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时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里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一本书,于是跟风也买了一本,初读两遍之后略有感悟。
? ? ? ?读史使人明智。以前了解历史主要通过看电视剧、看电影,虽然很直观的看到人物的表演,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但即使是最厉害的演员也无法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心理,人是世间最复杂的动物。《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通过对历史基础的描述,纵论历史观兼揣摩各个历史人物的心理,既满足了阳春白雪的学术研究又满足了下里巴人的娱乐要求,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 ?《万历十五年》既写出了君之悲又写出了臣之悲。做为皇帝,万历是十分聪慧的,但是却做事优柔寡断、犹犹豫豫。事物总是有利必有弊的,优柔寡断断送过臣子、害过臣子,也救过臣子,在申时行遭遇最大政治?;保蚶拇匣酆陀湃峁讯先淳攘怂?,给了申时行喘息的机会。万历做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初限一直想励精图治,而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极度缺乏法治的国家,其运行几乎完全依靠道德和“礼”来支撑,万历也一直用行动来支持这一运行程序,对“礼”的深入思考和认知也是高于常人。但是张居正死后,万历却改变了这一想法,他似乎看透了道德和行为不符的阴阳之别,开始拒绝用“礼”来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为之一震,对道德也失去信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的发挥“阴”的一面。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与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以道德和“礼”来约束人们有关,道德和“礼”要求人们之间和谐相处,力图摒弃一切竞争因素,鄙视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努力?;实圩魑赖潞汀袄瘛碧逑抵凶钍苷馓紫低逞挂趾涂刂频娜耍南」ひ残硎嵌缘赖吕裰翁逑底钗奚姆纯梗笔钡慕逃蜕缁岽蠡肪橙没实畚薹ㄗ龀銎渌难≡?,也无法做出其他的反抗。万历是有些睿智又有些慵懒的,他的优柔寡断,是对体制束缚的抗争。
? ? ? 张居正,几乎以一人之力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推向封建统治的巅峰。一代明相,生前盛世,身后被人打回原地,他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兀自归咎为万历的青春期的“逆反报复心理”。张居正为明朝倾尽一生心血,培养万历,励精图治,鼎力革新,生前风光无限,但是也得罪了一些人,张居正强势的政治作风与当时的文官集团格格不入,他在位时,倾心为明朝服务,但多以个人好恶来提拔、重用一些人,而且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出现,这就直接导致其死后,皇帝一旦不再死保他,那么整个社会遍地都会是反对的声音。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能否成功,全看这个政策与整个社会的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张居正之后的申时行,看透了这一点,与文官集团妥协,被人称为和事佬,甚至被人批评为没有原则的政客,但申时行依旧坚持折中调和的原则)。这一点,张居正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发现,为其死后被人贬的一无是处埋下了种子。张居正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在其生前,与其交好的人全部得到了利益;而在其死后,与其交好的人屡受其株连。单单论这一点,他做为政治家是最大的失败。
? ? ?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本应是各种矛盾的缓冲,张居正却以其强硬的作风工作了多年,必有其过人之处,但张居正作为一个失效了的缓冲,在其死后却成为了各种冲突的“替罪羊”。首辅犹如一叶扁舟,深陷历史的漩涡,注定沉沦。政治家,之所以不能带动整个社会开足马力冲锋,是有其必然性的。张居正虽然励精图治,鼎力革新,但是其太过强硬,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声音,这就导致张居正无论对错都没有人敢反对,其下台后,以前做的很多事都被翻过来再论,而且以前对张居正敢怒不敢言的人现在大力的斥责张居正,被张居正打压的人,也都被人重新重用,这就导致哪怕张居正芝麻点大的事,也会被放大了来说。明朝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范官员和民众,仅仅只是依靠道德和“礼”,而道德和“礼”只能依靠人来执行,道德也不过是一些抽象的准则,“礼”也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抽象的关系。虽然这些明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
? ? ? ?腐朽的制度肆无忌惮的制造了一幕幕历史的悲剧。
? ? ?《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开始的时候这样写到:“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敝劣诨迫视钗裁匆哉馄狡降耐蚶迥晡晏?,大概也与其看待历史的观点有关,他强调的大历史观,是一种以短衡长的观点,但是这种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观。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之下,个人微乎其微。
88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