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章子怡,大众第一反应是“国际章”,在看完下面的几张部分章子怡参加国际电影节的照片后,相信你对“国际章”这三个字的印象将会更为深刻。
最近因为《演员的诞生》里一段“殿堂级”吵架和“现场版”指导演戏的节目片段热播,章子怡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然而这次不是因为她又得了某项国际大奖,而是因为她对演员这一职业的认真态度和让观众感受至深的“业界良心”。
记得在《我是演说家》里,冠军刘轩曾讲过一个很残忍的心理学实验:事情发生在1970年,一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找了500多位5岁大的小朋友,让他们分别来到实验室,和他们聊天,等他们熟悉了环境后,就拿出一块看起来很甜很软的糖,和小孩说:“我有事先出去一下,这个糖我放在这,你如果能等到我回来再吃的话我就再送你两块,但如果等不了了,旁边有按钮,你按一下之后就可以吃,但也只能吃这一块了,明白了吗?好,拜拜。”
教授说完就走了,他这一走,就是20分钟,在这漫长的20分钟里,有的小孩终于忍不住吃了糖,也有的小孩无论这过程中挣扎了多少次,但最终还是忍住了,等到教授回来,兴高采烈地拿了奖励。
又过了几年,教授在做追踪研究时,他发现当年那些能够忍得最久的孩子,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都要远远超过他们身边的同学,换句话说,他们得到了更加幸福的人生。
如果尽力去了解章子怡,如果将章子怡放在上面的实验里,你会发现,也许她在这20分钟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挣扎,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她最终一定会忍到教授回来,也一定可以得到另外两颗糖的奖励,这就像让她忍了“10年”最后终于有所成就的演绎之路一样。
章子怡1979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8岁时因个子瘦小被送到少年宫去学舞蹈,11岁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了6年的民间舞,199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表演专业。
细看章子怡经历,不难发现,自打8岁开始一直到18岁,她的生活是非常简单直接粗暴的,就是“舞蹈、舞蹈、舞蹈”。从8岁到18岁,先后长达10年的非专业以及专业舞蹈训练,使她拥有非常深厚的舞蹈基础,这也为她日后成为“国际章”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然而这10年的舞蹈生活,除了对她日后演艺之路的形体有一个很好的塑造外,更重要的是对“意志”。
现实生活中,学舞蹈的姑娘们看起来都有点相似:长身玉立,骨架纤细,尖尖的下巴颏儿微微抬起,带着点明知道备受瞩目,却装作浑然不觉的自矜,而章子怡,这张曾被西方人誉为“最美的东方面孔”的脸庞后更是不刻意地带着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狠劲”。
也就是这股狠劲,让她在这条注定不好走的路上有了更多的“踏实和坚定”,多年之后,再回忆起来,她说她非常感谢自己这股纯天然的狠劲。
但凡事有利有弊,回忆当然有苦有甜,章子怡也曾在类似于《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等访谈类节目不止一次提起,虽然感谢那段舞蹈生涯,但也确实苦不堪言,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
毋庸置疑,她当然也曾有过一个正常的8、9岁女孩该有的羡慕和希望,当看到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表姐在冬天的一个早上被妈妈贴心地督促吃完早饭、围完围巾送去上学时,她的发泄方式就只能是“看着”,看完了“忍着”,忍受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
前几年非专业舞蹈训练还好说,尤其是后面6年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专业舞蹈训练,那些无论是来自自身还是外界环境的压力,都像每天要吃饭一样,必须而普遍。
6年,2190天,52560个小时,章子怡的柔软度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民舞舞蹈班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她又性格要强,不甘被同学落下一点,所以,要强的结果就是,她每天都在横叉竖叉滚叉撕叉中开始,在下腰踢腿压腿大跳中结束,在身体某个部位因训练“从疼痛逐渐变成全麻”中重生。
除了上课的正常训练之外,为了更好的达到标准,章子怡甚至在宿舍里都“不放过自己”。她在《鲁豫有约》里曾表示:“在上学时喜欢住上铺,因为在上铺可以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允许她进行更多的训练,训练那些自己在课上练的还不是很好的基本功。”
当听到章子怡学生时代这么认真刻苦训练时,鲁豫开玩笑般地脱口而出:“你还真是劳动模范啊,我发现。”听到鲁豫的“劳?!笨湓藓?,章子怡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但说说笑笑完,她最后还是会有那句非常有底气的话:“我很坚强,没事,我都能挺得过来?!?/b>
19岁时,章子怡凭借成功出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而在国内一炮走红,20岁时,因为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崭露头角,21岁时演《尖峰时刻Ⅱ》正式进军好莱坞。
