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的一个特别优秀的姐姐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她的本职是记者,不满意想要改行做律师,但不确定这是不是真正自己想要做的。目前已经拿到一个学法律的留学Offer,感觉不安,自己是否要花这么大代价去走另一条路呢?万一走了之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怎么办?
我的闺蜜这段时间也在跟我交流同样的问题——她本科毕业后gap一年想要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商科的她打算去学教育。但是她又非常担心,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做教育呢?问了很多人还是不安心。
当然,我相信专业的职业发展咨询师可以提供很多方法论的引导,例如梳理自己喜欢的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尝试实习、如何高质量借力和行业里的人进行沟通等。我今天想要在一个偏学术的框架下讨论的,是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常常感受到的那种隐隐的面对不确定性的不安感。
我想起自己用经济学来思考人生时,想到的全局最大值vs局部最大值的困境。如果我们把这样“含有信息,做决定后有不同的结果,有不同参与者”的情境叫做一次游戏,那么在这个游戏中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确?;竦米钣诺慕峁??我们想要获得是整个人生的全局的最优解吗?而这真的是通过不断选择我们当下能看到的每个局部最优解组合而实现的吗?
一方面,我认为人生其实更像是一个动态的最优化问题。比如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我们试图用模型来模拟人类是怎么做决策的行为。在一般的设置中,我们会有一个要最大化效益的问题,叫做效用函数。同时有一个预算限制,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花费和收入要能够动态平衡。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的效用函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时,整个版本已经升级了,系统的规律改变了,那么自然而然,之前寻找的解可能不再是最优解了呢?
更确切地说,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效用最大化)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中学生觉得,高考成功、有个高富帅男友就是人生赢家了!那取得这个最大化效益的路径可能就是有钱、长的好看、成绩好。这样的线性思维,在这个阶段的选择中,我们用线性模型来表达和解题(线性思维);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忽然发现,妈呀,我还要心灵有力量,还要有影响力,还要蜜汁自信,老公光帅不行还得跟我灵魂共振,而且这些东西达成的路径都不是我得100分就行了。这时候我们的效用函数整个都变了,不能再用线性模型来模拟。
所以在这个无限的游戏里,我们其实根本不能确认一个此刻眼界中所能看到的人生全局最优解,除非我们每个时间段都不断疯狂做预测并且拥有关于未来的所有确切信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当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大步试错,要去询问和高质量借力,努力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也不用过分焦虑地去看过多,一定要“完美”。
一个人要结婚的时候,需要约会完所有的适龄男青年才做决定吗?当然要有经验和尝试,但是找到合适的就够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很多东西不能100%决定的,不要指望步步踩准。但是只要我们足够优秀,会踏出越来越宽的路!
另一方面,我们退一步假设真的有信息去得到这个全局的最优解,但是去寻求这个解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有资源的限制——寻找这个行为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时也停止在现在的最优解上。
在选男朋友的时候,我或许可以确认他已经是我此刻能看到的局部中的最优解了,但是我永远无法确认他是不是茫茫人海中最好最好的一个。但是,我此刻可能因为他在局部足够好,而放弃再去寻找更好的,因为寻求新的最优解对我来说成本实在太大了,在我评估看来很大概率不一定比现在的更好,所以我停留在这里。寻找这个行为结束了,我开始更多地学习如何运营这个感情。
当然,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其他科学,我认为本质都是在不断地去模型这个世界,试图更接近世界的真相。我们只能这样通过这样的语言去解释。但人生可能根本不是道题呀!哪里又有最优解的正确答案呢?这是你的人生?;蛐碛幸惶?,当我们足够有内心能量且智慧的时候,会停止再有持续不断的做题答题的不安感。我们会忽然发现,宇宙并不是再给我出题。我要做的不过是像最原始的孩子一样,开心地在蹦床上跳来跳去,开心地去做排球比赛,开心地画一张自己喜欢的画。在这个“游戏”中,有竞争,有成就,有朋友,有失败。但是孩子们只是幸福,兴奋,原始地好奇,当然也有沮丧和痛苦。一切都是活在当下的自然而然,根本没想过“自己不能做到哪个程度”。
论人生最优化问题的解法——哎呀,哪里是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