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可持续;体验;平台;圈子;
正文:
6.16日下午,顶着炎炎夏日,我们来到了天津建筑设计院,落座之后等了一会儿,看到身着一袭宽松的黑色老北京布衣布鞋的庄子玉师兄,快步走到台前,与这座城市最大的国企设计院的在职人员相比,相对显得更有精气神,一种属于建筑师独有的灵动的气质,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开讲之后,庄师兄以这一段时间做的方案为线索,穿插一些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工作中的一些体悟。
? ? ? ? ? ? ? ? ? ? ? ? “可持续”与“体验”
这两个词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师兄说,自己在北京的RSSA事务所基本上作息比较正常,很少有加班的情况,更没有熬夜,场下一片哗然。我看了一眼,主要来自于设计院人员的座位席。其实作为一个学生到还感觉没什么,之前上课也有听李文平老师提过:“之前跟人家德国设计师合作的时候,真的是说一不二,说好下午五点下班,到了五点整,把笔一撂,一笔都不多画,就是这么牛??”我猜想,既然这样的行为能成为一种奢侈,那么在设计院里加班甚至熬夜看来就是一个经常性的活动了,已经见怪不怪了。庄师兄讲:“我们也不是说不拼,该拼还是要拼。不过要是每天熬夜,天天加班这样拼的话,拼一年可以,拼两年可以,但是等到第五年第六年呢?身体和精神恐怕都受不了了,那还怎么拼?”我也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的同学经常性的熬夜,感觉也是很拼,很可能是一种透支。我认为还是应该更加合理的分配一段时间的任务,按安排执行,这样到最后也就不会手忙脚乱,熬夜的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另外提到的,对于“体验”“建筑师是一类很注重情感体验的职业群体,你只是听过光之教堂,和在书上见过,以及实际见过、感受过那个场景,这几种都是截然不同的?!彼晕乙簿醯煤芏喽?,最好能实地感受一下,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体悟?!澳忝刻熳谒奚峄?,天天在公司加班,震撼人心的设计见都没见过,做出来的长得都跟公司一样,怎么可能有突破?!”掌声雷动?!拔矣幸淮胃追教负贤?,聊着聊着,说起个人经历来,当时说到我三十岁生日的是在南极度过的时候,触动了对方,对方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经历,很不一样的设计师,那……那还说啥,签合同吧?!?/p>
“建筑师很需要体悟,需要多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而且这种经历越早越好。”
? ? ? ? ? ? ? ? ? ? ? ? “平台”与“圈子”
庄师兄本科在工大,后来先去了英国,之后又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在屈米的seminar求学,后来去了西萨佩里的事务所,“第一年挣了四十八万人民币,同届同学年薪只在四万左右,当时挣了的四十八万都用来在纽约的一个loft挥霍了,天天开party;当然也不是说这个值得大家学习,但是也是一种潜在投资,现在的很多业主都是当时的朋友?!?br>
这张照片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设计院的几位杰出的总工,所过的生活与收入和庄师兄相差很大吧。毕竟参加综艺节目之后的年合同总额已经达到了3000w,个人收入也一定不会少。但是设计院的当时有一位也是工大的学长(右一),还跟庄师兄有过交集。但是现在的状态感觉就很不一样。我觉得跟“圈子”跟“平台”有很大的关系。申江海师兄去了英国留学,庄师兄去了哥大,圈子都扩展到了更宽广的世界,这也跟很多因素有关系,一方面是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努力,一个连英语都用不好的人,怎么可能走入那样的圈子?!不知道这些现在经常加班,工资也依然有限,而且设计能力与热情反而在不断固化后退的设计院前辈会不会痛恨当初那个在大学时“没时间学习英语”的自己。但是我现在倒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圈子的广度,对于服务性质的建筑业来讲,很重要。多掌握一门语言,在一些好朋友上多花一些时间、金钱和精力,是非常有必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