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不衰的国际影响
2017年,当《存在与时间》发表90年之际,东西方学界和民间都组织了不少形式各异的纪念活动,以此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也不断涌现。不得不说,时至今日很少有某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有如此效应,能让专业研究者以及一般读者如此惦念,而以专场活动的形式加以纪念的更是少数。自1927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存在与时间》以其母语,即德语形式出版已达19版之多,平均每4到5年就会重新出版一次。而它被翻译成外语的数量也相当惊人,据悉世界的主流语言中都有关于此书的译本。凭借此书,作者海德格尔也一跃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甚至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中,由于他毕生的哲学探索以及具有开创性和深远影响力的哲学运思方式,使得海德格尔完全有资格与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巨擘并列。
而从中文读者的角度看来看,自第一个完整中译本于1987年出版以来,也几经修订几经再版。在这之前,虽没有完整译本,但关于此书的学习与讨论也早已在专业圈里风行已久,虽然海德格尔的名气日渐上升,但许多人未必真正有机会读到他的著作。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海德格尔本人在20年代初面临的现实,虽然《存在与时间》没有面世,但他本人的影响力早就在他的学生圈里根深蒂固了。而《存在与时间》的发表,按照其学生兼情人阿伦特的话来说,“此书的成功不过证实了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这位老师的东西?!?
可以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稍有见识的大学生群体里,不知道《存在与时间》怕是相当丢人的事故吧。与之相比,虽然《存在与虚无》全中译本在时间上还早于《存在与时间》一年,萨特也因此成为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哲学明星。但现在还有谁在研究萨特或者认真捧读《存在与虚无》呢?反观《存在与时间》,当然也有过开始时的狂热期,但更多的是狂热之后依然被细水长流式的探索着。据许多如今已步入中老年行列的学者回忆,上个世纪后二十年对《存在与时间》的讨论俨然成为时髦,情况近乎于当下文艺青年讨论某些“必读书目”一般,这或许会决定着你能否成功融入某些目标群体的成败。言必称海德格尔,言必讲《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盛况,许多当下活跃在哲学界的学者都坦言曾受惠于此书。
就这样,中文世界对《存在与时间》的知晓可谓久矣,而一旦你真正成为其读者,关于该书影响力的传说立马就会让你变得心服口服。这本书从写作,构思以及用词都会颠覆你对西方哲学固有的印象。而此书的另一个魅力还在于,它够难。这种“难”很容易从一开始就抓住喜爱哲学之人的眼球。因为喜爱哲学之人,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思辨精神,但凡遇见难解的东西他们就在姿态上保持一种兴奋。正如登山爱好者,总想挑战最高的珠峰一般。于是,自1927年以来,各种因素混同一起就造成了该书非同凡响的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随着时间不断被普遍化和扩大化,最终也就成全了其世界性的地位。
但不得不说的是,如此著名的作品实际却是一部未竟之作。按照海德格尔最初的意图,这本书该有两部,第一部:依时间性阐释此在,解说时间之为存在问题的超越的视野;第二部:依时间状态问题为指导线索对存在论历史进行现象学解析的纲要。此两部又按内容结构的需要各分成了三篇。实际上《存在与时间》只属于该计划的第一部的前两篇,第三篇“时间与存在”部分以及整个第二部并没能如约而至。虽然第二部的第一篇,即“康德的图型说和时间学说——提出时间状态问题的先导”,被认为正是1929年出版的《康德书》触发原因,但即便这样,最初计划中的《存在与时间》也未能最终完成。而且,说到此书能在1927年出版,多少也还是出于偶然。当初海德格尔迫于教授职称不得不发表专著,于是花3个月赶出来的《存在与时间》就被送至教育部审核。不知是教育部不识货还是其他原因,得到的批复是“不够充分”。直到《存在与时间》出版半年之后,由于其翻天覆地的影响力,教育部才被迫颁给了他正教授的职称。虽早有准备,但此书最终是在匆忙之中完成的,这种匆忙留下的痕迹在《存在与时间》的最后章节之中也是能明显感觉到的。
