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抱着这么多年里听到的对《安妮日记》的评价去看这本书的。因为在听世界史的缘故,很感兴趣二战时犹太人的生活。
但真的打开了这本书,我再也记不起安妮是个犹太人,甚至怀疑种族歧视的意义。这个女孩和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同龄女孩有哪里不同呢?她们一样年少,一样快乐,一样感受着成长的痛与孤独。真有什么不同,就是那几年的躲藏生活,让父母对她的聚焦增加而带来的冲突,无法接触自然的痛苦,没有朋友的孤独无限加速了她的成长。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人,我竟从安妮日记中找到了相同的困惑,有些震惊,也有些羞愧,震惊于自己的幼稚,羞愧于自己竟只会放任问题而非去思考。
青春期时,和父母一起,是顺从还是听从自己?常常有那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就像安妮和母亲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不去理会,但矛盾总会激化。而后,我开始发现顺从父母会好上很多,加上自己后来对他们的理解,就放弃了自己的反抗,但是却变成了一味地顺从。我很少想自己的独立世界,不会想安妮一样虽然顺从了,理解了,但仍有自己的思考。去选择了一种看起来最轻松的方式,却开始迷失自我世界的独立性。所以我喜欢并敬佩安妮,她做到了我没做到的事。
对爱情,安妮像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孩,期待,忐忑,又念念不忘。彼得是她喜欢的男孩,在安妮的眼里,他英俊,幽默,安静,当她发现彼得的不希望,和对父母关系的苦恼,她善良地只想去帮助他,开导他。她不在意父母们对他们的误解和调笑,她坚持着自己的爱情。在发现姐姐也喜欢着彼得,她没有紧张和嫉妒,反而去开导姐姐,想让姐姐和彼得建立起友谊。
这个女孩,像一朵娇嫩的,矜贵的,美丽的鲜花,本该被呵护的骄傲肆意生长,却被纳粹逼到了密室里,她没有阳光和雨露,没有同行的知心花朵,她的不完美被放大,她也有过萎靡,但她比我们要坚强的多,她仍在缝隙中生长着,开出了不一样风采的花朵。
我想,《安妮日记》之所以倍受推崇,不只是它记录了二战时期犹太人为了生存而躲藏的生活状态,安妮这个本应平凡的女孩对战争的看法,是反应人民的最最简单和真诚的期盼和厌恶。而在战争时期里这朵顽强开着的犹太之花,反衬出了战争的穷凶极恶。
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被逼着成长,被逼着躲藏,但她的美丽却是开在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