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游》第八集开播,权游粉在朋友圈奔走相告,让我这个本来不看权游的人都觉得再不了解一下,会显得很不合群。本着爱智求真的精神,我补完前七季。
不得不说,权游真是一部佳作??赐耆ㄓ卧倩赝房垂缡泳?,顿觉国产电视剧索然无味。这种索然无味就像是见过真正大场面的人,看婆媳邻里为鸡毛蒜皮斗嘴一样。总得来说,我觉得国产电视剧的套路都在家庭之间,宫廷里,格局太小。而历史战争的剧情又太脸谱化,太符三观,比如一个成就伟业的就心怀天下,勤政爱民,所以他能成就一番伟业。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生活中那些成功人士都因为有良好的品格而成就事业的?稍微有点常识,稍微观察过生活的人都会给出否定答案吧。
而权游这部作品能奉为佳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作品里面的每个人都不是好人。每个人都很复杂,每个人都在乱世中同各自的命运挣扎,和身边的人博弈,算计他人也被他人算计,杀害他人也被他人夺取生命,这一秒活着,下一秒可能就没命,纵使你有强大的军队,也可能顷刻之间溃散,纵使计谋过人也难免被人暗算,纵使有至高的权利,也不能掌控一切。所有人所有事都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里。观众永远也不知道真正的结局。
而让我最喜欢的,是剧中几位女性角色的成长之路。在权游的世界里,女人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低下,如果不是出身贵族,基本都会沦为奴隶,成为这个世界里男性的玩物,纵使出生贵族,一般也被当做商品,和其他家族的子嗣联姻用来缔结联盟。
瑟曦固然很坏,令人厌恶,但她同样也是这个社会制度的牺牲品。嫁给一个不爱自己同时自己也不爱的人,她试图抓住一切属于她的不属于她的一切,虽然没等来最终结局,但她已经失去太多,两个儿子一个女人,都死掉,爱人离自己而去,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还不得不用身体跟优伦换取军队。也许是贵族的骄傲,使她必须维持自己的体面,但作为在那样一个世界的女人,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好像还真得比男人还狠。
狼家两位千金,三傻和二丫,是两位截然不同的成长路径。三傻从小被教育变成淑女,按照既定的路线,嫁给某位大家族的公子。当她遇到乔弗里的时候,也曾庆幸爱神降临,谁知命运给她开了个大玩笑,乔弗里杀了她爸,经历屈辱被骗最终回到临冬城,似乎也变得沉稳心机的多。
要说这两位女性角色都是被环境逼迫成长,那二丫和龙妈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成长。二丫从小喜欢习武,不爱女红,不想变成淑女,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和老爹建议她当个淑女的建议里,她回答:那不是我。在流浪的时光里,每晚都要念完那串长长的暗杀名单,在受训成为无面者时,她始终记得自己是艾丽娅·史塔克。在被劳勃的私生子表白,许诺她是城主夫人时,她毫不犹豫的拒绝,尽管她也喜欢他。
而龙妈被哥哥卖到游牧部落后,并没有甘心做一个软弱的妻子。而是一步一步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在权游的世界里,成为第一个女当权者,解放奴隶,收编军队,在所有女性角色中,龙妈的格局是最大的,野心也是最大的。所以权游看到最后,你会慢慢发现,这好像是一部女性掌权史,因为故事进行到这个阶段,男性角色基本上都挂的差不多,你也很难找出几个看起来有出息的男人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这几位女性角色的成长史呢,因为在我看来,权游的世界里,男人当权拼杀才是正确的世界观,对,我的用词是“正确”。而女性的崛起就像是三观不正,不符合主流,但是,正确的世界崩坍了。跟现实世界一样,虽然主流的价值观在主导世界,不和主流意味异端,不被理解和支持,但并不代表这些“异端”没有人气。所以,如果一味地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会让人眼界狭隘,让人以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察觉不到其他更多元的世界。这种狭隘的眼界能创造出多伟大的作品呢?不会,只会一遍一遍落入俗套。
我想起某天在朋友圈给他人的评论,内容是:不挑找公众道德底线的艺术家还能叫艺术家吗?而那位朋友发圈的评语是:纵使是艺术家,也别试图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并配上一则相关新闻。这话听起来很不好听甚至很讨打,但你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主流价值观之外还有很多非主流价值观存在,道德也会随着时间,地域和社会风气的演变而演变。这就好比在古代,女人三从四德才是道德良好,放到现在还这么说的人,估计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如果没人毁当时正统三观,恐怕女性还得被禁锢在女德的牢笼里吧。就连现在,都9102年了,还有偏远地区的女性不能上桌吃饭,还有某些地区的观念是女人要多生娃,还有很多地区的女婴被扼杀在襁褓中,别觉得这是空穴来风,我出生在偏远地区,还在山里待过,我知道这些地区的人的思想观念是怎样的不可理喻。但,他们觉得天经地义,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三观也好,道德也好,都是可以被挑战和质疑的,人类不就是这样一次次变的更文明的?
