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十六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
解析: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在读《论语》之前就知道书中有些句子虽然表述的方式不同,但是反复讲的是类似的意思。
譬如说前面已经读过的第十一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还有第十二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与这一章所表达的都是类似的观点:小人行事的动机都是逐利的,而君子则是志向高远的。
这样的道理,不管用什么方式表达,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褒奖君子的高风亮节,劝诫世人不要唯利是图。
既然道理都是一样的,也就不需要反复的论述了,道理重复讲也没什么意思,关键知道了道理要能够按照道理去做。
这一章就一笔带过了。
《论语.里仁篇》第十七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b>
这一章,相信有自省力的人看了之后都会觉得非常的认同。
人,怎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呢?这大概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自己,也会问别人的问题。
其实就是三步:靠近优秀的人,学习他的优秀之处,努力的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人其实都是环境的产物,因此才会有了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孟母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而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
家搬到集市后,孟子就学会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事。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这时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后来等孟子长大成人,学成六艺,成为了一代大儒。
孟子的母亲从孩子的模仿行为中发现,孩子长期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然而所有的人都会像这样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有些人的思想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因为生活过于的刻板,就会开始固化,渐渐的放弃了思考的能力,顺便也放弃了改变提升的意愿。
我们身边现在有些人,人到中年就已经开始有这样的想法了:一把年纪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担子重,压力也大,有什么想法都只能想想了,看见别人很优秀,只能羡慕一下,自己是没有什么机会改变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希望孩子争点气,让自己老了可以享点福。
是他真的没有机会改变了吗?不是,是他放弃改变。
是他真的只能羡慕别人的想想吗?不是,是他懒得改变。
他又真的可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通过下一代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不行,如果一条路你自己都没有走过,你又怎么为他人指路呢?
孩子争气了,你老了就享福了吗?不,哪怕是孩子自己以后真的是能够有所成就,给到你的最多也只是财富上的一些满足,但是你的精神上始终是空洞的。最多就是一个高级别的混吃等死,这算什么福呢?
很多人看《论语》会把这一章理解成为一个方法,如何变好,如何防止变坏的方法。
而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我们似乎更应该把这一章上升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
在每个当下都能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去看到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发现做得更好的事,并努力的去向其靠近以成长自己。也能在看见别人的错误的时候,不断的去修正自己。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之乎者也”告诉我们,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是不应该因为年龄、地位、财富这些因素而放弃了自身的修炼。只要你愿意,你无时无刻不可以成长,无时无刻不可以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