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要怎么知道这本书的?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南岚,房地产公司上班,宝妈一枚,我目前主要的生活就是上班和陪孩子,坐标范围厦门岛内及岛外公司项目。我于去年下班半年结缘于十点读书,我开始听喜马拉雅十点读书音频节目,每天上班路上听bobo老师读的美文,都会让我振奋一上午。
后来我关注了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今年1月21日我正式提交了十点读书厦门会员申请资料,很快就进入到这社群。
比较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参加过一次线下活动,自从班委发起每周四线上分享会活动,我发现群里互动的多了,也热闹多了。看着大家都那么的喜爱阅读,有那么多优秀的书籍拿出来分享,我心里也在想象着今年也要做一次这样的分享,只是没想到来得那么快,那么突然。
五一那天班委哲宁问我,南岚,周四晚上的【好书分享】来一期吧,说实话,我当时很担心,因为,自己真的就是个刚入门的阅读小白,和群里的各位大神比起来,简直可以把我忽略不计。那天我仔细想了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哲宁。
首先,我考虑到自己本来就有这个打算,接受邀请和拒绝只是一瞬间的事,很多人在遇到挑战的情况下,第一反映都是拒绝或者逃避,这次我想换个方法,先接受挑战和邀请,接下来就交给时间了。其次,我是个很害怕与人分享的人,一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不知道怎么去做好这件事;二是我性格就是这样,我希望能通过这次的分享,打开我内心的这个魔咒,让自己变得勇于分享,勇于挑战自我。
2.我与书的缘分
起初,我因为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才知道《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秋叶在他的书中,开篇就提到柳比歇夫,后来又专门拿出最后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这个人,我很好奇,秋叶介绍的这个大神一样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完成那么多成就的,他又是如何做到每天坚持写日志,坚持了56年,关键是他如何做到时间管理的。于是,我就带着好奇去看了这本书。
二、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1.本书的名气。
在书籍封面有这样一段话足以说明这本的分量:
如果你:有拖延症,总熬夜,急需时间管理,迷茫,混豆瓣,听《冬吴相对论》,看《罗辑思维》,求成长提升,求自我管理,求营养,求内心强大,求心智成熟,《奇特的一生》为你而来。
一本绝版近15年的书,豆瓣上评分8.5,2600+的人评价,7000+的人想读,真令人惊讶。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
2.作者是谁,他写这本书的特殊意义。
《奇特的一生》是1979年08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拉宁。
格拉宁,俄罗斯著名作家,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刚开始是对纪实散文这种问题感兴趣,而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柳比歇夫的资料,最后才确定了“时间”这个主题,他希望通过他的这本书介绍这样一种人——生活的非典型性,即个别性。而柳比歇夫,就是一个不典型的人,完全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罕见现象,一个奇迹、一件怪事。他的一生,表面上再平凡不过,从某几点上说,竟是“不如意事十之有八九”。以小市民的眼光看,他是典型的不走远的人。然而就生活的内涵而论,这个人心灵和谐,很幸福,而且他的幸福是一种最高级的幸福。作者这样说。
3.再说主人公柳比歇夫。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探讨了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 、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以及谈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
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仅仅是到1955年,他就收集到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他对其中的5000只公地蚤做了切片,总计300度种。
他一年还有大量的通信,比如在1969年,他收到419封信,回复了283封信,发出69件印刷品。他回复的信件中大部分都是认真的长信,而且内容题材无比广泛、文笔引经据典,因为他大量地读书。
他能够读但丁的原著,背诵但丁的原文。他能够凭记忆援引李维、塞涅卡、柏拉图的话。他也熟悉雨果、席勒和歌德,俄罗斯文学更不在话下。他还看很多历史和哲学书,例如康德的三卷《纯粹理性批判》。他对读过的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点还做了分析研究。
在研究生物分类学的过程中,他甚至觉得有必要去学习音乐知识。其涉猎之广,非常人所能及。如果作者开篇像我这样介绍柳比歇夫,就不会有人觉得开篇内容无聊了。
三、这本书的框架和主题内容。
1.介绍目录及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目录,与其他书籍不同,这本光目录就用了4页,8个版面来介绍。主要原因在与,书中每个章节的精彩语录都写在那一章节标题下面了,让你看了文章目录,便会想继续读下去。
本书是由编者的话,十六的章节以及附录几个内容组成的。我将这些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章)概括性的介绍柳比歇夫,包括他的特点和成就;第二部分(5--7章)详细介绍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怎么实施和运用的;第三部分(8-13章)时间统计法的影响和意义;第四部分(14-16章)时间统计法更深层次的的意义——自我认识的道路,超越自己的可能。
2.介绍重点篇章。
其实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无聊,等到快要放弃的时候,才开始有所转折,慢慢地越来越想读完它,最后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禁感叹柳比歇夫这奇特的一生,又在回想文中所描述的细节故事,最后是如获至宝,庆幸自己能读到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以纪实散文体来讲述主人公和他的时间统计法,看似平淡的语言中透漏着一道道光,其中可以窥探到很多干活和方法论,如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读书,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等等。
本书虽然是人物为要描写对象,但只有在第二章第13页才正面描述了主人公的形象:我见过他平日的样子,头上没有任何光环:衣着寒伧的一个老头儿,体态臃肿,其貌不扬,对文坛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怀着小地方人的那种兴趣。他的魅力又在于什么地方呢?
