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AI观古谱:静待开场中对配置文件进行初步设定后,katago已经可以进行古谱的分析及胜负的判定。
但在公众号发布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黄龙士与周东侯和棋那局,终局时双方的还棋头数是一样的,也就是双方棋盘上棋的块数相同。
为了进一步验证katago对中国古谱分析的可靠性,我选择了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十番棋进行进一步的测试验证。
如百度百科上所说,“血泪篇”的胜负结果,多数人认为最终是徐星友大胜,比分为8比2。不过也有人认为是黄龙士6胜4负,或者是两人平分秋色。在陈祖德先生的《中国古谱大系精解》中《血泪篇》,则认为是平分秋色。
与胜负结果无定论一样,《血泪篇》对局顺序也不同,陈祖德先生的《血泪篇》,采用的是鲍鼎在《国弈二刊》的排序。
在新浪一篇《<血泪篇>胜负研究》的文章中,作者的对局顺序排列的依据是《黄龙士先生棋谱》,但参照弈典,似乎第六到八局顺序有些混乱。
于是专门请教了一下飞扬论坛的薛老师,薛老师答复:
黄龙士让徐三子的棋谱最早出现在1716年的组汇弈谱选中。后来,弈妙,弈理析疑中都有转载,到1817年受子谱,才成十局,到了国弈初刊,两人的棋谱为16局。由于传抄问题,各个版的棋谱次序有差异?;屏肯壬迤妆瘸蹩缫坏?,但棋谱最好看前面两了较早的版本。
受学识、条件所限,本次测试暂时先按照陈祖德先生《中国古谱大系精解》中《血泪篇》的顺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让子棋中规则是还棋头加黑棋终局还三子(不是一子半),所以需要调整katago配置文件中的whiteHandicapBonus项,其中中国规则下,值为N。虽然配置文件说明中使用了point,但无论通过lizzie还是sabaki,如果设为N,实际贴还的是3目。而配置文件中默认值只能为0,N-1,N三个选项,无法修改为2*N,所以只能是手工调整sabaki等棋局信息,将贴目修改为6目。
以下是血泪篇棋谱,及终局AI胜负判断。
第一局,共290手,白胜半子。
虽然局势接近,但无论是古书记载,还是AI判断,都是白胜。
第二局,共232手,白胜二子半。
本局判定有些意思,lizzie判定是白胜,但却是大胜。切换为sabaki,初始也是大胜,但随着计算量上升,判定目差在5目左右。
第三局,共156手,古书记载胜负不明,但陈祖德先生在书中判断是白胜。
AI判断,也是白大优势,而且后续官子与陈祖德先生相同。
第四局,共251手。黑胜。
AI同样判断黑胜。
第五局,共210手。古书均记载白胜。陈祖德先生在文中判断局势:黑棋五十五目左右,白有五十目左右,黑扣除被让的三个子,至少还要再还一个子的起头,因此白可小胜。
AI判断与陈先生一致,白胜3目左右。
第六局,共214手,黑胜。
AI判断黑胜,差距并不大。
第七局,共182手。本局古书记载手数不一致,《国弈二刊》中有183手A寻劫,陈先生采用的是李汝珍的《受子谱选》182手。
AI同样认为黑棋胜。
第八局,共211手,黑棋胜。
AI同样认为黑棋胜,差距不小。
第九局,共242手。本局古书上记载胜负有差异,陈先生书中明确是白胜。而这局是我比较关注的一局,一是因为记载了胜负的子数,再者就是因为此局,发现新浪文章的顺序存在问题。他将此局列为第十局,并明确了结果为白胜七子半,对应的却是陈祖德先生书中的第五局。
薛老师后来回复:第九局最早出自弈妙。后来师竹斋饶子谱标注的黄胜七子半,但次序与弈妙不同。受子谱选与师谱同。
查阅《弈妙》,手数相同,但未标明胜子数。
AI认为同样是白胜,目数折算,有二子的差异。
第十局,共234手。无论是古书,还是陈先生,都认为是黑胜。
AI虽然判断白棋有八成胜率,但目差也仅为0.8目而已。
通算十局,AI计算胜负结果为白棋六胜四负,与陈祖德先生的判断只是最后一局不同。
由此看,分析古谱,katago可堪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