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有个七十多岁的大娘骑着三轮车卖玉米的,十块钱11个挺便宜。习惯性的,我拿起一个,翻一下顶端的皮,是嫩的才要。第一个没问题,装到袋子里,第二个有点老,掐不动。当我挑到第三个的时候,大娘不让挑了,说我这样每个都剥一下,后边就不能卖了。我心想,老人也不容易,于是就让她帮我选,只要是嫩的就行。
我买东西很少翻来翻去的,还价也不会,顶多就是让人家抹个小零头。尤其是面对那些在烈日下或者寒风里摆摊的小贩,更是不忍心。因为我自己也曾受过这样的苦。
三十年前,我高中毕业。那时候种粮食收入少,为了给我准备上大学的钱,父母种了两亩地西瓜。种西瓜可比种粮食费事多了,浇地,施肥,人工授粉、翻蔓。整天长在地里,等瓜快熟的时候,还要搭个窝棚日夜看着。忍受苍蝇的嗡嗡,蚊子的叮咬?;挂焯嵝牡醯ǎ砬罄咸煲灰制⑵?,否则一场冰雹,几个月的辛苦全都烂在地里。
那一年,幸好无风无雨,收成不错。我家的西瓜个个又沙又甜,只是个头比较小,父母说这是“小玲瓜”。高考结束,父母让我跟着去卖瓜,可以帮他们算算账,顺便防止有人顺手牵羊。
清早四五点钟父母就把我聪梦中唤醒,起来装瓜,将近一个小时,把车装满,草草吃了饭,再带上店干粮,就开着三轮车出发了。父母说早点走,可以多转几个村。
到现在我还觉得当年我们好像走了很远的路,出村向西、向南、向东、再向北。转了好大一圈,这是我出生以来走过的最远的路。每到一个村,就一个胡同一个胡同的开过去,拿着喇叭一遍又一遍的吆喝。“卖西瓜来,卖西瓜来”父母都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所以也不会添油加醋的吆喝。不像人家一套一套的“又大又甜的沙瓤西瓜,不甜不要钱,好吃不贵?!?/p>
那几年种瓜的也多,每天村里不知道过几波。我们这样的自然不能招揽太多人。一上午才卖掉半车。而且每个人都挑来挑去,到最后还要少给麦子。(那时候都是用麦子换瓜)遇到家里没有男人的,父亲还要亲自给人家送到家里去。
到了中午,大街上几乎就看不到人了,估计家家吃完饭睡午觉了。而我们却还在太阳底下,开着冒着黑烟的三轮车,在柴油机噔噔噔噔的震动耳膜的响声中行进在乡村路上。骄阳似火,路边的草,田里的玉米苗也都打了蔫,低垂着头,恹恹欲睡。肚子里只有水,嘴唇依然干得起皮。
等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又有人闻声走出来,围着我们的瓜车“打落”。打落就是打价,使劲砍价。原本一斤麦子两斤瓜,人家就说“看剩下的都这么小,都是任家挑剩下的,一斤麦子四斤吧”或者“一斤麦子五斤吧,十斤把”无论父母怎么给人家解释说“这是小玲瓜,都这么大”没人相信。握心疼父母的辛苦,我心疼好好的瓜怎么被看得这么不值钱。“不卖了!”我冲着那群可恶的人喊?!澳阏飧龉肱凳裁瓷祷埃宦粽夤显趺窗?”父母嗔怪我小孩子气。“自己放着吃!”我依然倔强,“这么便宜白给人家,还不如咱自己吃了。”“你吃得完吗?地里那么多你都吃了?净说傻话”我无言以对,心里的气愤委屈化作泪水汪汪的流出来。后边赌气不管了,“你们愿意卖自己卖!”
最终,父母把剩下的瓜处理完了。到家时,早已经繁星满天。
这一次做生意的经历,让我真正体会道父母的辛苦。几十年了,每当看到那些摆摊的,或是走街串巷卖东西的,我都忍不住心生怜悯。因为看到他们,就想起我那老实本分,辛辛苦苦的父母,想起我自己曾经受过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