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在亲政之前,母亲与长信侯嫪毐通奸,给他生了2个弟弟,甚至发起了叛乱。在平定嫪毐之乱后,嬴政诛杀了嫪毐三族,杀了2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也把母亲赶去了冷宫,甚至连杀27位谏言善待太后之人。
当然,在茅焦检验之前,始皇也是“严阵以待”,准备“架锅煮人”的。
然而,当茅焦慢悠悠地走向始皇时,并没有一上来就亮出底牌,说:“你应该善待你的母后”。而是先提了个问题,当然啦,是作为帝王会关注、关心的问题。甚至在提问之前,还给始皇带了个高帽,让始皇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明君人设”里面。他是这么说的:“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乎?”
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听说有生机的人,不会忌讳谈论死亡;有国有家的人,不会忌讳谈论灭亡。忌讳谈论死亡的人,生活的不咋滴。忌讳谈论灭亡的人,他的国家也生存的不是很好。所以,关于“生死存亡”的话题,是圣明的君主,最需要仔细听、赶快听的事情。那么,陛下,你想听吗?
茅焦这人也太会聊了,一上来就给始皇帝设定了一个圣君的人设。正常人谁会拒绝一个积极正向的高光人设呢。而带着圣君人设帽子的始皇帝,此时也自然而然就会去遵循圣君人设下的言行,也就是:听得进去有关生死存亡的谏言。
果不其然,此时“圣君”始皇帝入局了,没有直接命人将茅焦扔锅里煮了,而是问了句:你啥意思啊?
此时茅焦才进入主题,讲到:冷待母后、打杀谏臣,所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危害。
最终始皇帝也终于听进去了茅焦等谏臣的话,将母后接回咸阳,还给茅焦升了职加了薪。
我们会发现,在这个故事里,展现出了组织一把手的核心素养:心智和心胸。
面对与嫪毐通奸的母后,面对举国皆知的耻辱,他依旧得放下面子、忍下愤怒,因为他要考虑自己言行,对于朝堂稳定的影响,对于国家百姓的影响,对于秦统六国大业的影响。
所以说,作为组织的一把手,情绪不是第一位的,面子不是第一位的,只有事情才是第一位的。
其实,这个故事,还是一场绝好的“冲突下的沟通范例”。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自我一致性”原理,指的是:人们肯承认自己拥有某个人设,就会尽量去维护这个人设,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尽量维护一致,贯彻这个人设。
所以,当我们想说服他人时,可以先给对方一个“高自尊”的人设,然后基于这个人设,去引导对方的具体行为。
比如说:您有健身的想法,就说明您是一个积极并且愿意做出改变的人。我知道健身不易,很多人都不愿意跨出舒适圈。您不一样,您会愿意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