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的每日一问。我选了自己正在读的一本书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一个年轻作家的读书经验》,作者是克利夫顿·费迪曼。
我之所以没有从简书或者现在的一些很流行的公号上选文章,是因为我很久都没有看那上面的文章了。之前,我也在这些平台写了一段时间的文章,也经常浏览被推荐在首页上的文章,但是后来发现,首页上的文章并没有那么有深度。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是涉及到金钱的文章,百分之八九十的几率被推荐到首页,但是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发现有些文章写得毫无深度可言。有很多文章都有这样的通病,说自己通过写文章赚了多少多少钱,吸引了多少多少粉丝,等等,其实对这样的文章于我一点都不羡慕,因为不仅仔细看来空无一物,我觉得读书,并不是仅仅只是赚钱那么一个目的。读书是用来修化我们的灵魂,这虽说有点高大,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从无到有,成长在这个世界中的过程,就是在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我想通过读书,来发现,我还不知道的东西,以及探寻这个世界的规律是怎样的?通过读书来给自己以指导。能在迷茫的时候,变得不那么焦躁,在看不清事情的时候,能够借我一双慧眼让我看清这个表面混沌的现象之下隐藏的本质。
言归正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克利夫顿·费迪曼,首先来说一下作者的简介,他是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和报人,他曾应《吉斯周刊》之邀,为18岁到80岁的读书人推荐了一份大规模的读书计划,从1959年4月12日期,在该刊连载。
这篇文章我读了三遍,第一遍是读它的内容,第二遍读他的框架,第三遍结合自己的理解,概括其中心段意。
先简单来说一下框架,第一部分,由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谈到自己对阅读的理解。第二部分,四岁到十岁之间读书的经历,以及对孩子时期阅读教育方式的理解和认识。第三部分,青少年时期读书与成年后读书的区别。第四部分,深思阅读的重要性。第五部分,读什么书。第六部分,如何读书。第七部分,如何衡量一个好的导师。
首先谈一下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里,作者推荐了,他四岁时候读的一本书,叫《男孩子们》,英文名是《The overall boys》。作者尤其推荐这本书。很多年后,这本书对他的影响,还是那么清新亲切,比他刚刚读完的几百页的小说,影响还要大。作者说一个人的第一本书,第一个物,第一支全垒打总是最好的。所有《男孩子们》以后的书都在走下坡。
第二部分,作者谈到,小孩子读书就像一部自动选择的机器一样,那些还不足以为他的情绪所吸收的东西,就自然而然的会被他的心智系统所排斥。作者也谈过,他在4到10岁的时候确实也读过一些大作家的作品,但是这些书对他的影响,简直微乎其微,远远不如他读过的一些“儿童书”来的影响力大。很多高中学生的父母经常要他解释,何以不肯强迫孩子,读一些大家的书,他说“我所能提出的唯一令人满意的解释就是告诉他们,假如孩子已足以了解某些大家,他们随时都会去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这样自然最好,但是假如他们还不足以了解这本书,而通常的情形正是如此,那么念了这些大家的作品,顶多是浪费他们的时间而已,而时间之宝贵原是我不容置喙的”。经常有一些忧心的母亲会问他,难道那本书的最后几张某某某情节还不够震人心弦吗?他的答复是这样的“我的答复可能不值一顾,但对我而言,却蕴含着真理的幼苗,我说,她之所以发现那本书震人心弦,主要是因为她在17岁的时候没有机会去读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我的孩子比她幸运。我这样的答复虽然不能获得结论,但已足以结束那场争论”。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要求读的所谓正统的读物,远远不是他们所真正喜欢的书。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书,就是能够应付吸收得了的书。那些所谓的正统读物,对他们来说也都是无聊作品。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现在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他不提倡孩子在学龄前读一些古诗。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如果一个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接触到这本这首诗,那么他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如果一个孩子在20岁左右,远离家乡,那么假如他第一次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深有同感。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他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被学???,后来父母知道被开除的原因以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将其领回家,父母自己在家教。他在成年以后,第一次坐火车,看到《爱迪生传》的时候,里面有一个情节,说爱迪生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被学校开除了,他的母亲将其领回家教他,而没有责怪他,他读完这一段,掩面而泣,不能自己。周围的乘客看到这一幕,全都傻了。所以孩子时期的读物,不仅要写得清晰流畅,人物要亲切可靠,还要和孩子的经验有重合的地方,不能完全脱节。
