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反思自己,发现以前很多时候对于文章的理解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有的时候看教参,就把人家的东西生搬到课堂上,还觉得自己“转述”得很到位,现在想来,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啊。
这学期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突然发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句旁边赫然写着自己曾经的批注:夙愿得偿的欣喜!很是吃惊!《登岳阳楼》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这个时候已经56岁了,2年后他就去世了。杜甫一路漂泊到达岳阳,独自登上这座著名的岳阳楼。登高望远,往往会激发起人们无尽的感慨,我们常人如此,更何况敏感的诗人呢?在我的想象里,年老多病的杜甫步履蹒跚缓缓登上了楼,倚栏远眺,岳阳城尽收眼底,洞庭水波澜起伏,壮阔之景使他“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然很快就兴尽悲来,回想一路走来,自己的漂泊沦落之苦已是一言难尽,更何况亲眼目睹了那么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卖儿卖女……战乱之中,哭喊声、哀嚎声、号角声……声声入耳,声声扎心!这哪里还是那个唐朝,这哪里还是那个盛世?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还有实现的可能吗?李白、高适、严武……当年的那些知己好友都已经不在人世,独留自己拖着病躯辗转流离……年少时就一直听说岳阳楼、洞庭湖,一直想要一览壮美山河,而如今终于来了,但竟然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来的,这是当年意气风发时绝对没有料到的吧?想到这些,杜甫怎么能不心潮起伏?他一定是涕流满面,又只能悄悄用破衣袖拭干了眼泪。所以,这句话绝对不是只有夙愿得偿的欣喜,而是夙愿得偿时的百感交集,是那种“很多年后,你终于得到了念念不忘的东西,却已经恍如隔世了”的感觉。当然,杜甫毕竟是杜甫,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写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雄浑浩瀚的句子来!
教学杜甫另一首诗《阁夜》时,也发现自己曾经理解的偏差。关于“夷歌数处起渔樵”这句,我的书上批注着“也是乱世之音”。这次再备课,怎么也想不通为啥渔夫樵夫唱的民歌是乱世之音?总觉得渔夫樵夫唱着民歌小调是很自在的场景。后来查阅资料,发现也有老师和我存在同样的疑问,那就“尽信书不如无书”吧,课堂上,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有学生说道:“我认为这是诗人的向往,希望回到过去那种和平安宁的生活?!蔽疑畋碓尥?,诗人应该是在听到“五更鼓角声悲壮”“野哭千家闻战伐”之后联想到过去听到的渔夫樵夫的歌声,颇有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觉了。
随着阅历增加,慢慢会发现自己在教学备课时各种问题,这两课的反思让我对过去的“胡说八道”很是愧疚,有种“误人子弟”的心虚。也许,若干年后,我会发现今天写下的文字也是“胡说八道”。但总还是觉得自己有成长,慢慢学着独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