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艾比克泰德
如果说我喜欢的哲学家有多少,那可能不少;如果说我喜欢的道德哲学家有多少,那可能挺少;如果说我笃信的道德哲学家有多少,就一个——马克·奥勒留。看完这本书,又多了一个——艾比克泰德。
他们都是斯多葛学派的代表。这个学派追求与宇宙形成和谐的关系,相信理性,喜欢冷静与独处,依靠自我克制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提倡过一种淡泊的生活。我是如此喜欢奥勒留的思想,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有人找我推荐书,这本书多半位列榜首。
后来我才知道,奥勒留的思想师出艾比克泰德。虽然奥勒留并没有见过艾比克泰德,但他着实从后者的遗作中收获非常多。和孔子有些类似,爱氏“述而不作”,主要通过讲学传授思想。他的学生阿利安编纂了两本书——《语录》(Discourses)和《手册》(Encheiridion),留存了艾比克泰德的思想。
《沉思录Ⅱ》就是选编两书的部分章节而成。
整本书类似语录体,以平实的短句将一些人生智慧娓娓道来,其中穿插独具说服力的论证过程和精彩的比喻,恳切、朴实的情感扑面而来。
在书中,爱氏论及的主题包括理性、智慧、幸福、宁静、交往、痛苦等几乎一切包围凡人生活的道德要素。总体来说,爱氏倡导关注内心,以一颗客观、平静的内心看待外界事物,警惕“不能控制之物”给自己带来的枷锁。
译者是这样说的,“爱比克泰德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追求理想的幸福?!?/p>
由于是类箴言体的书,我不想破坏爱氏叙述中所具备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美感。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能力有限,对爱氏思想的汲取自觉不够,很难将其完美转述。因此,我主要摘录一些对我启发颇深的教诲,既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自己找来看看。
对我来说,爱氏的思想,更像一种心理疗法,拂去当代人早已堆积如山的心灵尘埃。
比如,爱氏教导我们既不要苛求他人,也不要受他人苛求:
“希望雇员、亲属或友人完美无瑕,也是愚蠢的。这等于期望控制我们无法真正控制事物?!?/p>
“期望别人看待你像你看待自己一样,这是不现实的。如果人们是依据错误印象得出结论的,那么受损害的不是你,而是他们,因为被误导的是他们。当某人把一个真实的命题看成是错误的,这个命题自身并未受到损害,只是那个持错误观点的人被骗,因此受到了损害。一旦你明白这一点,即使被辱骂,也不太可能再有被冒犯的感觉。”
“不要试图去赢取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你应该站得更高。不要期待别人将你视为练达、独特或智慧的人。事实上,如果你在别人眼中显得不一般,你就应该起疑了,一定要警惕自恃过高的虚幻感觉?!?/p>
又比如,面对生活的诱惑和真正的满足,爱氏教导我们要擦亮双眼:
“面对许诺给我们的快乐及其充满诱惑的呼唤,我们不要立刻不假思索地投入进去,而应后退一步,留出时间,冷静地把事情翻来覆去地想一想:这种快乐是一时的快活,还是一种真实而持久的满足?如果我们学会区分廉价的刺激和有意义的、持久的回报,这对我们生活的品质,以及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p>
还比如,爱氏认为,想要成为优秀的人,必须先为别人提供成为优秀的价值:
“要经常这样问自己:“我的思想、言辞与行为对我的朋友、伴侣、邻人、小孩、雇主、下属以及我的同胞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提升与我交往之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我是否尽了职责?”要做出榜样,去发掘他人最优的地方,并把它当成自己的职责?!?/p>
2016.09.26 ?12:48
于九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