正是这么一本看起来残缺且有点随意的著作,居然影响了几乎整个20世纪,这看起来多少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并且随着它涉及问题的广度及深度,这种影响已经穿透历史的城墙,触及到自打古希腊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的根基,更在其发表之后的近一个世纪里长盛不衰。《存在与时间》的出现深刻阐释了“经典”的题中之义,即真正的经典必定对传统,当下以及未来都要有所触及和启发。
标新立异的探索方法
就内容而言,成书的《存在与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和“此在与时间性”,这也正是海德格尔编排此书的基本框架。在展开具体内容介绍之前,有必要说一下该书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最终想要解决的问题。
就方法而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七节明白交代自己使用的是“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肇始于胡塞尔,虽然它与海德格尔有师生关系,并且都坚持现象学提出的口号:“面向事情本身”。但是二者对现象学的理解却具有重大的差别。正是这种在方法理解上的差异,充分体现出海德格尔哲学的“标新立异”,而且这种“新”从一开始就让他选择了和传统哲学不同的进路,以至于在后来的思想发展中,它几乎重新定义,甚至完全抛弃了“哲学”。
一般来说现象学是要将所有未经证明的概念以及虚构的问题进行悬置,用悬置的方法为哲学找到不可怀疑的根基。胡塞尔主要的学术追求就在于让哲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是在哪些东西应该被悬置,什么才是真正的事情本身等问题上,师徒二人渐生分歧。胡塞尔将还原进行到意识,从纯粹意识开始构造世界。简单而言,意识即意向性,即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故提及意识必定连带与之关涉的意象对象也一并包括其内了。这种意向性结构由于能将内在与外在,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而突破了主体性哲学的壁垒。现象学的任务不仅表现为还原,还表现于在还原的基础上找到世界之被构造而出的结构。胡塞尔通过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以为抵达了无前提的能作为哲学起点的地方。由此地方开始,“世界被看作是意识成就的相关项之总体,所有客观的意义构造和存在有效性都以作为先验主体性的意识为原本的源泉?!?/p>
与之不同,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理解直接从古希腊而来。他认为现象学是由“现象”(φαινομενον)和“逻各斯”(λογοζ,即“学”)组成。由于“现象”又来源于动词φαινεσαι(显现),于是“现象”实际指的是“显示着自身的东西”。而“逻各斯”不再是传统认为的“理性”一类的东西,它是“话语”?;坝锏墓δ茉谟凇坝兴故尽?,真切的话语就是把某些东西展示出来,说话是一种展示。所以在这里,“现象学”的意义被归结为“就事物所显现(展示)的那般来认识它。”这样的现象学不再诉诸于纯粹意识,并非显现者在意识之中的构造,而是面对显现者本身,就它本身显现的样子来“说”它。而显现者如何显现呢?这里追问的不再是显现者自身,而是它的显现,它的显现的情况,它的“如何”。这样的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存在问题。于是现象学最终追问的是存在,而非存在者。
海德格尔明显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做了区分,这就是它的“存在论差异”的说法,即存在不是存在者。传统形而上学始终关注的是存在者,而遗漏了存在。而他认为作为探讨存在的学问——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毕其一生,他都在探索“存在”问题,即存在到底是什么?只是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样的提问方式也已经不再正确。因为存在是不能被问“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属于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是用一个东西解说了另一个东西,而对于那个东西本身我们却没说出任何东西。对于存在者我们可以追问它们是什么,但对存在本身却只能提“存在如何”的问题,即,存在的意义问题。要就存在本身来说存在,并且他认为这是哲学首要的问题。
