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贝玦
第一次接触到阿德勒心理学,真的惊艳到了我,原来生命的一切经历可以不以原因论作解,他完全摒弃了心理创伤说,提出过往的任何经历都不能决定个体现在乃至往后的生活,它将决定权全然交到了我们自身的手中——“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p>
这全然颠覆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生经历的原因论假说,同时也将时下盛行的“不幸的童年要靠一生来治愈”的论断死死地踩在脚下。这并不是说过往的不幸不会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任何影响,而决定这所谓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赋予事件的意义和态度。
阿德勒提出了令世人“震怒”的目的论,之所以用“震怒”一词,就在于这一目的论的反常识、反常态和反常理。
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说,人的性格、处事态度、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深受童年经历的影响,但人一旦试图要为现在的不幸寻找原因的时候,往往就是在为逃避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寻找借口。
与其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是学习如何被人讨厌的哲学,不如说是学习如何做自己的哲学。当今时代的生活工作环境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得已充满着无奈与调侃“有钱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人,而没钱只能做别人喜欢的人?!碧逑肿湃嗣嵌宰约夯畹锰?,总在满足他人期待和评价的心酸。
而我今天所要推荐的这本书,它兴许不能帮助你如何成为一个有钱人,但它起码能让你去认知和学习如何在没钱的情况下,在所谓的身不由己中,去探索和发现即便不总是试图让他人满意也依旧能够活得怡然自得的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被讨厌的勇气》凝聚着“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对于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莫大智慧,阿德勒可以说是握住了将个体从繁琐的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寻个体生存价值的钥匙。而这本书将这种智慧转为在一个为世俗价值体系所压迫、在生活的自卑和不幸中苦苦挣扎的青年与一位深明了阿德勒心理学大义的哲人的辩论中展开。在这本书面前,你我皆是那个为人际所累、为不能自已烦恼不已却又对所谓的阿德勒心理学满怀质疑的青年。我们都厌恶极了鸡汤式的说教,却仍旧想要证明自己苦恼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那么如果你果真深深相信如此,这本书确实将会是一门很好的“自我启发”哲学课。
一、摆脱原因论的束缚,是迈向幸福的第一步
在对自己当前的生活不满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心生这样的感慨,如果当初哪件事我们做好了、选对了,现在的生活或许就不一样了。
而也正是因为过去的事实无法改变,才让我们迷信现在的不幸也是理所应当。由此更加深信往后路途的更加不幸,亦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阿德勒心理学鼓励我们摆脱原因论的束缚,真正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前进。而关于过往事实的不可逆,关注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实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幸的童年而导致自己无法适应人际,那就说明事实上这个人的内心里有促使他这样认为的“目的”。正是因为不想去适应人际,才会归因于不幸的童年。而不幸的童年不可逆,才导致当事人认为“无法适应人际”的事实不可逆。这种归因法,看似合理,有因有果,而本质上却是当事人逃避于某个事实捏造的借口而已。
尤其是那些假言以命运云云之类的人,看似好像是先有了不幸的遭遇,才有了后来的人生。而事实上寻找这样的缘由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当事人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由此过往的不幸反倒成了当事人利用其逃避自己人生责任的一种“善”,可毕竟即便是承担自我的人生责任仍旧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气和毅力。
摆脱原因论的束缚并非让你否定所经历的一切过往,而是重新审视过往对于人生的意义。唯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过去的经历,才会有从此刻开始改变并积极对待自己往后生活的勇气。
二、从虚假的优越感中挣脱出来,人存在着便有价值
你是否常常深陷于竞争的怪圈中走不出来,无论是身处什么样的关系中,都会有“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比较意识?
