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先看过约翰·卡尼的《sing street》,大概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直到最近两天,才有看过他的另外两部电影《once》和《begin again》。
(这里要吐槽一点,《begin again》的中文译名我觉得如果叫“再次出发”的话已经很完美了,结果后面非要加个后缀“之纽约遇见你”,搞得像网络烂片一样,很容易让人错过?。?/p>
三部电影上映的时间顺序为《once》、《begin again》和《sing street》。它们拥有着强烈而又统一的风格,故事虽然不同,但内核在我看来却一直被继承着。
导演曾经是个贝斯手,在给乐队拍MV和演唱会录像时对“影像”产生了兴趣,遂投身电影界。(摘自豆瓣)
这使得他电影的音乐质感非同寻常,我们因而可以随主人公们在电影行进的过程中一起创作音乐。一曲终了,仿佛不通乐理的我也竟能感同身受,真的让人很想学会一门乐器。
或许是导演偷懒,也或许是有意为之。三部电影的内核一脉相承,都是:
沉沦——救赎——再出发。
主人公们的生活大多都在电影开始时就陷入了泥沼,后来他们相遇,后来再用音乐互相救赎,最后重拾希望,重新出发。尽管生活困顿,他们依旧用对音乐的热爱来鼓励自己坚强地走下去。
这就是三部电影共有的厉害之处,它们仅用了几首好听的歌便推着故事向前走,从而润物无声地告诉人们,音乐是可以给人力量的,也是可以给人希望的。
我特别喜欢《once》里的一个场景,当时男主把自己的随身听借给女主,并希望她能给自己创作并录在其中的音乐填词。女主白天忙着挣钱养家,只能用晚上时间来做这件事。填到一半发现随身听电池没电了,家里也无多余电池可用,于是就去了便利店?;缓玫绯睾螅髟诒憷昝趴?,戴上耳机,开始唱自己刚填好的词。镜头就随着女主走路晃呀晃,女主就这样踩着灯光和影子,晃回了家门口,也刚好唱完了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