综上,就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来说。简而言之,胡塞尔通过“还原”的方法抵达了纯粹意识,以此作为绝对起点构造世界意义,但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还原忽略了意识具有的存在论意义。他不仅认为胡塞尔从根本忽略了哲学的根本问题——存在,而且认为有一种存在者的存在是无法被还原的,它的存在不具有可被把握的不变本质,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可能性,其全部存在的要义就在于“去存在”(to be),它始终是未完成的。这种存在者就是“此在”(Dasein)。于是海德格尔有别于胡塞尔,不仅坚决要探讨存在问题,而且要以此在作为切入点。而《存在与时间》正是这一探讨过程的展现。通过对此在的分析来界说存在的意义。而之所以选择此在,不仅有以上原因,还在于此在本身是唯一能对存在进行发问的存在者。也就是说此在关涉于存在,存在对它而言是成问题的。更有甚者,可以说此在的本质就在于“去存在”,去追问存在。正因为此在本质上就是“去存在”,本质上就是与存在有关系,所以通过对此在的分析必定能一窥存在之堂奥。
隐微深奥的存在意义
“此在”是《存在与时间》之中最核心的概念。长期以来它几乎和“人”的概念划上了等号。但实际上“此在”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分析是一种形式上的分析,在形式上给出其结构但却并不事先断定任何东西。于是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此在”不是“人”或“人是一种此在式的存在者”。通过此在分析而通达存在的做法被冠以“基础存在论”之名。所谓“基础存在论”就是一切存在论都要以此存在论为基础,后续的分析海德格尔试图让读者明白,对于存在意义的把握都是建立在对此在分析之上的,所有的理解在此在这里都有其源头。所以,基础存在论就是找源头的工作。
此在的基本建构被认为是“在世界之中”,即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所谓基本建构就是一种预设,它处在一切源头的源头处,不能问为什么。在此,“世界”不再是一个空间或物的集合概念。在海德格尔那里,“世界”是“意义整体”,即一切存在者在与此在交道时呈现出来的意义,该意义之间的关联整体才是世界。之所以存在者能与此在“相遇”,完全在于此在本身是敞开的,这种敞开建基于此在对存在先在的领会,即此在从一开始就对存在有先在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这种领会,此在才能作为一个敞开的“场所”,让所有存在者在它这里得到通达,即变得可理解。如一把椅子,一把锤子,只有作为此在之“工具”才能被理解,而“工具”只有在“坐”或“敲打”之时才是为工具。所以不管是“工具”还是“自然物”,只能最终与此在发生关联才具有其意义,才能被理解。这种被理解性被称为敞开,正如打开了一个空间其中的奥妙才能被看到一样。于是此在本身就是这种敞开,海德格尔有时也将此在称之为“林中空地”(Lichtung),即在一片密林之中,只有这样的空地才能让光芒照入,使得到来的东西在此显现。所以“世界”在这里成为了一个意义整体敞开的空间,它的外延可以说是等于此在之敞开空间的,即此在的敞开就是它的世界。世界并非一直以来就是如此那般的存在的“东西”,它是在此在“去存在”的过程中,随着此在的敞开而敞开的意义空间。
就此在总是通过与“物”或者其他此在的交道来敞开其世界而言,此在就总是存在于“操心”(Sorge)之中。“操心”不是一种心理状态,也非平常所说的那种忧心忡忡,而是此在存在的最基本样式,它反映的无非是此在始终在世界之中与其它存在者发生着关联。此在作为唯一一种对自身存在有所领会的存在,它的最基本的样式就是操心,即它为自身的存在而操心。它之所以操心乃在于它为其存在,而它的存在又被分为本真的与非本真的,后者被称为“沉沦”。如果此在总是通过其他存在者来实现自身的存在,它就陷入沉沦,而想要回到本真存在就必须听从“良知”的召唤。这种召唤将此在唤回到自身最本真的存在之中,唤回到“畏”之中?!拔贰笔谴嗽谙稚砬樘凶罡镜囊恢智樘?。所谓现身情态,简单来说类似于人的情绪,但这种情绪不是外在的,不是因为什么而时刻变化的情绪。现身情态说的是,此在从根本上就有这种“情绪”,它是一切情绪的先在基?。ㄔ赐罚6拔贰闭庵智樘斜鹩凇芭隆?,后者具有“对象性”,即怕这怕那。而畏根本没有对象,不为什么而畏,此在存在本身就是这种“畏”。它为自身的存在而畏。这种畏能将此在唤回本真存在。其唤回方式是“下决心”,正如某人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或是“下定决心好好好学习”,或是“下定决心减肥”等等,只有下了决心,才能面对自身真实存在,回归本真。只不过海德格尔这里说的“良知”“决心”和“畏”都并非我们日常说的那些经层面的,而是在存在论意义上本源的。
