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湖时老板32亩蟹塘,17年底挖塘清淤,环沟深1米,6块坂田,坂田栽种扁担草,平台栽种伊乐藻,牛尾草。18年初放苗800只每亩。
今年蟹塘成本统计如下:
苗20000
塘底39000
螺蛳5000
饲料15000
鱼15000
药10000
其他5000
共计110000
养殖结果:目前已出本。存塘螃蟹量比较多。由于价格不理想,未卖蟹。
管理方法:放苗晚,坂田上水在5月初,早期沟中水浑,平均10天肥水一次,蜕壳期肥水搭配多维补钙产品。放螺蛳1次未过多处理水浑。
早期以投喂颗粒料,玉米为主。直到7月初才开始喂冰鲜鱼。
期间坚持10天改底1次,15天解毒1次。
6月底伊乐草开始上脏,出现刚毛藻,未做处理,仅少量补菌。高温期伊乐草腐烂下沉,仅捞出了一部分,好在扁担草被夹得不多,水浓问题不是很严重。
8月中旬,暂养的小塘水色发绿,带水回店检测发现大量颤藻,由于小塘与大塘连接处很窄,大塘水色正常。时老板使用颤藻分解精对小塘进行了处理,由于大塘水草保留的比较多,时老板连续使用“活力碳”+“利生多”补充碳源和有益菌,抑制蓝藻。期间大塘偶尔下风处会漂有少量绿纱,时老板局部使用漂白粉处理。大塘始终没有蓝藻爆发。
后期伤亡比较少。仅在大缺氧天气伤亡100只/天。
【成功关键点】
早期不喂鱼,螺蛳放得少,成本低。
投喂量少,池塘污染少。
虽然环沟不深,但环沟不栽草,避免了早期氧气过饱和对蟹苗的影响,保障了成活率。
出现刚毛藻,蓝藻时没有过多使用刺激性药物,使水质没有出现较大变化,比较稳定。
【存在的风险】
塘里仅有2台水泵和微孔增氧设备,水体流动性差,缺乏应对极端天气的增氧能力。好在放苗密度小才没有造成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