第三部分是青少年读书与成年后读书的区别。作者提到,过了17岁以后是书来选你,而不是你去选书了,你必须在某种限制之下去读书,阅读成了一种计划,成了大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或成为获取某一种学习的工具,甚至只是为了能在餐桌上向邻居们炫耀,而以阅读为作为手段的一部分。甚至在一个人的大学时代,其阅读都缺少一种成年前的自发、恣意的做法,完全以教室为中心,在绕圈子。这一类的读物,包括了一些权威们所推荐的作家,或是一些早就了解很多的书籍,这是磨损一个人阅读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一类的读物可能很能激发你的心智,也可能很具社会效应,也可能使你受益无穷,但这在和你在10岁到20岁之间的阅读,那就大异其趣了。
第四部分讲到深思阅读的重要性,他说,在青年时期念书的秘诀是,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作家在想什么,作家的感觉怎么样?而是我们自己想什么,感觉怎么样。这些作家的作品,只不过是我们手上的指南针,用以引导我们穿越年轻人幻想的森林而已。后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作者读了一本《英国100年文学选读》,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文集。但当时作者仅仅14岁,读起来实在是件吃力的工作,不过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这本世纪文选念完之后,有了几个简单的理解,即要能适当的阅读好作家的作品,必须下一番功夫;阅读不只是一种消遣,你若不能了解他,就不可能欣赏她,赞美她;理解不但不破坏作品的美,反而能更增加她的美,除非作者的心智比你的高超,比你的繁富,不然去读他的书真是件无聊的事。
那么接下来第五部分作者就谈到了读什么书?作者说,读者要读比自己高一等心志的作者的书。
第六部分是如何读书,作者在青年时期做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室,三个月的时间里只读艰深的书,另一个是在三个月时间里根本不读书。这三个月里只读艰深的书,可以看成故意自虐,但是这种方法能了解自己的能耐、接受力和理解力,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考验。第二个实验,是在三个月中什么都没念,但是作者却得出了另外一个发现。在某一段时间里不读书,这个实验有的清涤效果,把心灵里许多杂乱的废物都洗涤出去,把步调放慢下来,而暂时像空无一物,然后才慢慢的充满起来,但这一次可不是那些因不停地阅读而得来的二手货,而是增加了一些足以更正确地反映真正自我的那些清晰观念和意念。这个经验除了有的清涤作用之外,也可以使自己谦卑起来,因为你从此可以认清,你心灵里的东西是多么的少。这与那些马不停蹄地狼吞虎咽地念书,从没有时间和机会停下来去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相比,更值得我们学习。更重要后者不是没有时间。那些一味不肯停下来反思的人,是一种懒惰,他们宁愿不去发现自己,才会这样紧紧的抓着书不放着。这是一种自我麻醉,这样虽比酒精和麻醉药品更好一些,但其结果是差不多的。
最后一部分是谈到了如何衡量一个好的导师,首先一个好的导师是一个和蔼公正的人,不存心要使学生们喜欢他。他说到他的老师厄斯金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文学非常的尊重,对自己的本行尊重,看似平常,其实不然,有很多教师对他们所教的东西,有着蚀心的、无言的轻蔑,但是他们本身却不知道有这份轻视感,于是就借着对学生的憎恨来表达他们这份情绪,其结果就是公式化的教法,拙劣无效的教育,这也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携程的幼儿园,那些被称之为“教师”的人虐待孩子的事件。好的导师还要能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去转动自己的脑筋来理解所学习的东西。
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除了文章的架构,更多的是文章的内容上的,我也有作者提到的一些读书的通病,比如不反思只顾着狼吞虎咽,曾以为的追求读书的数量而非质量,最近接触到拆书法学习,也参加了几次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也是蛮有效率的一种读书方式。其中的针对孩子阅读教育的方式,也值得学习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