实际上《存在与时间》第一篇经过大量的探讨,最终是为了引出第二篇,即在第一篇通过此在分析找到作为此在整体结构的“操心”,然后将操心分成环节地奠基于时间之上,最后再说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但时间的出场有赖于对“死亡”的阐释。从功能上讲“死亡”与“畏”有所类似,即都能让此在回归本真存在,从形式上使得此在完整。但是海德格尔却没有通过“畏”引出时间,或者说最后也没有回过头以时间来为畏进行奠基。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第二篇对时间性的引入是以死亡现象的分析开始的。“死亡”作为一种终结是“此在”不可让渡的确定的可能性。即死亡是确定的,但何时到来又是不确定的。之所以探讨死亡,有两个原因:其一,死亡是此在最根本,最无法逃避的可能性。面对这种可能性,此在能回到自身,即此在在死亡面前无法再以任何别的身份进行“沉沦”,无法再以匿名或视而不见的方式进行逃避,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于是通过死亡,此在能回到自身的本真存在。其二,死亡能作为一个终点在存在论上将此在作为完整整体而收入视野,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对此在有所言说。这样的言说才能保证没有例外,也才能保证我们的存在论是完整的,普遍适用的。
在第一篇之中海德格尔已经将此在整体刻画为“操心”结构,即此在之存在就是“操心”,这是它最基本的存在样态。此结构又可细分为实际性,生存和沉沦三个部分。首先,实际性指的是此在的“被抛”?!氨慌鬃刺笔谴嗽诿媪僮畲蟮南质?。所谓被抛,即它无根无据地存在于世,它无法把握自身来源,它向来就存在了,这是它无法选择的,正如一个人无法选择其出生一样,它是无缘无故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其次,生存指的是此在的“筹划”,此在为了其存在而筹划。筹划的意思是说,此在在去存在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为自己的存在扩展着“空间”,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世界”。只有向前一直筹划着,一直投开一片区域,它才能继续存在。此在之筹划本身永远领先于此在,也就是说此在本身就是筹划着的,它本身就领先于本身,它本身永远不是眼前所是(只有客观物才是它所是,它已定型,不再有变化),它本身永远在离开当下的自己而趋向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于是此在是筹划的,是不定的。最后,沉沦指的是此在的当前存在状态,即他一直是“寓于......之中”的,一直是通过与其它存在者交道的方式来存在的。该交道当然也包括如此在一样的其它存在者。在交道之中它完全有可能失去自我,而沉沦于物和他人。前者体现于拜物,后者体现于人云亦云或者对其他此在的人身依附等等。
很显然,以上三者对应着时间的不同样式,具体而言是这样的:实际性作为无法控制的被抛属于此在的“过去”(海德格尔称之为“曾在”);生存以“筹划”的方式开展,指向的是未来;沉沦是此在的生存现状,指的是现在。正是时间的三个维度才将此在各环节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有在时间的视野之中,此在的“操心”结构才能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关键问题还在于,这种时间不同于一般认为的时间,因为这里所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其特殊意义。
比如“过去”并非“消逝”,并非不存在了,而是作为此在之被抛状态一直存在着,它生存着就一直带着这种被抛属性。正如许多寒门学子,一生都要带着他不光辉的出生,即便扬眉吐气了也无法改变那样的事实?!敖础币膊⒉皇敲挥械嚼?,而是一开始就在引导着此在之存在所要达到的那个方向。并且只有此在在根本上是有将来的,其存在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时间在根本上是向前敞开的,有将来的,一切存在才有可能。而且真正的将来,在本真意义上是与“过去”相通的。即最本真的将来即是把此在最根本的存在实现出来,这种实现不过是将此在蕴含的存在可能性实现出来而已,于是真正的将来就是回到“过去”。正如寒门学子想要创造真正的将来,并非逃避自身的出生,而是接受它,承担它,最后回到它。倒不是说回到“一贫如洗”的状态,而是将他的出生作为真正生命的不可分的部分,从本质上接受它并回归到最初的生命。此在的存在如生命一般只有一次,并没有真正的新生命这种说法,不能阻断不光辉的生命而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命。本真的生命就是前后一致的生命,将来必定是过去的将来,过去也必定是将来的过去。而“现在”作为当下的,作为一切存在者上前与此在照面的视域场合,也分本真与非本真。本真的当下,此在作为自身最本质的属性而存在,而非本真的现在便是沉沦。这种沉沦总是将自身寓于其他事物之中,以此领会自身的存在。这就导致对时间的领会总是停留于现在,即时间被当成一条“河流”,过去的不再存在,将来的尚未到来,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任何对“过去”和“将来”的理解都要换算成“现在”才能达到。于是现在被无限延长,以至达到永恒。这样的领会被海德格尔称之为“流俗的”。他认为自古希腊以来,这种对时间的领会统治了整个西方哲学(慧田哲学公号下回复数字该题讲座)。只关注于眼前,关注于现在,而时间的其他两维并无得到真正的领会?;谡庵质奔涔?,传统理解的“存在”就是一种“永恒”,一种“在场”,即存在就是永恒的在眼前。这样一种时间实际是非时间的,永恒是对时间的根本否定。
