不那么好的时候还是知道情节的走向,还是有东西可以写。预先设计的方式常用手法就是写大纲,先把故事走向理清楚,确定关键事件。我会将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才做情节设计,我要确保想出来的故事是好看的。如果连这一点也无法保证,正文的质量更是难以保证。有一个好的故事骨架,我会更心安,哪怕写作状态不那么好,文笔粗糙,我写出来的故事还是完整的,还是好看的。不至于到某个阶段无话可说,也不至于把故事写得乱七八糟,前后不搭,最后写崩。
要选用哪一种方式写作,其实都不是问题,适合自己就好。事实上,这两种方式并非完全独立,以人物为驱动力,写着写着会突然想到一连串关于他的事件,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就成了大纲。以预先设计的手法来写作,某个时候突然跟某个人物发生“灵魂连接”,关于他的事件设定可能一口气都被改掉(改大纲)。也许某个时期写作状态大好,不用细想就能写出很好的效果,这时候以第一种方式来写就常?;竦镁病5闭庵秩缬猩裰淖刺ズ?,创作慢慢变得困难,用第二种方法可以让自己写得轻松一些。
第六章 小说需要“刺”
在我看来这一章主要讲怎样把小说写得有趣好看。作者建议“以创作大格局的故事为目标”,他的看法是,如果情节过于复杂,那么梳理好情节,删减一些内容来突出重点,这样还可以达到有趣好看的效果。但是,如果故事设计太简单,就很难扩充到有趣好看的程度。我曾在小说课程中讲过情节曲线的问题,什么样的情节起伏程度更容易吸引读者。
在上图当中,第一条曲线的起伏比较合理,第二条情节过于简单,第三条事件过于频密。这张图也跟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吻合,如果将第三图理解为事件过度复杂,那么删掉一些事件并突出主要事件,将情节曲线向第一张曲线图靠近,小说会更好看。而第二条曲线就是情节太简单,这种情况下要将故事写得好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事件,加强情节起伏,二是在文笔上下功夫。在小说挑战营中,我接触过好几部类似的作品,情节很简单,但是文笔很好,细读下来很有味道,并不觉得沉闷。这些作品要拍成好看的电影可能有点难度,但是以小说的形式来表现,效果也不错,这是文字独有的魅力。
作者在这一章中的某段话说得挺好的,摘录如下:
写与自身资质完全不符的故事,或写自己不满意却受大众欢迎的故事,就算强行去写,也必然会出现破绽。作家这个职业没有退休的说法,只能一直写到死,所以写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即使偶尔受欢迎,也很难坚持一辈子,因为毕竟很痛苦。
关键在于,要找到并发展自身资质中最强大的武器。 这个武器可以是体裁,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对话、情节发展等等。而且在发展武器的同时,大家还必须时刻思考,当这个武器达到极限时,如何切换为其他武器。
在谈到怎样把小说写得有趣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让故事多一些转折(或者称之为“跳跃”),如果故事转折突兀,必要时候可以增加新角色。转折的时机也要做好,不要让读者觉得太突然,可以在前面埋下伏笔,让转折显得更合理。另外,角色的态度转变也是转折一种方式,如人物A在作品前三分之一都是帮主人公,接下来的三分一刁难主人公,最后的三分一再度帮助主人公,并说明之前刁难他的原因。
第二个方向,让主人公经历磨难。我之前在某一本写作教程(好像是《故事 :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看到类似的观点,让人物在艰难的环境中接受考验,这样可以让读者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作者谈到小说的“刺”是什么,“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涟漪的东西”。说简单一些,就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作品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有共鸣的读者追随。” 最近几部作品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逗逼文风,用力煽情,把真实的情感写到极致。
在小说挑战营中,我点评过不少作品,发现有的作品文笔规范,但作品给人感觉中规中矩,说不出明显的缺点,但也找不到明显的优点。这些作品就没有“刺”,或者说,没有“灵气”。而有些作品,虽然文笔稚嫩,但不时看到有趣和让人感到惊喜的地方。比如有的作者“说服”能力很强,光看作品大纲,我觉得那样转折可能会很生硬,但看到正文却发现作者说得合情合理,让人觉得事情本应该这样发生。又如一些作品情节起伏平缓,但正文读下来一点也不觉得拖沓,阅读过程中觉得温情满满,心里不时暖烘烘的。这都是独特的风格,都是灵气所在。至于怎样找到自己风格,大概还得要自己去摸索。
第七章 锤炼文字和精心描写
这一章说了不少内容,有不少点子能引发共鸣,我把一些关键的东西摘录整理下来。
