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有一门手艺,那就是做花生糖。
花生收成的季节,外祖母就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了。先是炒花生米,那些花生米像一个个机灵鬼,在铁锅里蹦蹦跳跳,伴着外祖母不停翻动的锅铲,“嘭嘭嘭”,一锅欢腾一锅热闹,香味儿馋得我们直咽口水。接着,是煮糖浆,晶莹纯净的糖浆,诱人极了。我们这帮家伙围观着,只是跟外祖母讨吃的,煮完糖浆的那只锅,每次都由我们“解决”了。外祖母总笑说我们“小馋猫急得跳上灶头了。”
外祖母的花生糖真好吃,香喷喷的花生糖一端出来,没有谁不想试上一块儿。外祖母这门手艺,在村子里可是出了名的。
但是,外祖母的花生糖从不卖钱,有人对外祖母说:“大娘,您这手艺真的没得说,方圆几里,找不出第二家做得更好吃的。您为什么不开一个小作坊呢,就凭您这手艺和口碑,一年准能赚不少钱!”
外祖母不紧不慢抽了一口旱烟,缓缓地吐出烟圈儿,半眯着眼,笑着说:“我老啦,赚不了这个钱。再说,这花生糖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大家喜欢吃就好了?!?/p>
外祖母的花生糖,从不作别的用处,全都是分给乡亲邻里,这使我们村子里这帮小孩得了恩惠,要知道,山里娃能吃到点香甜的零嘴,是多欢喜的一件事。外祖母想着法子给我们做零食,炒黄豆、蒸芋头糕、烤红薯、裹粽子等等,但我们最爱的是花生糖。外祖母也说,小孩子吃花生,对骨骼生长有益处。
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吃了花生糖,外祖母笑容可掬,比什么都高兴。我也诧异,问外祖母:“这么辛苦忙活,也不图人报酬,姥姥怎么还那么开心呢?”
不料,外祖母语重心长地回答说:“恬恬,我们做人呢,知恩就要图报,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对别人好,乡亲邻里之间,得有点人情味?!?/p>
的确,村子里的人都很热心。虽然家家都没有宽裕的生活,但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亲似一家,倒也其乐融融。外祖母年老体弱,种不了庄稼,但每一年的粮食油米、瓜果蔬菜都短缺不了——
赵四娘种的南瓜和土豆收成了,打外祖母门前经过,硬要塞给外祖母两只南瓜和一簸箕土豆。
刘三婶今儿挖了芋头,拎了一袋给外祖母:“五奶奶,今年挖的芋头又香又粉咧,您拿些去尝尝!”
粮食和油米呢,家家户户每年都愿意贡献一些,用以支助村里的老人。虽是自愿原则,但每家都慷慨大方,外祖母三番四次不肯收下,乡亲们笑说:“五奶奶呐,别的我们不多,要说瓜果蔬菜、粮油柴米的,咱们种地的短缺不了,您就安心收下吧!”
因此,外祖母想着法子回报乡亲们,谁家的大人下地干活了,放心把孩子交给外祖母??崾罨蛳掠晔?,在地里干活的农人,能到外祖母家找个落脚点,歇歇脚,喝上几碗茶,吃些东西,聊一个午后。
这样想来,我也明白外祖母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的花生糖,却一分钱不肯收了。外祖母做花生糖,可不愿意要乡亲们的花生?;ㄉ粘芍?,不少断了茎的花生埋在地里,农人们无暇寻捡,外祖母就拎了竹篮到地里去寻,我们也爱跟着去。最妙的是下一场小雨,花生露出圆圆的脑袋儿,我们眼珠子碌碌转,不一会儿就捡到一捧,别提有多开心了。
外祖母每年都去寻花生,后面带着一帮小屁孩,总是笑声不断。每一收成季,我们最少能捡到十几斤花生,等到外祖母把花生晒干了,我们就开始忙活着做花生糖了。做成花生糖之后,村里的孩子都来吃,大人们也来尝尝,我们过一个欢乐的收获节,最开心的要数外祖母了。
但是,外祖母今年或许是做不了花生糖了。外祖母老了,腿脚不方便,前段时间在天井滑了一跤,大夫叮嘱要好好休养。外祖母愁极了,特别是花生收成季,她不能下地去寻花生了,外祖母坐在藤椅上,望着外面,不停地叹气:
“我老了,什么也做不了。张嘴就是等吃的,活着有什么意思!”
外祖母整天沉闷的样子,我们看了也忧心。她懊恼自己不能为乡亲们做贡献了,我们说什么好话也不能讨她开颜。
没多久,刘三婶和赵四娘想了一个方法,她们捧来了不同品种的花生,混些泥土,佯装出地里寻来的花生,交给我们这帮孩子,让我们拿去叫外祖母做花生糖。她们这方法好,外祖母去不了寻花生,但她可以在屋里忙活,只要让她找点事儿做,就不会愁眉苦脸的了。
“姥姥,我们寻到花生啦!我们可以做花生糖了!”我兴致勃勃地说。
“对呀,五奶奶,我要吃花生糖!这些花生我们可寻了好久呢!”芦妹这回终于聪明了一次,没让谎言露馅。
外祖母接过花生,瞧了瞧,我们紧张极了,赵四娘和刘三婶也在院子外面偷偷看着呢!我们都希望外祖母快快乐乐的,像以前那样。
半晌,外祖母才抬起头,我看到她热泪盈眶,轻皱了眉头,拉着我们的手说道:“乖孩子,懂得讨我欢喜??墒?,你们还能骗得了我吗,这花生,是刘三婶她们给的吧?”
这时,在外面的刘三婶和赵四娘走了进来,赵四娘在外祖母跟前坐下,说道:“五奶奶,您就听我们的吧,我们可以一起做花生糖呀!没有您的指导,我们可做不好呀!”
“对啊,五奶奶,您做不了,还有我们帮手呢!您就收下这花生吧,以后每年收获节,咱们一起过,多闹腾!”刘三婶说道。
听了这番话,外祖母激动得连连点头,噙着泪花,说道:“好,好,我不行了还有你们呢。我要把这手艺教给你们,流传下去,咱村的孩子,可不能少了花生糖。”
外祖母终于喜笑颜开了,我们也欢呼雀跃起来。说干就干,赵四娘和刘三婶开始张罗着,又跑回去捧来了很多花生——
“五奶奶,咱们多做点,您看这帮小鬼馋得,口水都咽干咧!”赵四娘真讨厌,又笑话我们了!
刘三婶呢,则忙里忙外干起活来,刷锅洗碗,劈柴,生火……赵四娘也没闲着,吆喝我们围围坐,啪啪啪地剥起花生来。
外祖母坐在一旁,笑吟吟地当了指挥官——
“调糖浆,水要放适量,多了不好做。行,一瓢就够了?!?/p>
“哎呀,火太大了,除点柴火!”
赵四娘和刘三婶忙得不亦乐乎,新手上阵,虽然有点手忙脚乱,她们却毫不急躁,反而做得非常认真,只怕我们这帮小皇帝不满意呢!
此后,我们村子里每一年的收获节都格外热闹,花生糖成了我们的特色小吃。一到花生收成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外祖母家,欢欢喜喜地做起花生糖来。
外祖母笑得比以前更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