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作家徐则臣的短篇《露天电影》,开篇立刻勾勒了一副极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车子走走停停,车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下车撒尿,男人在车子左边,女人在车子右边;有人站着,有人蹲着;但是有一个都忍了四次,无论如何车边也尿不出来。
不知怎么的,如此朴实的文字,像是具有魔法般的力量,立马抓住了我眼球,攫住了我的心。稍加回顾,立刻发现作家徐则臣是深谙场景开场之要诀的。
草垛旁的界碑上,有两个字:“扎下”。那个叫秦山原的男人,拎着包突然下车了。
海陵镇还没到,男人为什么提前下车?为什么在扎下下车,他和扎下有着怎样的故事?路上遇见的孩子和他有什么关系……
“你看过露天电影吗?”
“没有!”小孩头也不回……
读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跳出故事开始前“露天电影”的题目,不自觉地想到秦山原的职业或许和电影放映员有关。没想到,真的猜中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然而,行文再往后走下去,越来越匪夷所思。并不是故事情节有多复杂,而是故事明明看似简单却不落俗套,因此你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构思和写作技法。
让我叹服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其一,小说以一泡尿开始,再以一泡尿结尾,前一次是给憋的,后一次更多的是惊吓,一前一后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感。
其二,文中的伏笔和障眼法极为巧妙,让人刚刚放下戒备,后面一个急转让人防不胜防。譬如:秦山原问“你家人不在?”孙伯让笑说“老婆跟个放电影的跑了,十几年了?!鼻厣皆浅=粽?。孙伯让说“跟秦老师没有关系,是跟之后的的放映员,姓丁,那狗日的。”行文到后面,就会发现前面孙伯让的话好像也没什么毛病,只不过秦山原和孙伯让老婆搞暧昧的段子就让人感到意外,却又发生的合乎情理。
其三,将小人物的悲欢写得那么真切,撕开了血淋淋的给我们看。孙伯让逼秦山原一遍遍地看《夜歌》的场景,包括他一遍遍地探究他老婆曾经外遇的细节,让这个悲催的男人陷入极度的悲哀:这个墙根、合欢树下四处快活的男人,好在哪里,哪里值得女人死心塌地?孙伯让在死亡的婚姻里看不明白,于是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男人的歇斯底里和多年的复仇等待。
其四,臭蛋角色的设置,我觉得也是浓墨重彩中的一笔。孩子是本真的,纯真的,善良的,相较道貌岸然,有着诸多为人所不齿、劣迹班班的秦山原,这是多么大的视觉冲击!
其五,小说的揭示的道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合佛学因果轮回之理。所谓“君子慎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在做天在看”,就是这个简单的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