对于已经写出来的作品,可以评价为“好”或“坏”,但是对于描写某场景的文字,如果我按自己的意见加以增删,那么我的语言表达未必是正确的。归根结底,那只是我的文字,我并不希望大家模仿,因为制造一批我的模仿者毫无意义?!?你们有自己的文风,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既是作家个性的表现,也是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人们常说“浓墨重彩的描写”,业余写作爱好者的描写往往缺少浓淡之分,无论什么场景都用同样满满地上色。 因为他们很不安,想尽可能多地塞入信息,希望读者尽量理解自己,所以才会这样去描写。 例如,主人公和朋友走进咖啡店,进行了十到十五分钟的交谈。假设此时需要插入一条重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咖啡店的地板颜色,也不是唱片的曲名或菜单的内容。然而,心怀不安的作者常会忍不住对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件做非常详细的描写,例如逐一列举“摩卡马塔里、危地马拉咖啡、巴西咖啡” 等咖啡品种…… 他们以为,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能增加场景的真实感,使读者意识到这个场景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场景的舞台好比容器,必须明确交待,但若是短篇小说,完全可以用“二人走进咖啡店”这样的一句话简单交待,然后即可进入对话。就算是长篇小说,用“二人走进站前那家有着三十余年历史的咖啡店。地板散发出被烟草和咖啡香气长年浸染的味道,十分古老陈旧”来描写也足够了。“容器”和“内容” ——也就是“咖啡店” 和 “重要信息”——如果用同样的力度上色,二者就没有差别,难以让读者明白哪一方才是重点。请尝试让自己的描写有浓淡之分,以突出场景中最重要的事物。
【日本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区别】和【掌握自己的文风】
日本小说和外国小说相比,在文字表达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外国的文学作品,文字就像油画,厚厚地涂抹颜料,一层又一层,描写到极致。此外,在描写中运用大量独特的比喻,在外国——尤其是英美——被视为文学性强的体现。而日本文学,则如水墨画,一点点地删减不必要的表达。
上面这一点我个人很认同,也觉得可以借鉴到中文的小说创作。有些人看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习惯了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觉得这是小说常规的写作手法,也形成了自己的鉴赏标准。不光用这样的方式写小说,也以这样的标准批判别人的作品。其实这只是风格的问题,而不是对错的问题。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西方小说的写作风格,有些读者就会觉得这种手法很啰嗦,一个场景写了半天却没有对故事进行任何的推动。而一些读者习惯了这种风格之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想象出清晰的画面,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对待写作风格,我认为写出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了,没有对错之分。风格对作者的影响主要在于有多少读者认可。
一个作者的文风会慢慢改变,每个时期尽力写到最好就成。随着作者写下的作品越来越多,他对文字的感觉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同一段文字,读者和作者看到的东西不尽相同。对作者来说,某段内容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分值可能差20分,但对读者来说可能没有任何区别。但只要作者意识到修改后会更好,他应该要作出修改。这样才更容易进步,而当他的水平进步了40分,读者可能就会感受到20分的进步。如果一直不改,读者就无法感受到作者的进步。
有些作者随着写作功力日渐提高,语言表达上会慢慢变得精简,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他们的语言可能看起来偏向平淡,不刻意使用比喻,也不用一些生僻(看起来华丽,但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语。他们用简单的字句就能写出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我一直想达到的境界。
这一章的回答环节,谈到副词的问题,也摘录下来给大家参考。
问:我曾看过几本《文章读本》一类的书,记得有本书里写着“尽量不要在句子中插入副词”。我还没有按它说的去做,只想问问,新人奖的评委们在评价作品时,会依据这个观点吗?