在影视行业打拼多年的她,从最初的在杂志封面上被媒体称为“小巩俐”到后来出现“下一个章子怡”的榜样标签,她基本和国内外众多的一线导演都有过合作,而导演们对她也都是一致好评。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章子怡确实一路在努力,但也一路在不断被大众简单地用“幸运”两个字形容,对此,她曾在接受杨澜访问时说:“最初听到类似于‘你看,章子怡好幸运啊’这类的话时,我还会解释一下,我也很不容易啊,我也很努力啊,我拍戏也很难的,尤其是打戏,但后来可能因为长大了吧,觉得没必要了,不解释了,我会证明自己,用作品说话,用实力说话?!?/b>
其实章子怡的实力都是被自己那股来自骨子里的“狠劲”逼出来的,无论是“大满贯”奖项,还是众多在大众面前自信的微笑,亦或是日益成熟的演技,这背后是她非常不自信但永远不放弃的“执着”。
从8岁开始,她就不断在提前体验“成人生活”,不断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经?;嵊芍愿锌骸懊挥邪旆?,我没有退路,如果不合格,我就要被迫退出,但是,我一定不能或者说我没有资本去允许自己被‘解雇’?!?/b>
因为不允许,所以她只能对自己“痛下狠手”。
去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舞蹈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少年宫的老师带去报名而考上的,并不是自己提前有计划,所以当面对身边大部分都是有计划,而且是从舞蹈世家出身的同学时,章子怡有点傻眼了,何况学?;褂幸荒甑摹笆杂闷凇?,试用期的意思是:如果一年级期末成绩出来后,你成绩不合格,就不能再继续在学校念了。
这个“一年的试用期”,对于章子怡,一个9岁左右的小孩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残酷。但6年,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必须忍着,必须努力,我不能被解雇,被退回到少年宫去,那样太丢人了!”
而这6年奋斗的结果是,1994年,她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了表演奖,1996年主演《星星点灯》进入演艺圈,同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终于从舞蹈学院毕业了,本以为到了中戏可以轻松点,但随之而来的演戏生活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大一就有三个同学被退学的现实,章子怡压力大极了,又一次面临被“解雇”的风险,这时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我只要合格就行,只要不被退学就行,我不要再被打回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去?!?/p>
现在回忆起那段中戏生活,她说她那时每天做梦都是演戏,有时梦里还会梦到第二天演戏用的主题、道具、灯光、造型,等等,已经“走火入魔”,因为一直太过紧张,怕自己期末考试“不合格”。
大四在拍《卧虎藏龙》时,不懂演戏的章子怡更是每天小心翼翼,几近奔溃,释压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哭。
因为她除了每天要忍受打戏带来的肉体创伤外,还要再一次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原来李安导演一直没有确定最终是否由章子怡来出演玉娇龙,虽然章子怡已经进了剧组,已经在演着角色。
可以想像一下,这时的章子怡,一边拍戏,一边看着李安导演还在面试别的女演员,自己随时会被顶替,随时会被通知:“你可以卷铺盖走人回中戏了”,是一种什么感觉?巨大的心理压力再一次成功包围着初入演艺圈的章子怡。
但章子怡也没有别的什么可说,除了“忍”之外,她唯有毫无保留,拼命投入,拼命拍戏。
终于,《卧虎藏龙》拍完了,该片全球票房最终达到了2.15亿美元,而章子怡则凭借该片获得了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奖、第1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佳新人奖、第4届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配角奖等多个奖项。
这部戏章子怡又拿出了骨子里的那股狠劲,忍完了全程的结果就是:拿奖拿到手软,走入国际影坛。
所以,“大满贯影后”是那么容易得的吗?
从小到大,明明是一张如此年轻的面孔,但面孔后却是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沧桑,从11岁到舞蹈学院开始,就一直要面临被“解雇”,而为了不被解雇,就要对自己一次比一次狠。
细想想,章子怡最初并没有天天想着功名利禄,一路追求的也都是非常直接简单的东西,就是“只要合格、只要不被退回、只要不被打回原级”;过程也单纯,就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相信我的导演失望,不让自己后悔”,而最终结果也都没有让她失望,仅凭《一代宗师》里的出色表演,章子怡就获得了12项大奖。
这让我想到了老庄哲学里的“心斋”“坐忘”,它强调审美观照和审美创作的主体,超越功名利禄的束缚,而达到一种虚淡空明的境界,进而直观道,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到这里,丫头关于章子怡的人物篇介绍就快结束了。
最后引用章子怡的三句话:
第一:让演员回归表演的初衷。
第二:用匠心丰满角色的灵魂。
第三:饱含对银幕的敬畏。
你好,这是子怡;你好,我是丫头。