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那小石
来自丨 爱贝睿
01
2019 年底,一个叫曾晨希的长沙女孩刷屏了。
她拿到了 2019 年哈佛大学本科早申的 offer。
哈佛大学公布的早申数据显示:全球 6424 名申请者中,共有 5 名中国籍学生被录取,内地高中仅有曾晨希一人。
曾晨希也成为湖南地区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的第一人。
这个女孩有什么过人之处?
我们来看看她的简历: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南赛区省一等奖;
全国第 33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项奖;
第 39 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专项奖和重庆大学专项奖;
入选湖南省首批中国科协「中学生英才计划」并获得全国优秀学员;
2018 年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大赛全球总决赛铜奖;
2019 年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凤凰城举办的第 70 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同年,以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的中学生身份,参与顶级夏季科学研究项目RSI(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
看完简历,很多家长敏锐地从一大堆证书背后锁定两个字——科学。
02
名校的录取标准,向来都是人才竞争的风向标。
藤校对科学素养的重视,从美国推崇的 STEAM 教育中就能窥见一斑。
所谓 STEAM 教育,就是将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相融合,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学习系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6年,美国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具有 STEAM 素养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奥巴马时代,白宫网站曾多次发文,支持那些旨在增强 STEAM 教育的计划,着力培养美国孩子的科学能力,从而在未来全球的科技竞争中获得优势。
如今科学教育,也被我国教育部列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7 年秋,教育部将国内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从原先的三至六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2019 年,教育部又印发三大重磅文件,其中包括《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
《实验教学意见》要求把实验教学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把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23 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
03
如何让孩子轻松开心地学科学呢?
美国教育部编纂了一部《帮助你的孩子学科学》Helping Your Child Learn Science,我结合其中的要点给大家提供几个实用的方法。
? 重视提问:
从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开始
这里的提问包括两个方面:?孩子提问?提问孩子。
孩子眼中总是有无数的问号,孩子的每一次提问都是在向我们发信号:我要开始学习啦!
只不过有的家长不了解,或者太忙,或者不知道如何引导,最终导致很多孩子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多向孩子提问题,拓展孩子的思路,帮助他思考。
比如孩子看到秋天遍地的落叶,可以问问他: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
孩子可能会说:树叶怕冷。
没关系,不管孩子的答案是什么,这都是一个好开端??蒲Ъ已芯恳桓隹翁猓灰彩谴犹岢鑫侍夂图偕杩嫉穆?/b>?
? 引导观察:
启发孩子根据问题找数据和证据
英国科学家波特说过:「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启发孩子的思路。不要急于给孩子答案,也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错误,而是启发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需要我们对孩子当前的知识状态有所了解。陪伴孩子读书、看动画都是不错的了解孩子知识状态的途径。
知道孩子的世界里有小猪佩奇,你才能用小猪佩奇给孩子打比方,做榜样。
通过孩子熟知的东西,不管是做类比、举反例,还是提开放式问题,都能有效启发孩子触类旁通。
孩子有了思路和想法,再鼓励他去动手,到实践中检验他的观察和判断。
当然,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工具和概念指导。
? 鼓励动手:
对应科学家的实验论证
动手实验可能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不过相比整洁,孩子的科学思维更重要。
一个允许孩子探索的环境,孩子可以去触摸、操作和改变,孩子必将受到鼓舞。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正在厨房洗碗,听到儿子在沙发上跳上跳下,自言自语,就问他:「你在做什么?」
小男孩得意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p>
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回答呢?会不会呵斥孩子别把沙发弄脏?会不会说他异想天开,那不可能?
这位妈妈说:「好啊,但一定不要忘记回家哦?!?/p>
这个小男孩叫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长大后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小结
英国科学家波特说过: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也就是说,孩子的科学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天生爱观察,爱提问,我们再引导他去动手验证,然后是反复尝试,试错,归纳总结,从而完成一连串的科学认知过程。
跟随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做孩子科学素养最重要的呵护者和引导者,及时点燃他心中科学的小火苗,创造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孩子去不断尝试。
将来无论孩子走哪条路,这种早年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都将使他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