地球上的植物有小草也有大树,还有藤蔓植物,我们通常喜欢大树,但小草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主流价值观就好像这世界里的大树,显眼高大还漂亮。非主流价值观就像小草,不起眼不好看但真真实实地存在在这里,不容我们视而不见。
只有人类才定义好和坏,正确和不正确,而大自然是包容的,能容得下各种千奇百怪的生命形态。所以这就像权游的剧情一样,没有什么对错主流,每个人都在权利的游戏里挣扎求生。每个人都有人性的闪光灯,也有人性丑恶的部分,但这才是真正的人,真正鲜活的角色。每个人都不完美,就像生活中的每个人一样。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新媒体,也按套路写过一些文章,但我觉得这些文章是没有灵魂的。后来我不再按套路写文章,被编辑告知,我这不是新媒体写作的思路。我知道,但我不想再为了吸引眼球而迎合读者的情绪。但不迎合读者,就没人看你的东西,纵使你觉得有价值的,读者不买单。在这个流量为王的世界里,这真得会让我显得很失败。
一方面读者的水平影响文章的流量。最近回到老家,让我对中国本科文凭不足1亿人有了更深刻的直观感受。我父辈这群人,大多是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也没像我在大城市生活过几年,所以某种程度上是没什么见识,他们的三观主要来自于周围那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亲戚和电视剧,对于抗日神剧,不管剧情多狗血,他们竟然也看的津津有味,更深刻一点的科普频道不提,就连稍微深刻一点的电视剧,按我妈的原话来说就是:你看的这啥,都看不懂在讲什么。所以,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剧情直白简单才是好看。以此我也明白为何谣言比科普传播更快,谣言只需要顺口就行,而科普要讲证据讲数据,很多人真得动不得脑。
另一方面媒体为了阅读量迎合读者的胃口,媒体越来越懂得如何操控读者,读者被媒体影响的越来越蠢。我现在很讨厌新媒体文章,大家都用同一种套路生产文字垃圾,之前我会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写作的人可以靠写作为生。但,当我们知道人性的弱点,知道读者容易被情绪操控,知道读者没有什么辨别能力,当流量成为考核一篇文章好坏的唯一指标时,媒体开始批量生产流量垃圾,情绪垃圾,写作不仅没有让读者成长,反而让他们焦虑,让他们变得更暴躁,这是文化的悲哀。一篇垃圾推文的诞生一般是:取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比如,男子深夜造访寡妇家,竟做出这种事......),正文一般是一两个论点+几个并不严谨的故事或案例+结尾呼应一下。说实话,我看到这就很头疼,很少有作者用心写那些关于美,关于诗而又文笔优美的文章,也很难再见到像《故乡的秋》这种平实不可以抓取眼球的标题。
但你有不能不说媒体写的文章不符合三观,很多时候,媒体的文章有点太符合三观,道德的制高点谁都可以站,指责别人不合群不合规也是谁都可以做。所以符合三观的作品用一个成语怎么形容呢?道貌岸然。就像一个满嘴仁义道德的混蛋一样,一遍一遍教导别人准规守纪,你总觉得不对劲,但总说不出哪儿不对劲,因为他说的都对——正确的废话。
废话和正确的废话,都是废话,怎能成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