而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发现了时间的本质,即“绽出”。所谓绽出,就是时间永远是出离自身的,它总是一种“多余”,一种“超出”,也就是时间总是变动的,它不会停留于某一刻某一瞬,它总是在跳出自身之外(与此在类似)。真正的时间不是依次流逝的河流,而是到时,即时间的三维在统一之中到时。“到时”也称为“时机”。即真正的时间总是表现为“......的时间”或“做......的时候”,比如“吃饭的时候”,“该看电影了”,再比如“花开得正好”等等。而我们传统所认为的钟表时间,只是看到了时针分针的转动,并没有看到时间本身,并没看到时间的本质。而与之相比,海德格格尔认为古人观看太阳,以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虽然少了现代物理时间所谓的精确性,但它更能把捉到时间的本质。即时间的本质是在自行绽出的过程之中到其时机。于是通过太阳的位置古人能知道“该是做饭的时候了”,或者“该是收工的时候了”,如此等等。
时间在不断出离自身,又在出离之中自行到时。随着到时,在时间之中会有不同的东西前来照面。就像一个舞台,上面打着灯光,演员依次上台进行表演,观众在台下欣赏完美演出。对于存在问题而言,这个舞台就是时间,它为一切表演提供场合;灯光(或者说此在对存在的领会,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存在为何)就是存在;演员就是各类存在者,它们依次上台亮相;台下的观众就是此在。但需说明的是,观众之所以能看表演,完全在于他们对“表演”这回事早就有所知。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要演出什么内容,但一定早就知道表演需要舞台,灯光,演员等等。这也就是前文所所说到的,此在对存在早就有所领会。这种领会只有在看到舞台(时间),以及在“灯光”(存在本身)的照耀下,让一个一个演员(存在者)上台表演之后,才变得具体,才变得现成可知。也就是说不光要有存在,还要有对存在的事先领会,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时间之中进行的,没有时间的表演将是不可能的,所有的调度,所有的出场顺序,所有的观看以及喝彩等等,都需要时间。
以上种种,无非体现出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存在论意义。实际上,到这里也就看出了海德格尔之所以将此书命名为“存在与时间”的良苦用心。实际上存在就是时间。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时间提供了理解存在的视域,只有在时间的视野之中才能把握存在。存在可以是过去存在,现在存在甚至将来存在,但正因为时间三维共属一体,而且同时到时,所以存在能在不同阶段保持它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乃至存在本身得以完整被把握,都是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之上的。
结语
可以说,《存在与时间》虽然未能最终完成,但是基本解决了海德格尔的主要问题,即最终阐明了存在的意义。而这种阐明本身不仅改变了西方哲学长期以来的传统,包括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做出的区分,以及纠偏了时间观念。而且也为后来的哲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存在与时间》所涉及的问题,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给予后世的启发亦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就在其中看到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诠释学的新秘密。而这本书除了有“存在的秘密”及诠释学的秘密以外,到底还富藏了多少其他的秘密呢?这就有待于每个读者,带着自己的疑问以及热忱的思想去探索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如此一本伟大的经典著作,你真的不要试一试吗?说不定你能有全新的理解也未可知呢!
作者:刘明峰
审稿:洛可可二世
来源:大道不离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