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一夫教授、陈彦军副教授指导,王椿升老师主持的闲云斋大讲堂在三亚学院书山馆四楼国艺研究院开讲?;屏榍逋е鹘病兜赖戮返诹搅逭?。
第六十三章
壹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贰
翻译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当作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处理困难要从容易方面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方面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叁
讨论
大小多少指什么?以德抱怨中“德”怎样理解,它又与孔子的“以直报怨”存在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并且容易理解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的道理,大小和多少都可以理解为事情的重要或难易程度和数量变化,其文可与第十四章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联系起来理解。老子提醒人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小微易处着手。但面临细易的事情要做到不可轻心。老子这里的以德报怨与孔子的以直报怨是有区别的,孔子以直报怨中“直”指的是人内心的正直不违背,老子以德报怨中“德”指天道之德,万物自然的属性。
第六十四章
壹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贰
翻译
局面安稳时容易持守,事变没有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破开,事物微细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就早做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把持就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那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求人所不欲求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叁
讨论
注重积累,慎始慎终
注视祸患的根源。在祸乱发生之前,先作预防。凡事从小成大,由近至远;基层工作,十分重要。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事情,必须有毅力和耐心一点一滴去完成;心意稍有松懈,?;峁饕惑瘛?/p>
第六十五章
壹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贰
翻译
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人民淳朴。人民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认识这两种差别,就是治国的法则。常守住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好远啊!“德”和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
叁
讨论
怎样理解以“愚”民为善为道者?
这里的愚指的是人民淳朴。本章强调为政在于真朴。老子认为政治的好坏,常系于统治者的处心和做法。统治者若是真诚朴质,才能导出良好的政风,有良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安宁;如果统治者机巧黠滑,就会产生败坏的政风。政风败坏,人们就互相伪诈,彼此贼害,而社会将无安宁之日了?;谡飧龉鄣?老子期望统治者导民以真朴。
总结环节
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防微杜渐,注重积累与质量互变,做到慎始敬终,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