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之后必有动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给出更深层次的解释,提供了很多看待问题的新视角。
这本书看起来相对比较难懂,但是至少会有两点收获:1. 能够帮助更好的认识自己;2. 能更好的去接纳别人。
生活的意义
人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每一种个体自认为正确的生活意义可能多少都包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面,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没有所谓的真实。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准是他们都是共同的意义,能够分享。我们的目标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为我们人类作出贡献。
各种错误的生活意义则缺少归属感和社会兴趣,属于个人的意义,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
生活的意义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少有人走的路》中表述为地图,《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描述为信仰窗口。
《幸福是什么》TED演讲中表示一生的幸福无关财富和名利,仅仅与人自身的社会关系有关系。
《哈佛幸??巍分斜硎鑫非罂炖?,而快乐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重点在于happier。
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意义不是要环境决定的,而我们则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下面三种情境容易孕育出错误的意义:
- 生理缺陷(
容易指关注自己的感觉,容易因比较而气馁
) - 被骄纵(
独占鳌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人物,并获取心中想要的每一件东西
) - 忽视(
孤独,不信任,难以合作
)
要了解个人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最大的帮助是来自记忆。记忆之所以能够被想起,是因为他在他生活中所占的分量。
心灵与肉体
心灵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心灵负责目标(以知促行
),肉体负责行动(以行促知
),他们相互影响,最终以达到知行合一
。
个人的感情主要是由个人的目标和他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感情会为了生活方式和目标而适应自身。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间,儿童会统一其心灵奋斗的方向,而在心灵和肉体之间建立起最根本的关系,他们会采用一种固定的生活样式,及与之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
情绪的初始建立是在四五岁,这个时间很关键,但是也不是决定性的,情绪和思想对应的行为模式,即习惯,是可以通过后天刻意练习改变的。
问题点在于,四五岁形成的认知是有限的,如果后续认知不提升行为不改变,一直使用之前的行为模型来应对后续的问题,那么一定会出问题。所以四五岁的认知初始化和后续的成长性思维都很重要。
自卑感和优越感
什么叫自卑情结? 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
如果我们只告诉她他:“你正遭受着自卑情节之害”,这样根本无法帮助她增加勇气,因为这就等于告诉一个患头痛症的人:“我能说出你有什么毛病,你患有头痛症”。
很多人打着对你好的旗号说着你的缺点,却没有解决之道,有时反倒适得其反,因为你会觉得他只不过是在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长期的忍受自卑之感,他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伴随着的就是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
只要自卑不要超过一定程度就没有大问题,所以要接受自卑感,自卑是一种促进自我提升的能量,我们应该聚焦于如何改善让我们自卑的事情上,而不是由情绪自动行动去追求虚假的优越感。
三个孩子来到了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第1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的说:“我要回家
”;第2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用抖动的声音说道:“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第3个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
”。
自卑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就像自卑与自大自负常常是一起出现的,也有点像哈哈镜。
每个人追求优越感的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取决于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我们只能凭借他的举止动作来猜测。每个人都在以自己认为合适的行动,以达到自己人为是优越的地位。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来追求优越感的人呢?设定有意义的目标,目标中包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倾向于合作,而不是个人。
接受这一点,然后就能设身处地的同情他们的挣扎。难点在于别人和子都都很难察觉你的真实目标,没有察觉就意味着没有改变,当然可以找心理医生,但是当不严重的时候冥想和读书其实也是不错的方法。
记忆与梦
记忆绝不是偶然的,人们只会记忆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极具重要性的事件,而且都是经过自己加工的内容。
梦的目的必然是在于它们引起的感觉之中,梦的目标是它所留下来的感觉,而个人所造出的感觉必须和他的生活样式保持一致。梦的目的就是支持生活样式,抵制常识,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样式的感觉。
书中给出很多的对记忆和梦的解析示例,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理解记忆和梦背后所潜伏的思想,所以说倒不如不要太在意梦境,因为要相信一点,梦境中反映的只是生活情境中的部分内容,在梦里提出的解决方案一定没有清醒时考虑整个情境所获得方法好,所以我们还是更应该关注在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上。
家庭
母亲的技巧就是指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人。母亲的工作是双重的,她自己必须给予孩子一个可信赖人物的最初经验,然后她必须准备将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直到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而不应该过分强调母亲与孩子的联系。
最初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并不亲密,它的影响会在晚些时候才产生效果。作为父亲,他必须证明他自己对妻子,对儿子以及对社会都是一个好伙伴,他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友谊和爱情。他必须对他的配偶深感兴趣。
如果在家庭中没有权威的存在,那么其中必定会有真正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包括父亲和母亲的合作,还包括孩子们之间的合作。
我一直认为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所以我现在努力变得更好,同时洞悉孩子行动背后的动机也很重要,这样才不至于疲于应付表面上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以合作的方式来处理家庭关系。
学校
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这都是学校教师的工作。教师要做的事情必须和母亲应该做的事情一样: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并对它发生兴趣。如果老师想要吸引儿童的注意,它必须先了解这个儿童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以及其他兴趣上都能获得成功。(成长型思维
)
学校设立顾问会议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式,教师一般更专长于传授知识,而在心理学上却不一定有经验,因此很难真正识别出学生真正的问题所在,也就很难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书中针对不同问题类型的学生进行了分析,也比较具有借鉴意义,可惜的是又有多少老师会读这本书呢。
青春期
青春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必须证明他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个问题,缺乏适当的训练和准备所造成的。当孩子没有做好享受自由的准备时,假如有人强迫他去做他必须做的工作,他就能够完成好,如果让他自己去做,他就会胆小如鼠。
青春期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作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所以重要的是个人在这个阶段中所期待的是什么,他们赋予它的意义,和他学会的面对它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他的价值观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当孩子青春期时,不要仅仅关注于表面的叛逆,而是要重点培养他的赋予生活的意义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犯罪
罪犯对别人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有有限的合作能力超过这个限度时,他便开始犯罪。当一个问题难得他无法解决时,他的合作底线崩溃了。
罪犯全部都是懦夫,他们逃避了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的问题。他们缺乏社会兴趣,而又没有学会合作之道,追求着虚假的个人优越感。
如果我们要改变它,我们必须找出他行为模式的根基,我们必须发现它的失败是从什么地方最先开始的,以及造成这种失败的环境是什么。
罪犯有一套错误的价值观,而自证预言的存在又使其收集更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改变价值观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和学校。
罪犯犯罪是一种逃避行为,这是个不错的观点,逃避的是他无法应对的事情,所以通过减少失业等方式减少事情的难度也是减少犯罪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