其实这也和我们从小所经受的“赏罚式教育”有关,只有做对了事才能得到奖赏,而做错了事就会得到惩罚。一旦生活中没有了奖赏,人们便不会自觉地去做事。
而恰恰也正是因为有了“赏罚分明”的竞争模式,使得我们长久以来养成了竞争和急于去求取别人认同、满足别人期待的意识,争相想要去做对的事,做更对更好的事,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成为所谓的更优秀的人。否则就会遭受到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所谓的惩罚。
按理来说,竞争意识和渴望优越并没有什么不对,这会让我们努力做事,渴求上进,成为更好的人。但前提是,这所谓的竞争当中,大多数人乃至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就不是和自己竞争,而是和别人竞争。
一旦将他人视为竞争对象,敌视心态也就相应产生了。而竞争的结果无非两样,赢或者输。人虚幻的优越感大都从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同样自卑也是。而唯有我们将周围的人视为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时,我们方能处在一种平静且无拘无束的状态当中,才能真诚地感受到和平与爱。
从虚假的优越感中挣脱出来,便可以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才能够将周遭的人际调节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同时与自己相比较而不是与他人,只要在努力和改变,每一天就都会有进步,自信心方能逐步建立起来。
况且人的价值并非从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中产生,人只要存在着便有价值。例如病危的母亲,她躺在病床上即使什么也不做,但只要她存在着,就能给家人以莫大的安慰。
三、实现课题分离,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即可
来自人际最大的烦恼就是我们常常将别人的课题与自己的课题交织在一起。这一点在亲子的教育关系上显示得尤为明显。
如果家庭当中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不认真听课,也不好好写作业。父母一贯的做法就是耳提面命,要求并强迫孩子必须好好学习。而在这种强迫和压制下的孩子非但没有产生爱学习的心理,反而变得更加逆反。
实际上,是否学习、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这些都是孩子的课题而并非父母的课题。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妄加干涉,亲子关系就难以避免地陷入僵化和矛盾当中。
父母应该做的并不是打着“为你着想”的旗号,行着自己对孩子的支配的欲望,乃至于以此满足自己的面子和虚荣。阿德勒心理学主张去让孩子认识到学习这件事是他自己的课题,而不学习造成的后果应该由他自身来承担。主张父母应该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比如说在学习这件事上,在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后,一旦他想要学习时,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孩子帮助。
如此以来,孩子没有必须满足父母期待的必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认识到真正该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同样课题分离也适用于一切的人际关系中,即便是你需要依靠其获得劳动报酬的上司。即便上司对你乱发脾气,你首先应该意识到的是尽力去将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而不应该因为上司对你发了脾气由此扰乱了自己认真工作的节奏。
毕竟乱发脾气、毫不讲理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好的课题,即便是作为下属的你也没有必要去讨好、委曲求全。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分离了课题之后,将自己的课题处理好即可。
四、拥有被讨厌的勇气,通过他者贡献获得归属感
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每个人都是世界地图的中心,而非世界的中心。
这句话如何作解?如果我们将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就会变得自负且妄自尊大,免不了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别人的行为方式、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事。而一旦我们将别人当作世界中心,就会陷入极力满足和讨好别人的怪圈。
每个人都是世界地图的中心。当我们站在中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站在法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皆会得到对世界不同的认知方式。同样,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处事标准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这些是属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方式,而不应该以此去要求他人。同样也没有去迎合他人评价和标准的必要。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可以让我们活到自己的世界中来,让我们的行为符合于我们的认知。但这并不代表着要去主动吸收那些负能量的元素。我仍旧可以做那个道义范围内的我,当我没有满足别人的认知和期待时,没有必要去焦虑和恐慌,只不过他人呀!也只在站在他的认知里来评价我而已。
人活在世间,是需要归属感的。属于家庭成员成员,属于朋友,属于父母,属于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活着最大的幸福感来源于付出和贡献,同时也因为付出和贡献我们方能找寻到自己的位置。活到自己的世界中来与对他人付出和贡献并不是一对矛盾体。我仍旧做自己,同时力所能及地为世界、为周遭的存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反而更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幸福。
当然,要深刻地理解阿德勒心理学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世界兴许并不完全是我们认知觉得合理就必须一以贯之的样子。
如同一则短视频所反映的那样,过去的职场关系中,因为人们习惯了被压迫和剥削,理所当然认为卑躬屈膝就是职场人面对上司必须有的样子。而当如今的90后迈入职场,他们不仅没有被雇佣关系所捆绑,如果认为工作并不能让自己有价值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多的90后会选择拍拍屁股走人。戏说起来便是:我把老板给炒了!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在生活和工作追求自身的舒适感和价值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向,而今时也与往日不同,人们的思想和认知趋于多元化,并更加渴望着自由的声音能喊得更加嘹亮。
读《被讨厌的勇气》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形而上的精神领域,人们会离自由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