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019年11月21日,我要参加在福田区读书馆的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邀请我的人是李欣熠的妈妈,她同我一起去,我觉得很开心。
自信是一个很宝贵的品质。我们常常遭遇孩子不想,不配合的时候。这个困难说起就让人心烦意乱,是不是?但是,可能这个症结还在于孩子对配合感到困难。
为什么觉得困难,就不想做了呢?其实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对未知的事情感到有一些恐惧的。这就好像是我们觉得可能走不好夜路,我们就不会也不愿意晚上去陌生的地方,是一样的道理。
可是,有些路是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都要去走的??凸凵纤?,学习就是不断的突破舒适圈的过程。如果什么都是已经会了才去做,那估计人总不能取得更显著的进步,更怕面对未知,更懒得行动,总也不愿意学新东西的。
从我的理解看,自信恰恰是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勇气去克服它,有决心去面对它,用方法去处理它。
孩子什么时候会产生自信呢?在我看来,就是不断适应了面对有一点不确定感,有好奇心去探索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有方法去真正的靠近事情真相的过程。
先说说不确定感。下国际象棋的同学应该有体会。每下一步,其实都是有几个选择的。从判断会产生后果,到落子到棋盘的过程,就是面对不确定的局势的过程。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当遭遇一个事件,要不要配合,其实也是经过了判断后果,到决心尝试的过程。
我们家长常鼓励孩子配合做什么事情,也可以从
- 要不要做?
- 做的话,有什么结果?
- 换一种方法,可能有什么结果?
这样的三步来思考和解决“让孩子配合我”的问题。
第一步,要不要做,就是解决动力。要做,就是给孩子一个动力去实施某个动作。这个动力,可能来自于这件事有意思,有意义,有趣。同样,这个动力,可能来自于好玩,别的同学跟我一起活动,这个活动是学校组织的,是好朋友组织的,是有几个人一起的互动游戏。
第二步,做的话有什么后果,就是解决能力问题。如果难度大,那么是不是可以用更长时间来解决,而不指望一步到位?如果难度大,是不是可以把它变成你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我们合力完成的事情?如果难度大,是不是可以先准备好整体的步骤,然后走一步,总结一下,咨询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再走下一步,这样就不是自己碰到一个坑就会跌倒,也不用一个人担起所有的风险了?
第三步,换一种方法可能有什么结果,就是解决方法问题。如果用习惯的方法解决不了,我们就要引入新的方法来。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反面看,这些问题能有几个角度来观察?这几个角度和什么条件的满足相关?这些条件满足,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我家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有哪些共性的问题,有哪些个性的问题,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这些都是可以互补和讨论的话题,所以参加这次的孩子自信心养成的主题学习,我的期望很高,我相信会对我有所启发。
罗屹
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