答:不会的。评委评价一篇作品,并不会从解析语法的角度出发,看你用副词、形容词还是接续词,而是会看文章读着舒不舒服……小说的文字,只要确保表意准确,逻辑上不前后矛盾即可。所以与其在意副词多用少用,不如从文章读着舒不舒服的角度出发,仔细检查自己的文字。
对这个问题,我还想补充一下,西方写作教程里常见不要使用副词的观点,但是英文的副词跟中文的副词并不一样,使用习惯和效果上也不相同。所以没有必要限用副词,或者不把它当成是一个问题,按照大家习惯的方式使用副词即可。当大家写作功力提升到一定程度,会自然避用副词,而功力未达,强行限用副词反而增加写作的困难。
第八章 挑战长篇小说
这一章的内容比较多,有用的东西也不少。总结下来,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 开篇多下功夫,要把开头写得有趣好看,有可能需要多次修改,以达到比较好的结果。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塑造三到五个强角色。大概读者都喜欢强强对抗的故事情节。
- 准备两波高潮。
- 中途解谜,也要再设下新的悬念。
【让自己尽情享受】
大家既然想成为小说家,应该都特别喜欢写故事。我想这里应该没有不喜欢的人,如果有人觉得写故事很痛苦,还是退出为好。当然,思考是很辛苦的,但写作应该是快乐的。 在写作过程中,请保持两分冷静,余下的八分就让自己尽情享受吧。对于正在写的场景,瞬间自然浮现的词语应该是最好的。也许并非百分百都好,但六七成应该是选用了最好的词语,至于另外的三四成,只要通过推敲,使之变为更好的字句或更易传达的场景即可。我觉得,在最兴奋时所写的文字,基本都是佳句,还有很精彩的对话。
【尝试解析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
作者提到解析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用到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在小说挑战营提到的“反推大纲”的做法。反推大纲是这样做的:在阅读过程中,对每一章每一个小节都用一行字(几句话)总结这段内容说了一件什么事。这样一部作品读起来,就能看到若干行的事件列表,通过分析这个事件列表,我们就能看出一条故事线。知道哪些是重要事件,哪些不是重要的事件,甚至某些事件删掉完全不影响故事的发展。当我们分析出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之后,我们再粗略阅读作品,就会发现有些地方写得太长了,似乎是作者一时兴起收不住,以这个事件的重要性不需要写这么长。也会发现连续几个事件下来,故事并没有多大的发展,这几个事件显得拖沓平淡。
总之,这种分析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控,对自己的小说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对作品进行审读的过程中也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当我阅读一部作品过后,发现这部作品有点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好的时候,我就会用反推大纲的方法,用事件列表进行分析。作者文风基本合格之后,作品好不好看往往表现在故事结构上,情节的起伏是否合理,事件长短是否合理,当前事件是否符合故事主题……这些问题都更容易看清楚。
另外,解析作品除了反推大纲之外,也可以留意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个人特色。作品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哪些东西自己可以借鉴,哪些东西自己短期内无法达到那样的水平,但可以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些发现都可以记录下来。
如果作者有某方面的写作疑问,也可以重点留意别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比如,写作新人写对话就觉得反复出现 “某某说” 这样的表达让人厌烦,阅读过程中可以看看别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有的作品能完全回避这个问题,也许有的作品出现的问题比作者自己还严重(那本书的作者不觉得那是问题)。写作者在阅读过程中针对性地吸收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小结
接下来的几章内容跟写作技巧相关不大,我就没有再摘录分析。这本书将讲座的内容组织成一本书,欠缺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理论比较多,而实操技巧不是很多。对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来说,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些引发共鸣的内容。但对写作新人来说,里面说的东西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