作者更多的是通过主人公的事迹、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以及他对世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侧面树立形象,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他希望读者更多的了解柳比歇夫为人和他的时间统计法,从而找到把生活过得更好的方法。
记日记:
柳比歇夫从1916年1月1日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间断过,即使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住院也罢,在出门考察途中的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这样一直坚持到他去世,一共坚持了56年。
与其说他是记日记,不如说他是在记明细账。因为每一篇日记都是一模一样,千篇一律,每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还注了些莫名其妙的数字,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 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
分类昆虫学:鉴 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夹垂赜诖甑谋ǜ妯C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 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 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 《沙皇的未婚妻》 。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关于读书
在青年时代,我的读书方法使我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别人,因为我看的书比我的同志少。他们看书比较浮皮潦草。但是,浮皮潦草地看书,有许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记的。至于我看书的办法,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靠的印象。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志丰富得多。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他规定,短距离,二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的为了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书,学习外语。英语,就是他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
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柳比歇夫把一昼夜中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或者6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10分钟。
他把工作分为两类: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的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除了时间统计法以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睡得很多,10个小时左右;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四、分享文中警句。
比歇夫本人并没有要求人家承认这是日记,他认为他那些本本是“时间统计”。好比是账簿,他是在用他的方法统计支出的时间。
我发现,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编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
多年来经??幢淼慕峁?,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开始的时候同旁人差不多,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渴望着建树功勋,成为拉赫美托夫,成为超人。一步步,他才逐渐回复天性,冒出人的弱点,他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攀登越来越陡峭的高峰——追求人性,追求那最最朴实的人性。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走出一定的量。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他需要的东西极有限:有一个放书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宁静安说的工作环境就够了。当然,宁静安谧这一个要求不算低。在我们的时代,宁静安谧是奇货。不过柳比歇夫需要的宁静安谧是最简朴的一种——只要寂静和摆脱紧张任务就是了。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
五、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启发和体会。
1.时间管理的观念植入
以前,从来没想过“时间管理”这个词,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也开始尝试着做时间记录,坚持了3天,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确切的感知到时间的的尺度。
通过记录那几天,每天花在每件事的时间进行监控我的时间走向,觉得时间一下变得清晰起来,同时也感概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例如,每天阅读1小时,十天之后,就看完了一本书,那么这本书的阅读时间就是10小时,看完我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上班时间会偷偷地刷手机半小时,一周就浪费了3.5个小时。另外,要想更好的运用时间统计法,还得做好计划和完成情况的统计和总结,临睡前再复盘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就知道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以后该如何改进。
做好时间管理,可以多做很多事情。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了作息时间,尝试每天早起,那几天几乎都是五点左右起床,然后运动十到二十分钟,再阅读半小时,复习当天功课半小时,简单做早餐,然后在七点多出门,坐上不拥挤的公交车去上班,对于我来说,每天都多出了2小时,我每天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也同时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坚定坚持长期做同一件事的信念。例如在这段期间我参加一个写作社群,要求每天至少写作500字,坚持一个月,刚开始很纠结,很难受,后来慢慢接受,适应,再后来想要突破和提高,给自己的生活富于更多意义,让自己每天过得更加充实。
六、这本书的普遍意义。
不敢说,每个人都适合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应该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方法,但不管怎样都应该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怎样度过。
或许,我们永远学不会用时间统计法,永远不能成为柳比歇夫这样的一个人,但至少,我们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光辉的人曾经存在过,他自己设定了很好的一生。好像在茫茫人海中,看到这样一个人,你觉得,甚至自己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