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b>
秦始皇走了,但是他统一的意志却留了下来。奋六世之余烈,一扫六合,他的历史任务完成了,但是他个人的愿望却没有达到。
他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甚至连传位给扶苏的诏书都没有及时发出。他匆匆忙忙地走了,留下了一个风雨漂泊的大秦帝国。
秦国历代国君都立有王后,而唯独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秦始皇册立皇后和太子的事,秦始皇死后继嗣的混乱和胡亥残杀兄弟姐妹也证明这一点。
关于秦始皇嬴政不立皇后和太子到底什么原因,恐怕只有他本人最清楚,但我根据他的经历与做法给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推测。
我认为嬴政对立皇后这件事应该分两个时间段看,以他三十九岁为分水岭,而且三十九岁前发生的事对三十九岁后有持续的影响。
嬴政十三岁即位,到三十九岁一扫六合,这二十六年间应该是他立王后的最佳时间,但他却没有立王后。
我认为不册立王后可能与他的母亲赵姬有一定关系,赵姬与缪毒秽乱后宫也就算了,她竟然还支持缪毒叛乱,准备将来让自己与缪毒的孩子继位。
赵姬可是嬴政的亲生母亲啊,是他最信任的女人,赵姬一手把嬴政拉扯大,可以说她是嬴政最信任的人,可是,他最信任的母亲却背叛了他,这得给嬴政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这件事使嬴政变得多疑、敏感,变得怨母仇女。
爱之深,恨之切。
他既悲痛又气愤,他下令将母亲赵姬流放到雍地,打算永不相见。他还杀了二十七位劝谏之人,明确表示谁来和我说这件事就杀谁,可见,嬴政多大的怨啊。
当然,后来茅焦勇于劝谏,暗示赢政流放生母妨碍统一六国的大事业,嬴政才亲自赶马车将母后赵姬接回京城??墒牵粼谒睦锩娴恼獾懒押塾肷送词怯涝段薹ㄆ降?。
种种事件,让他对母亲又爱又怨,这也造成了他独特的女性观。
嬴政一生就表扬过一位女性,是一位守身不嫁的寡妇清,并且下令为其修了一座著名的“女怀清台”,来大力表扬她贞洁自守的品格。
黄金的二十六年里,他都没有立王后,往后的概率会更小。
嬴政三十九岁统一天下后,自视功高三皇,名盖五帝,自称始皇帝,面对前无古人的成就,天下那个女人能进入他的视线,成为他的皇后?
而且大一统之后,秦始皇后宫大规模的扩充,宫女上万人,六国的美女他照单全收了,这时候立皇后,可是万里挑一啊,选择这么多,会不会挑花眼呢?难说,有时候选择太多不是好事。
没有选择,会无路可走,一般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往往会柳暗花明。选择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往往会造成没有选择的尴尬境地。
还有一点就是大臣们集体失言,虽然说这是秦始皇的家事,但是皇帝的家事,往往就是国家大事。
秦始皇当政之后不仅没有立皇后,而且在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也没有立太子。秦始皇作为过来人,他不会不明白太子的重要性,太子是一国的储君、天下的根本。
对于秦始皇不立太子,我个人认为应该以一个人为分水岭,这个人就是方士徐福。
他没有遇见徐福前,是立太子的好时机,他对大臣说自己创建的帝国要秦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还要废除谥号,不让后人评价先皇,说明他知道自己会死,也有立太子的心。
而且,他的皇陵还在日日夜夜地修建,他此刻也知道自己早晚要入土为安,国家的最高权利早晚要交到自己的后人手中,因为他也是有经验的。
可能,他觉得自己身体好,而且国家刚刚统一,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他又非常的勤政,因而一拖再拖。
但是公元前219年他第二次巡游,在齐地遇见徐福,事情发生了微妙地变化,秦始皇第一次听说神仙思想,并且他全盘接受,相信长生不老,马上就资助徐福下海寻找长生不老药。
在此之后,他先后信任一大批方士,采取了各种办法求仙,目的就一个长生不老。
如果他自己可以不死不灭,那立太子就是多此一举。
死亡本来就是犯忌讳的词语,秦始皇如此地痴迷求仙,大臣们更不敢提死这个字,而且也不敢提立太子这件事,因为立太子就意味着先帝的死亡。
可能,秦始皇自我感觉身体良好,平时公务繁忙,自己还经常出去巡游,还诚心去求仙,皇后和太子的事就一拖再拖,反正以后有时间。
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他不曾想到,自己会在巡游途中突发疾病,而且一病不起;他不曾想到,这次出行是为了趋吉避凶,反而使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更不会想到,他信任的人会再一次背叛他。
他走了,这个孤独到极点而又自信非凡的帝王。
参考资料:《王立群读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